科技改变生活 · 科技引领未来
今天和大家聊一部男主是超能力者的漫画,这部漫画很酷,名字叫——
《苏醒&沉睡》酷到什么程度呢?有一个名为“歌颂者”的组织,为了找到男主这类的超能力者,不惜投下大钱,花血本建造了一个基地。
他们研究出了一种“寄生怪物”,专门拿来“吸引”超能力者上钩,为组织所用。
这简直就如同为了一个游戏界的大神量身定做了一款游戏,吸引他来玩。
至于男主到底拥有何等超能力,我一会儿就告诉你,先跟着我看看这部漫画在讲什么。
首先!故事的初章就用“血腥”、“暴力”开头,无血不欢嘛!
在日本街头的某家游戏厅里,竟然闯入了长着“长颈鹿头”的人类。
长颈鹿头直接把玩游戏的人连根拔起,人头分家。
当“长颈鹿头”被外部情报局的人制止之后,它自己也爆头了,与本体分崩离析。
镜头一转,我们见到了漫画的男主哉太。
更奇葩的是,他们学校接着也发生了类似的事故,有女同学变成了“蛇头女”。
当然,这名“蛇头女”的下场也很惨——自己爆头了。
这样一看,两件事貌似毫无关联对不对?
但是不要忘记,我之前说过,有个“歌颂者”的组织,研制了出了“寄生怪物”用来找男主。
没错。不管是“长颈鹿头”,还是“蛇头女”,都是被动物寄生的人类。
我们不要小看了生物寄生的威力。
这些“动物寄生虫”为了生存下去,必须不断的寻找更适合自己生存的宿主,所以就需要不断更换寄宿主人。
也就是说,这些寄生虫是有意志的。
更可怕的是,这些寄生虫会操控寄宿主人的心智,让他们被自己所控制。
比如,寄生在螳螂上的一种水虫,需要再水里生存,就会操纵螳螂的大脑,让它自己下水。水虫因此得以活下去。
而男主这样的超能力者,就是这些“动物寄生虫”最终要寻找的生存本体。
他们的目的就是操控男主的大脑,把他带到“歌颂者”的组织中去。
所以,到底男主有何德何能,让这么多人虎视眈眈?
在漫画的一开始,男主不过是能够触动大脑的神经,看到某些人看不到的东西。
比如用这种超能力在考试中偷看别人的考卷,似乎没什么卵用。
然而,男主被外部情报局和“歌颂者”组织称为“醒眠者”。
醒眠者究竟有多牛逼呢?
我们人类的的意识,分为“显意识”和“潜意识”。
人们所做的行为,绝大部分其实都通过“潜意识”进行的:比如心跳,新陈代谢。
“显意识”的行为占比则比我们认为的要小的多。
可是“醒眠者”,他们神奇之处就在于,能够100%的利用大脑。
也就是说,他们可以自由控制、操纵自己的“潜意识”,让人发挥出本来的100%才能,甚至拥有超出人体极限100%的能力。
所以,如果能支配“醒眠者”,就等于掌控了世界。
在漫画20几话中,女主之一“雪”出现。
雪是个醒眠者,在一次与“歌颂者”的交战中,“雪”为了救男主,使用了过度的醒眠者能力,导致产生副作用,身体温度大大下降。
就在雪危在旦夕的时刻,哉太开启了醒眠者的能力。
通过运用“潜意识”,哉太快速让自己的身体发热,给雪的身体传导热量。
雪因此得救。
也许你看到这里,仍然觉得这没什么特别的。
但是你要真么想,男主哉太可以在不同的环境下,根据当时的状况,解放并控制“潜意识”,使用不同的力量。
没有限制,只要他想,就能实现。
这样的人,可以说是无所不能了!
怪不得会有那么多人觊觎他的力量。
其实,世界上很多科学理论已经告诉我们,人类的潜能比我们想象的巨大的多。
我们只不过利用了冰山一角。
然而,生活中,我们会用自己的潜意识给自己设限制。
困难来临之前,我们还没行动,内心却已经作出“无法成功”的判断,退缩了。
这也是为什么我们说,“恐惧”是人类最大的敌人。
我想这个漫画也想侧面告诉我们,我们总是在外在世界寻找解答和帮助,殊不知,答案就蕴藏在我们体内。
我们,有无限的可能性。
给你推荐一本,《微小说与小小说》,书友平均打分7.8——8.5,打“超酷”满分的占一半以上。
在纵横中文网。
有微小说(每篇字数与微博相等,在140字以内)和小小说(每篇字数在3000字以内)一百多篇。
在起点中文网还有续集,共三百多篇。不过现在起点整改,大概三百多篇里难免有问题严重的,所以现在看不到了。
之所以说耐看,首先是新颖、独创。
跨文体写作,小说、故事、新闻、段子、微博……,都作了小说处理。
其次意味深长,需要读者有一定智商。
可以说每一篇都是发人深思的寓言。
不信请看置顶的一篇小小说,《三张五线谱》。既神话又现实,写的是特殊十年时期的民间故事,那故事当年在全中国口口相传。写一小镇青年拿着三张五线谱去找一个拉小提琴的音乐学院的美女学生“复仇”,一张一张,都有故事,第三张要了美女的命。当然,最后青年被枪决。
这故事是个传奇,但不乏思想性,可以引发太多的感慨和思考。
再看一篇微小说,是这本书的第一篇,读完可以看出,不只是讲学生的事。
全文如下:
1.好学生和调皮学生
一个好学生,非常遵守纪律。
她遵守交通规则,可是在斑马线上被飞驰而来的汽车撞飞。
一个调皮学生,凡事不讲规则。
他在闯红灯时被汽车撞倒。
还有一篇,也是讲学生的,但可以看出,是一个寓言。
14.愤怒的小学生
张丹是红光小学的三好学生,优秀学生干部。放暑假了,表哥来家里玩,带着课本。张丹就翻看表哥的课本,她热爱学习,不相信自己读不懂高中课文。
一天,她翻看表哥的语文书,翻到课文《鸿门宴》,她看到课文中有一个跳蚤的“蚤”字,觉得课文一定好玩,就缠着表哥给她讲。表哥就讲:“......‘沛公军霸上’——沛公就是汉高祖,汉高祖你知不知道?汉朝的开国皇帝刘邦,军就是驻军,霸上是地名,连起来讲就是刘邦的军队驻扎在霸上这个地方。”
张丹就瞪大了眼睛:“有这么写文章的吗?根本就不通顺!‘沛公的军队霸上’?”
她表哥就给她讲“军”在这里作动词用,不是名词军队的意思,是驻军、军队驻扎的意思。
“有这么乱用的吗?”听完讲,张丹嘟着嘴,很生气。
“你不懂,这是司马迁的文章啊!”
“什么司马迁?我只听说过司马光!”
她表哥又往下讲,讲到“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说这是项伯对刘邦说的话,意思是明天一早不可不早早来向我们的项王谢罪,项王就是项羽,项伯是他叔父。
“什么什么什么?你看这个‘蚤’字,它是跳蚤的‘蚤’,你怎么说是早早的‘早’呢?”张丹的学习确实是很好的,反应也特别快,一下子就发现“蚤”字在这里用错。
“这是通假字,你上了初中就知道了。”
“哼,什么‘通假字’?早上的‘早’写成跳蚤的‘蚤’!明明就是写了错别字是不是?“
“司马迁是伟大的史学家、文学家,怎么会写错别字?这叫故意写错别字你懂不懂?”
“老师说了,不管多伟大的人,都要勇敢承认自己的错误,写错字就是写错字,还‘故意写的’,一点也不谦虚,一点也不勇敢!”
张丹的表哥见一时说服不了她,就去厨房做饭。后来,爸爸妈妈都下班回来了,他们都在同一个研究所工作。
张丹就告表哥的状,说是表哥给她乱讲课文,课文出了错也不准别人指出。张丹的父母一看课文就什么都明白了。他们批评张丹不虚心,还没学到的知识不懂就是不懂,不要不虚心,跳蚤 的 “蚤”字就是表哥说的——通假字。
张丹委屈得眼泪都要掉下来了,她觉得表哥和爸爸妈妈都在袒护司马迁。大人们怎么都不承认自己的错误呢?
【如果对作者的小说感兴趣的话,在纵横中文网他还有一本《十五条船》,讲李清照和她满满十五条船文物古籍的故事;在红袖添香还有一本正在连载的《学渣快乐》,已更27万字。】
艺术就美,美才叫艺术,不过这个美是理论上的美,也包括丑(不是生活中的的那种丑,而是劝善的丑。)这是从理论上来说的。从艺术家个人的角度来说就是通过一定的艺术形式来表达自己的审美理想和表达自己的情况,就是艺术。不能利用一定的艺术语言来表达自己的情感和审美理想的是工艺美术,虽然带了一个艺字但距离艺术相对远一些。
艺术不是对自然、社会、人性简单的描绘,而是融入了艺术家的审美情感的在创造。艺术所要传递的是真善美。即便在展示丑也是为了更加的表现真善美。这就是艺术。
艺术是对生活中提炼概括和升华,所以,艺术作品往往源于生活,高与生活和现实,甚至对现实有引领和指导,警示作用。
所以艺术从表面看是艺术家的事和爱美之人的事,实际上是社会的大事。艺术可以改变或提高我们的生活质量,特别是文明程度,所以艺术是美的化身。
阅读是陪伴宝宝一生的好习惯,从出生开始就应该培养,但是如何选择适龄的绘本是每个家长都很头疼的问题。
2岁以下的宝宝比较喜欢简单、清晰、色彩鲜艳的图书。特别是有大幅图案和简短文字的图书最能有效提高宝宝的语言发展水平。
有简单的韵律、动植物图片和娃娃笑脸的图书,最受青睐,配合上有韵律的文字,趣味有意义的故事情节,都很适合和小龄宝宝亲子共读。
下面启明长源教育给父母们精选了2岁前宝宝必看的十大绘本。
1
《My Car》《Trucks》《Boats》《Planes》《Machines at work》
作者Byron Barton
Byron Barton(拜伦·巴顿)是美国最受欢迎的幼儿童书作家及插画家之一,他为孩子们创作了很多杰出的儿童图书。
他的图画书一贯采用鲜艳明亮的色调、简单的构图和色块,用干净的背景突显故事的主题,看上去粗粗笨笨的线条,画出来的形象却十分可爱,小宝宝们简直爱到不行。
他最擅长画的就是交通工具类作品,小车迷们对此全无抵抗力。
故事简单、语句不长,让宝宝学习英文也毫不费力,循序渐进。
大面积使用高纯度色块的设计能有效吸引孩子的注意力,对小宝宝更加友好,而且有助于刺激孩子的视觉发展。最适合宝宝的小开本尺寸,撕不烂纸板书,圆角设计,也不会划伤手!
2
《Secret Seahorse》
作者:Stella Blackstone
一只小海马在海底世界探险的故事,每一页都需要家长引导宝宝耐心的去寻找海马藏在哪里,是在海草的里面,还是在螃蟹的身后,或者是在鱼群的里面呢?
通过好玩的寻找游戏,宝宝认识关于海马的一切,它生活的地方,它的生活模式,还有其他海底生物的英文单词。是一本非常适合2岁以下的小龄宝宝阅读的绘本。
3
《晚安,月亮》
作者:玛格丽特·怀兹·布朗
以孩子的感官视角出发的睡前故事书,该书自1947年发行至今,仍然在国际出版界长踞畅销书排行榜中。不同的译文版本发行已超过1000万本。甚至被纽约公共图书馆选入「本世纪具有影响力的经典书籍之一」。
4
《好饿好饿的毛毛虫》
作者:艾瑞克·卡尔
如果说有一条虫子能一路畅通无阻地从一个国家爬到另一个国家,那么就是它了! 三十多年来,这条从艾瑞克·卡尔手里爬出来的红脑壳、绿身子、高高地弓起身来走路的毛毛虫,已经“吞噬”了世界上二千多万个孩子的心。
这是一个非常简单的故事:一只很饿的毛毛虫,四处找吃的,最后破茧成蝶的故事。
故事虽然简单却得到了千千万万孩子们的喜爱,从故事里,宝宝可以学到各种水果和食物的英文,简单的数学和数字的概念,还有关于毛毛虫是如何成为蝴蝶的常识。
5
《猜猜我是谁》
作者:尼娜·兰登
这本游戏书是一扇神奇的窗口,打开它,简单易懂、韵味十足的谜语,以及丰富多彩的图画,都会扑面而来,不管是对于牙牙学语的宝宝,还是蹒跚学步的孩子,它都会是一份完美的礼物。
整本书颜色非常鲜艳,每一页都有洞洞,洞洞后面都有图,有奶牛、猫头鹰、斑马、火车等,最后一页是一面镜子,宝贝最后猜到的是一张自已的小脸。妈咪们配合一下表情声调,小宝宝们很吃这一套,常常会逗得小宝宝哈哈大笑。同时,这也是一本双语教学的绝佳教材。
6
《撅嘴巴的大头鱼》
作者:丹·汉纳
丰富的色彩,细致的表情,活灵活现地展示了这个五彩缤纷的海底世界。这本书在美国获得了儿童图书两项非常重要的奖:一个是美国银行街年度最佳儿童图书;另一个是《纽约时报》年度十佳童书。
故事要从这位大头鱼先生说起,请注意它的嘴巴
是不是和其它的鱼不太一样,因为长着这张标志性的撅嘴巴,它颇有些无辜地成为忧郁沉闷、慵懒乏味的代言人。最糟糕的是,连它自己也这样认为了,海底世界多么美丽,它却整天无精打采地撅着嘴巴游弋,这样真的不太好。
海里的好朋友们,都劝说大头鱼先生,希望他能够快乐一点。最后他被一个甜蜜的吻改变,变成了快乐大头鱼先生。
7
《Press Here》
作者:Herve Tullet
书中用了红黄蓝三种颜色的圆点玩了一个很好玩的游戏。
打开书的第一页,全白的书页中间只有一个黄色的圆点,“按一下这个黄点,就能翻到下一页。”
第二页书中出现了两个黄点,“很好!再按一下。”接下来的每一页都是通过摸一摸、摇一摇、吹口气、拍拍手,然后翻到下一页,看看会有什么“魔法”出现。
阅读这本书,对于成年人是一次观念的更新。因为它并没有太多情节,就是好玩。小宝宝一定会喜欢的一本绘本。
8
《爱心树》
作者:谢尔·希尔弗斯坦
从前有一棵大树,它喜欢上一个男孩儿。男孩儿每天会跑到树下,采集树叶,给自己做王冠,想像自己就是森林之王。
在这个故事里,小男孩儿是大树的玩伴,他爬树、摘树叶、吃苹果,在树荫下乘凉,在树干上荡秋千。男孩很开心,大树也很开心。可是,男孩渐渐长大,他有了自己的朋友,不再与大树一起玩耍。男孩长大后,希望获得金钱,大树便把苹果给了他;男孩需要建立家庭,大树把树枝给他造房;男孩对生活不满意,希望出去远航,大树把树干给他造船。许多年过去,男孩已经变成垂暮的老人,疲倦地回到大树的身边。大树已经没有什么可以给他,只是让男孩坐在自己的树墩上,好好休息。
这是一个施与爱的故事,爱心树究竟代表着亲情还是友情,每个读者都有自己不一样的思考。
9
《Ten Tiny Toes》
作者:Caroline Jayne Church
用最简单的粗线条勾勒出了一个萌萌哒小男孩,加入了很多小朋友都喜欢的泰迪熊,图形简洁却特别招人喜欢,一方面让每个父母都不禁会想到自己的孩子。另一方面,从封面到内页的每一处细节都处理得温情可爱,整体的构图和文字排版也很大气。
这是一本让宝宝认识自己身体部位的书,也是一本英文启蒙绘本,通过粉黄,粉蓝,粉绿,粉紫,粉橙,红粉这些鲜艳的颜色吸引宝宝的注意力,认识自己的身体部位有助于宝宝自我意识的形成。
书中有很多押尾韵单词:如wiggle和giggle,low和go。有重复的单词如:Mouth, ears, eyes, nose, arms, belly, legs, and ten tiny toes!有重复的句型:Touch your...,...这样的句型结构安排,使得句子读起来朗朗上口,易于理解和背诵。
10
《大卫不可以》
作者:大卫·香农
每个看过《大卫,不可以》的孩子都会非常喜欢大卫,这个天真无邪、把家里搞得一团糟的小男孩让他们觉得又开心又释怀,世界上哪一个孩子不渴望像大卫一样随心所欲地在墙壁上乱写乱画、把浴室变成一个沼泽地、头戴铁锅敲得叮当乱响。
但尽管生活中有很多事情宝宝不可以做,但是妈妈不会因为你做错事而不爱你,不论如何,妈妈的爱不附加任何的条件,常常做错事的孩子看到这一幕时,一定会觉得很安心。看绘本的同时学会规矩和也感受到爱,陪伴孩子阅读的爸爸妈妈,不妨借此机会也给孩子一个大大的拥抱吧!
跟你分享一下我家宝宝的识字经验,我家孩子3岁开始我就和他一起看书,但不会动的书籍我家孩子不是很喜欢,后来我开始寻找动画类的教育材料,前后使用过多款早教类的应用,普遍存在广告频繁、在未知孩子学习效果的时候就开始收费,直到我发现了,【猫小帅识字】应用,可积累识字量,养成阅读好习惯,快速适应幼小衔接。
故事阅读配有动画,比枯燥的识字纸牌更有吸引力,并且不用担心孩子会误吞卡牌造成危险。听音选字,发音清晰标准,我家孩子一直在学,不会像之前其他应用一样因后续收费导致学习中断,让孩子系统的学习我觉的是很重要的。
大家想要了解更多育儿知识,还可以关注一下【4399小评菓快乐育儿】哦,我的育儿知识大部分都是从这里学来的,做的非常用心。
图画书这一形式不分语言文字,我认为都具有五大功效,其一是母语学习,其二是学技能长知识,其三是生活常识和人际交往,其四是行为规范的养成与引导,第五是审美情趣的培养。当一个合格的故事妈妈成为越来越多完美妈咪的目标了。甚至很多妈妈爸爸开始通过英文绘本的阅读来引导孩子进入英语学习的乐园。
(1)“a little box of learning”包括First words,Counting,Things that go,Mummies and Babies四本。包含了母语学习、长知识学技能的两大功能。
(2)《神奇校车》作者Jonna Cole的一套低幼丛书,就是给孩子们“树立”规范用的。分别引导孩子怎样“当哥哥、做姐姐、爸爸妈妈抱、如厕、分享”等行为。包含了生活常识和人际交往以及行为规范的两大功能。
亏了有网络,还有各地的特色书市和书店,可以买到原版童书。孩子阅读原版童书真是一举两得,即可学习英语,也具备母语童书的各项功能。就我家的经验来说,孩子越早开始亲子共读原版童书越好。
引导
只是我们妈妈爸爸们要清楚,怎样开始与孩子亲子共读原版童书。我家老大因为母语绘本亲子阅读的关系,已经养成了良好的阅读习惯,每天不看书都不行,上个厕所都必须看书。但是他却对英文童书阅读没有建立兴趣。女儿20个月时,我们开始英文和母语童书的阅读同步进行,基本上不会拒绝。
为此,我们针对哥哥这样已经习惯于阅读中文的孩子的情况,制定了抓住兴趣、逐步渗透的策略。具体方法有:
1、兴趣导入。哥哥喜欢恐龙、太空和机器战警之类,我们就提供相应的英文图书,比如《Power rangers》、《where’s Rex?》、《Detective Dinosaur》等;
(3)《Power Ranger-Jungle Rury》说的是几个以森林动物虎、狼、猎豹、美洲虎合力打败功夫大师,拯救地球的故事。很符合男孩子的兴趣。故事缩编的简单清晰。名社DK名不虚传啊,出版的幼儿分级读物经常用孩子们喜闻乐见的内容。且结构合理,前面有父母指导,书后有图文词典。
(4)《Where’s Rex?》是麦克米伦儿童分级读物系列中的Level2的一册。故事简单但有趣,图画为主,情节说明文字短,对话内容更短,单词量少,容易拼读。书后同样有图文词典,并且多了互动练习。
2、熟悉剧集导入。我们先行选择了《Dora》和《PeppaPig》的DVD播放给孩子们看,他们都比较喜欢这两个入门级的英语学习节目。对其中的人物和大致情节和情景都有了认识。有了这个铺垫,我们会买来相对应的英文绘本给他们阅读。
(5)《Dora》妹妹和哥哥同步看朵拉,也非常喜欢。
3、熟悉的母语童书导入。很多经典童书都有了简体中文版。经过亲子阅读,我们也了解了孩子们喜欢的书了。我们会专门寻找一部分这样的原版书来,效果也非常好。比如,查理和劳拉系列,《Guess how much I love you》、苏斯博士系列、spot dog系列等。
(6)“Dr. Seuss” 苏斯博士应该是许多家长非常熟悉的英文读本了,国内也出版了。
(7)《Charlie and Lola》在CCTV播放后,知名度也大为提高。因为是兄妹俩的故事,符合我家实际,也受到我们的喜爱。
(8)《Guess how much I love you》猜猜这本书有多经典!
4、熟悉的歌曲导入。为了练耳朵和制造语境,我们是提前在家里、在车里播放英语童谣。这些经典的英语歌曲很多都有相应的童书出版。
(9)“Sing a song book”系列中的《Twinkl,twinkl,little star》,还是立体书呢。一边唱一边看,岂不乐哉!
我家2岁的妹妹属于刚开始进行阅读的孩子,导入英文童书的阅读和学习相对容易一些,可以直接讲读原版图书。当然,一定要在学习了解了英文的字母后开始比较好。妹妹跟着哥哥通过唱歌谣很快学会了26个英文字母,虽然不是很清楚每一个,但是已经形成了字母的概念。
原版图书的选择
作为初学者,我们会参照分级阅读的一些通用原则选择合适的原版书给妹妹。有过中文亲子阅读经验的人一定知道在阅读早期可以选择一些纸板翻翻书。很多纸板翻翻书的内容是针对低幼创作的。结合孩子的年龄特点,我们选择了动物、色彩的小开本的翻翻书。比如《my first colour book》
(10)《My first clour book》小小翻翻书,一页一个颜色。
(11)“the animal patch”是一套动物为主角的纸板巴掌翻翻书。这类翻翻书,特别适合2岁前后动手敏感期+语言敏感期的孩子动手翻看。
(12)“a peek-a-boo guess who”也是一套可以识别动物不同行为,顺带识别色彩的翻翻书
(13)“buggy buddies”是一套带塑料手环的硬板翻翻书。小仙女系列特别适合给女孩子。妹妹经常手上套着2、3本,既可以做玩具,也可以随时要我们给她讲读。
这些翻翻书虽然有识物试听的功能,很快地孩子就能够自己翻读了。我们就可以开始阅读有故事情节的英文书了。我们选择的包括经典故事,如《The Fox and the Crow》、“彼得兔系列”,也有系列的知名绘本,如“I can read!”中的“Biscuit”系列,还有很多同级别的单本绘本,比如《Ten little fingers》。
(14)《the fox and the crow》人人皆知的伊索寓言之一。我们和孩子一起看的时候,很容易吸引孩子。文字依旧不多,有一些长句子了。第一次读的时候,哥哥就很入迷且能听懂的样子。
(15)Biscuit是一只小狗的名字,它和它的女主人经历了好多有趣的事情。
接着慢慢过渡到阅读一些故事性更强,文字更多,或者是有趣的科普类原版书,比如《Who’s been eating my porridge?》、《》do you have a secret?》、《ant attack!》
(16)《Who’s been eating my porridge?》小熊不爱喝粥,爸爸怎么办呢?
(17)《do you have a secret?》是一本关于秘密的书,告诉孩子有的秘密使人快乐,有的秘密使人不安,有时候不要独自承担,也好和大人说,从而来保护孩子。我家哥哥读了后,就会把有些秘密跟我们说啦。哈哈,意料之外的收获哦。
(18)《ant attack!》是一本观察蚂蚁行为的小科普书。
在这个学习的过程中,要善于发现孩子的不同敏感期和兴趣点,然后寻找合适的英文图书和孩子一起阅读。因为他自己有兴趣,效果更好。比如,针对我家哥哥对太空和恐龙的兴趣,我们就跟他一起读《let’s go to space》、《I see…》《detective dinosaur》等。
(19)小小爱因斯坦系列里的《let’s go to space》里面的知识点,比《神奇校车》里少多了,哥哥喜欢翻来翻去,偶尔要我们给他读。
(20)《I see》是通过天文望远镜看星星,实际上讲形状的书。比较浅显有趣。
(21)我们有黑猫警长,人家有恐龙侦探,《detective dinosaur》就是恐龙侦探的有趣故事。
怎样读英文童书
爸爸妈妈的准备工作
我们开始读的时候也有困惑,比如发音不准怎么办?孩子没有兴趣怎么办?会不会影响中文的学习和发展啊?等等。其实,我们一旦找到适合自家孩子的学习能够发,开始学习英文,看到孩子们和我们一起亲子阅读的快乐,这些问题都不复存在了。
不过,还是有些注意的地方。其中最主要的是爸爸妈妈的行动可以高调,心态绝对要放低。要舍得花钱去购买原版书,要舍得花精力去陪孩子一起阅读。要有耐心,不能操之过及,不要随意定一个英语要达到如何如何的目标。
开始给孩子读之前,一定要做好准备工作,通读几遍,查生词,定语调,找出节奏来。同时要特别注意,文图之间的关系,很多人会忽视这一点。在读的时候不要强调去看英文。
robo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