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改变生活 · 科技引领未来
最近,在读书会老师的带领下,手抄了一遍《蛤蟆先生去看心理医生》,这是英国心理咨询师罗伯特•戴博德撰写的一本心理学入门书,通俗易懂,生动有趣,我认真读完后,受益匪浅,感触颇深。本书讲述的是蛤蟆从抑郁,到接受心理咨询,然后被治愈的全过程。蛤蟆心
最近,在读书会老师的带领下,手抄了一遍《蛤蟆先生去看心理医生》,这是英国心理咨询师罗伯特•戴博德撰写的一本心理学入门书,通俗易懂,生动有趣,我认真读完后,受益匪浅,感触颇深。
本书讲述的是蛤蟆从抑郁,到接受心理咨询,然后被治愈的全过程。
蛤蟆心理咨询的过程,也是各种情感交织的过程,有痛苦、有愤怒、有依赖、有悲伤、有反思。正是因为这些情绪,被专业的咨询师捕捉到了治疗的契机,蛤蟆的心理治疗工作进行得很顺利,十次心理咨询就得到了疗愈。
在精神分析领域中,这些情绪就是咨询中常见的“移情”现象(移情,是指来访者把对过去生活中某些重要人物的情感、态度和属性转移到了咨询师身上,并对咨询师相应地做出反应的过程)。
最终蛤蟆被治愈了。他开始懂得爱自己,也懂得爱他人,他开始有计划、有目标地去实现人生规划了。
蛤蟆的咨询经历,让我们也明白了,在咨询过程中,我们不仅要用头脑去思考,还要用情感去体验,唯有通过和自己的情绪做联结,才能充分理解真实的自我,因为情绪正是自我的核心。
01
关于“用情感去体验”这一点,做过长程心理咨询的我,有太多太多的感触。
一年多的长程咨询过程中,我深切地感受到了很多之前没有好好感受过的体验,比如:安全、温暖、理解、包容、真诚、接纳、共情、悸动、克制、依恋,等等。除了这些美好的感受,当然也有痛苦和挣扎。
个中滋味,一言难尽。有沁人心脾的暖,有刮骨疗伤的痛,还有爱而不得的苦。
咨询师是这个世界上唯一一个知道我所有秘密,却不会给我带来任何伤害的人;
也是唯一一个理解我、包容我、温暖我、靠近我、帮助我,却对我没有任何要求的外人。
我感觉自己爱上了我的咨询师。
其实我心里很清楚,我爱上的只是自己的幻想,他只是承载了我所有美好幻想的一个载体。
明明知道,他是一位只能陪伴我、引导我走到力所能及的地方就要放手的心理医生,但是我根本无法控制那种汹涌而至的情感,磅礴而深厚,神秘又迷人,纠结且揪心。
咨询师的出现,在我的悲伤中注入了一丝快乐,在我的黑暗中带来了一线光明,虽然很多情感如梦幻般不真实,却是一种融入生命的力量。
02
咨询过程中,我经历过太多的心灵碰撞和情绪爆发,有些来得太突然太猛烈,把我自己都吓得不知所措了。
有一次咨询结束时,我眼泪还没擦干,感觉话还没说完,咨询师说:“今天的时间到了,我们下次再谈吧。”我突然有一种上厕所还没上完,就被强行拽出去的不满和不爽,随之而来的就是一种莫名的焦躁。
我气呼呼地对咨询师说:“我不走!你要走你就走吧,我就要待在这里。”我像个跟父母赌气的孩子一样,赖在沙发上不肯走,咨询师沉默了一会儿,然后他温和地对我说:“没关系,那你再坐一会儿吧”。然后他就坐在椅子上低头看手机,不再说话。
咨询师说话的语气依然那么温柔,但是我却感觉到一道无形却分明的边界线横在我们中间,让我无法逾越。我在咨询室里多待了不到十分钟就落荒而逃了。
还有一次,在讨论到咨访关系的边界问题时,他一再强调:“在咨询室里你可以宣泄任何情绪和任何情感,但是不能有肢体接触,不然就要停止咨询,不能再见面。”
我不知道从哪里冒出来的邪火,突然从沙发上站起来,坐在他旁边的椅子上,挑衅地把头靠在他肩膀上,握住他的手,像个流氓一样匪气十足地说:“我就是要碰你,你能拿我怎么样?你报警啊!”
咨询师被我的咄咄逼人弄得哭笑不得,他说:“你真的像一个调皮捣蛋的小孩子!我要提醒你,成年人是有能力控制自己的行为的。”
我的眼泪在眼眶里打转,我的声音提高了八度:“你怎么不去告诉那些为非作歹的混蛋要控制自己的行为?别人就可以胡作非为,凭什么我就一点坏心思都不能有?”
从我失控的情绪和行为中,敏锐的咨询师察觉到了其中一定有故事。
我后来问过他:“我当时的举动,你有没有觉得我在冒犯你?”他摇摇头说:“我从来都没有觉得你在冒犯我,我只感觉你就像一个无助的小姑娘,绝望、悲伤、愤怒,你只是渴望得到一份安全、温暖的亲密关系。”咨询师的话让我再一次泪如雨下。
还有一次,我要求咨询的时间能不能设置成两个小时,因为我家距离咨询室很远,每次为了这一个小时,我在来去的路上要耗掉一整天的时间。我觉得咨询时间长一点,咨询的次数就可以少一点,时间成本相对也会少一点。
他说他能理解我的想法和要求,但是这是咨询的基本设置,不能改变。
这么简单又合理的要求都不能答应我,我生气了,质问他:“这也不行那也不行,你到底能不能帮到我?”咨询师沉思片刻后说:“真正能帮你的只有你自己,我也不知道你的出路在哪里,咨询师的作用,就是在你迷路的时候,给你提供食物和安全保障,陪你一起寻找出路。”
诸如此类突如其来的情绪爆发,在我身上体现得淋漓尽致。
03
咨询师告诉我,我这种情绪和行为,在心理咨询中属于一种“移情”现象。
而他也曾被我的情绪触动过,对我产生了同情和怜悯,甚至在我眼泪汪汪、可怜巴巴的要求下,拥抱了我。
他坦承他的这种情感和行为,在咨访关系中也是一种需要高度警觉和妥善处理的“反移情”(反移情,是指咨询师把对生活中某个重要人物的情感、态度和属性转移到了来访者身上)。
咨询师也是有感情的人,不是冷冰冰的机器,在工作中对来访者产生某种感情也是不可避免的人性使然,只要处理得当,不会影响咨询,而且对于咨询师来说也是一种成长、一种挑战。
我也曾为自己的一些过激语言和行为深感内疚,为此我郑重地跟我的心理咨询师道过歉。
他微笑着说:“没关系,只要没有肢体接触,任何情绪和情感在咨询室都是被允许的,移情的出现也是被呈现被疗愈的契机,是很重要的需要去工作的环节。”
我非常感谢我的咨询师,他温和却有力,他的深情不带诱惑,他的无情也不带恶意。在他面前,我感觉从未有过的轻松和放肆。
他一直像一座大山一样屹立在那里,以不变应万变,接住我的任何情绪,包容我的任何行为,既不被我打到,也不被我吞噬,虽然他也曾卷入我的情感,但是他马上就调整过来,继续稳稳地站在原地,源源不断地输出力量给我。
他传递给我的就是一种心灵的坚强,从他这里,我第一次感受到一种来自心灵支撑的力量。
他对于我来说,就像溺水者面前的一根救命稻草,救不了命,却是一种能够支撑我的精神动力。
我喜欢并享受这种感觉,但是咨询师的身份注定他就是天边的一轮明月,照亮、温馨,却不属于我。
咨询过程中,有过灵魂的愉悦,也有过情感的悸动,但是更多的,却是爱而不得的痛苦和欲罢不能的纠结。
当他像一团棉花一样抱持我的时候,我就想赖在那团温暖里不出来;
当他像一块拒绝融化的冰一样,怎么也啃不动的时候,我就烦躁得想揍他。
关于心理咨询,我有太多想说的话,但是我最想说的还是:
我真的很感激我的咨询师,他给我带来了很多全新的体验,他让我有了一双重新看待生命的眼睛,和一颗注满深情的心。他拯救了我,拯救了我的儿,也拯救了我的家。
04
痛并快乐着,是生活的真实写照,也是心理咨询中的必然存在,我们都在全力以赴地追求快乐,但是也不用去回避痛苦。
没有痛苦就没有改变、没有接纳、没有慈悲。
痛苦,能让我们真正地成长,能让人与人之间的感情更真实、更深刻、更丰富。
高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