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改变生活 · 科技引领未来
从三峡大坝到12天建设竣工的雷神山和火神山医院,我国一次次地在给外界证明,中国被称之为基建狂魔并非是浪得虚名,而是中国在基础建设方面的能力目前已走到了世界前列,是一个真正有实力有能力来建设这些基础设施的国家。近日,拉林铁路的顺利通车,标志着
从三峡大坝到12天建设竣工的雷神山和火神山医院,我国一次次地在给外界证明,中国被称之为基建狂魔并非是浪得虚名,而是中国在基础建设方面的能力目前已走到了世界前列,是一个真正有实力有能力来建设这些基础设施的国家。
近日,拉林铁路的顺利通车,标志着我国的川藏铁路的修建迈上了新的台阶。但由于这条铁路,沿线地区地质结构复杂,导致1公里的造价成本高达3亿元。而拉林铁路只是川藏铁路的一部分,印度这个国家为何开始担忧了呢?
一、拉林铁路顺利通车
伴随着飞速的和谐号在拉林铁路的顺利通车,这也是和谐号首次开进我国的青藏高原地区。
拉林铁路是川藏铁路、滇藏铁路、甘藏铁路的共有铁路段,其交通意义非常重要,具有连通三线的重要价值。拉林铁路同样也是青藏铁路的一条支线,青藏铁路共有三条支线工程,拉林铁路、拉日铁路、日亚铁路三线与青藏铁路形成一个Y字形。
三线全部通车之后,青藏铁路的总长度将会达到2000km以上,拉林铁路为快速铁路,设计时速160km/h,全线共经34个车站。其车站密度在全国绝无仅有,拉林铁路的建设对于拉动内需,缩短西藏人民的贫富差距具有重要意义。
但我们必须指出,川藏铁路的修建成本也是非常之高的。虽然这条铁路全线只有958公里,但由于当地特殊的地质构建,导致其桥隧比高达95%。
项目整体投资高达3198亿,平均每公里的造价成本高达3亿元。从这个角度上来看,我们也能明白为何14亿人都无法养活我国的铁路集团的原因所在了。
二、拉林铁路的施工难度大
笔者从几个方面为大家解读下拉林铁路的修建难度。
其一从气候上来看,拉林铁路所经路段深处大陆内部,位于我国青藏高原冻土区,其地形地貌主要为高原腹地,除少数地区受印度洋海洋性气候以及内陆干旱气候影响之外,绝大部分地段为显著的冰原干旱性气候,具有一般的高原气候特征,气候特征随海拔的升高具有明显的垂直分布特性。
拉林铁路所经地区蒸发量远大于降水量,由于其位于高山高海拔地区,区内降水多为雨雪冰雹,气候寒冷干燥,空气稀薄,气压极低,冻结期长达半年以上。
这里就会产生一个问题,较低的气温是多年冻土得以维持的重要能量条件,随着气候的变暖,冻土地区的气温逐年升高。
其地温同样随之变化,冻土区地温的升高严重影响了铁路的路基稳定性,路基的温度场已呈现出向不稳定方向发展的趋势,若未来气温仍持续升高,多年冻土区铁路路基工程的建设将面临极大的挑战。
其二,拉林铁路全线均处在高原腹地中,海拔处在2950~3700m之间,腹地位于唐古拉山、喜马拉雅山以及冈底斯山脉之间的谷底中。
以板块构造学的角度来看,拉林铁路线路途经雅鲁藏布江与青藏高原冈底斯山脉的缝合带,断裂带和线性褶皱广泛分布,断裂带由东向西扩展,宽度多数大于100m,规模巨大。
由于线路所处地段在喜马拉雅地震带上,沿线大地构造背景复杂,受构造影响大,滑坡、崩塌、沙漠化等物理地质现象极为发育,因此对线路的稳定性造成很大的威胁。
从以上分析来看,拉林铁路的施工难度和当年的三峡大坝相比,其施工难度更高。
因为三峡的修建的时候,对于负责具体工程的工人来说,无须克服高原反应。
有去过西藏的朋友应该都知道,对我们普通生活在低海拔地区的人来说,进入到高原地区,首先面对的就是高原反应,更别说还要在这种情况之下,完成一系列难度较为大的施工了。
比如,如何在多年冻土的地方,打下一根根承重桩就是一个需要解决的问题。而拉林铁路的顺利通车,中国也再次向世界证明中国的基建狂魔是实实在在的实力。而拉林铁路只是川藏铁路的一部分,这个铁路从一部分通车,为何印度人却开始担忧了呢?
三、印度担忧什么?
其实印度最担心的问题还是自己的边境会不会受到威胁,因为去年的时候我国和印度就边境问题发生过冲突,此后2国都特别注重对边境地区的建设。而随着拉林铁路的顺利通车,此时印度担心若日后中印双方一旦发生冲突,中国能很快地调入大量的物力人力来加入到对抗之中。
相反,印度在这方面则完全处在被动地位。从印度的担忧中,我们也能明白为何我国在明明知道川藏铁路的修建绝对是一笔赔钱买卖的情况之下,依据不惜成本的投入到这条铁路的原因了。这条铁路后续在保障我国的边境安全方面,必定会发挥着重要的战略意义。
而说到铁路,不知道大家对印度这个国家的铁路修建是什么样的呢?是众多人在以悬挂的方式出现在一节节的列车上,还是这个国家的铁路基础建设本身就很落后。印度虽是我们的邻国,但印度这些年来,却一直有着想要超越中国的想法。
但现实情况是,印度在个国家在基础设施、人民受教育水平、吸引国外企业能力等方面均和我国有一定差距。
但不知谁给印度人的勇气,说印度这个国家的制造业也彻底地赶超我国了,甚至其制造业的能力是我国的几倍。不知道印度方面是从哪里得来的数据,能说出这样的话?
总结
从拉林铁路的顺利发车,我们再次感受到了我们国家的能力之强大。要知道,拉林铁路不仅仅是在高原上修建,整个沿线地区更是地震多发,冻土为主。
但为了保证国家的边境安全,我国的铁路人更是克服了重重困难,最终交出了一份满意的答卷。在这里,向我国每一位为了中国铁路发展而默默努力的人致敬。
此外从印度方面来看,不知道这个国家到底在搞什么,明明自己没有那么大的能力,却处处和我国叫板。
最后笔者想问下大家,各位对印度的这种做法怎么看呢?
刘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