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改变生活 · 科技引领未来
六尺巷的故事告诉今天的我们礼让,和睦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古明人士尚能如此。邻里之间处理小事小非更应该比过去的时代处理的更好。如何看待邻里之间的关系,俗话说的好,远亲不如近邻,远亲解不了近渴,简单的几句话说明了,邻里之间礼让,和睦相处非常重要,邻里之间关系搞好了,胜似亲人。事情就是这样,争一争,行不通,让一让,六尺巷。六尺巷是人生的一把尺子,值得我们经常拿出来量一量,它是一种人生修养的境地,值得我们常走一走,修行正己。就会走出人生天地宽。六尺巷的故事情节很简单,但有一点却令我们深深感触,那就是宰相解决矛盾的方法。一封简单的诗句家书,却让我们看到了宰相的宽厚仁德,睿智明理。宰相身居要职,一人之下万人之上,可谓宰相权势显赫。可宰相并没有以权谋私,而是采取了宽容退让的态度,感化了邻居一家,各家让出了"六尺巷",最终矛盾得到圆满的解决。这就是让的力量,这就是让所起到的作用。一个让字让一堵心墙不复存在,做出的这个让字的人,从心底里彻底征服对手,而且也赢得了人心,至今传为六尺巷故事。
这个问题问的好!在很多人的眼里,总督比巡抚大啊,甚至有的人认为,总督不是巡抚的上司吗?怎么可能斗不过巡抚?这完全是一种认识上的偏差。首先纠正一下大家认识上的偏差,总督和巡抚没有上下级隶属关系,他们的直接上司都是皇帝。好了,下面我们详细来讲一下总督和巡抚的来历,职权,品级等方面的区别,看完你就会明白,两江总督为什么会斗不过江苏巡抚。在清朝,两江总督是一个非常显赫的职位,在8大总督中排名第二。这8大总督分别是直隶总督,两江总督,两广总督,闽浙总督,云贵总督,四川总督,陕甘总督,湖光总督。为什么说他排名第二呢?排名第一的是直隶总督,这个没有任何争议,天子所在之地,绝对的龙头地位,他沾的是政治的关。而两江呢,沾的就是经济的光。清朝两江总督所管辖的范围包括今天的江苏,上海,安徽,江西。为什么叫两江总督呢,因为在清朝前期,江苏、上海、安徽统一叫江南省,而江南省是当时最富裕的省份,是大清朝的钱袋子,全国赋税的三分之一都来自江南省。所以,两江总督能排名第二。也正是因为这个原因,康熙皇帝觉得江南省是一个危险的存在,于是大手一挥,给分割成了现在的江苏省和安徽省。再来看看他们的官职、品级。两江总督,算正二品,加兵部尚书,算从一品。江苏巡抚,算正三品,加兵部侍郎算正二品。从品级上看,江苏巡抚输那么一丢丢。再来看看他们的职权与管辖范围。总督主要掌管辖区内的军事,有部分行政管辖权。巡抚掌管一省的行政大权,但也有调动的权力。从实际权力上看,总督虽然管辖的范围大,但是却没有巡抚的实际权力大。俗话说,县官不如现管,套用到总督身上也很合适。最后,我们再来看看清朝为什么会设置8大总督。看到这里,估计会有很多人有这样的疑问,既然巡抚管理一省,又直接向皇帝汇报工作,那为什么还要设置总督这么一个职位?清朝初期,担任8大总督的都是满人,担任巡抚的大部分是汉人,那么目的就很明显了,总督的任务就是监督巡抚,防止汉人。如何防止呢,授予军权,所以,这个时候,总督基本就是管理军事。在这里插一嘴,清朝的军事力量,在一个省内,除了总督总管军事,还有一个实际带兵打仗的提督,相当于军分区司令,这些人掌握的都是兵,也就是以汉人为主的部队。另外还有一个特殊的部队,满洲八旗,这个相当于皇帝的直属部队,每个省份都设置将军一名,来统辖这个省的八旗,这个,总督、巡抚、提督谁都调动不了,只有皇帝能调动。到了清朝后期,两江总督又兼南洋通商大臣,开始涉足经济管理,另外,清朝末年战乱不断,太平天国,捻军,让两江总督的地位不断提高,既能领兵打仗,又能搞活经济,比如张之洞大人。在这样的情况下。两江总督显然有独立王国的意思了,为了制衡两江总督,皇帝会更加信任江苏巡抚。所以说,从清朝开始设置8大总督那一天开始,就意味着在全国有两套行政系统,一套是18省巡抚统帅的府、州、县系统,一套是总督管理下的府、州、县系统,两套系统相互制衡。总督对巡抚的工作有意见,不能直接罢免巡抚,只能是给皇帝打报告,巡抚,同样,巡抚对总督不爽,也可以给皇帝打报告,总督。最后的决定权都在皇帝手里。总结一句话,总督和巡抚是相互制衡的关系,不是上下级关系。总督管理的范围虽大,但是实权太少,巡抚虽然只管一省,但是大权在握的都是实实在在的权力。所以,两江总督斗不过江苏巡抚,也是有可能的。
robo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