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改变生活 · 科技引领未来
文|老q来科普编辑|兜里没有糖前言说到辣椒酱,老干妈可谓是国货之光,不但在国内卖得很好,在海外也很受欢迎。在国外某电商网站上,一瓶老干妈即便卖68元人民币,也还是有人购买。不过尽管老干妈一天的销售量达到了200万瓶,年销售额也突破了45亿元
文|老q来科普
编辑|兜里没有糖
前言
说到辣椒酱,老干妈可谓是国货之光,不但在国内卖得很好,在海外也很受欢迎。
在国外某电商网站上,一瓶老干妈即便卖68元人民币,也还是有人购买。
不过尽管老干妈一天的销售量达到了200万瓶,年销售额也突破了45亿元,但是据各大电商平台的统计,这几年老干妈的销量还是出现了明显的大滑坡。
曾经的辣酱龙头企业,现在为什么会陷入滑铁卢?这中间到底经历了什么?
陶华碧检查包装
从路边摊到辣酱龙头
老干妈最早发迹于陶华碧的路边摊,主要卖凉粉和冷面,餐饮业有那么多家店,肯定要有独特的口味才能吸引顾客。
陶华碧花了很长时间,才研制出了口味独特的辣酱,用来当佐料提升凉粉的味道,没想到最后竟成了这道菜的灵魂,甚至有人专门跑来店里买辣酱。
她也够聪明,一下子就看到了商机,于是开了一家小作坊,专门做起了辣椒酱的生意。
陶华碧的辣椒酱之所以叫“老干妈”,也是有故事的,她这个人心肠好,卖凉粉时经常给贫困学生们提供免费食物。
学生们都很感谢她,每次大老远就开始叫“干妈”,久而久之,周围的老板和同学们也都改口叫她“老干妈”。
最初陶华碧为辣酱起名时也纠结了很久,最后发现“老干妈”这个名字就很有亲和力,而且给人的感觉也很踏实,便把它命名为“老干妈麻辣酱”。
为了扩大销路,陶华碧扛着辣酱,跑遍了贵阳的各大店铺以及单位食堂,用“地推”这样的土办法开始了自己的创业之路。
那时生产都是纯手工,工人们手剁辣椒,被辣得连眼皮都睁不开,大家都不想干这个活。
陶华碧以身作则亲自动手,为了把盆里的辣椒和调料拌匀,她经常会徒手伸进盆里,因此十根手指全都钙化。
而她一马当先的另一代价,就是累出了肩周炎,连老板都这么努力了,工人们还会吝啬自己的体力吗?
于是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仅一年的时间陶华碧就把工厂发展成了公司,1997年8月,在贵阳成立了“老干妈风味食品有限责任公司”。
人红是非多
随着口碑越来越好,很多人也都开始打起“老干妈”的主意,纷纷开始效仿,一时间市场上涌现了许多类似的品牌。
什么“老干娘”“老太婆”“老姨妈”,各式各样层出不穷,从包装到经营方式几乎都照搬,甚至还出现了”老干妈“的山寨货。
为了不让老干妈的品牌形象受损,陶华碧决定将他们一网打尽,她派出人手在全国各地进行暗访,每年拨出三千万元的资金进行打击假冒活动。
其中最轰动的一次,是针对商标与陶华碧的“老干妈”几乎一样的湖南“老干妈”,那时候许多人都认为诉讼费时费力,都在劝说她不要打官司。
陶华碧只回了一句:“我是正儿八经的老干妈,还会怕那些假货?”便头也不回地开始了3年的维权之路。
一审时法庭对湖南的老干妈做出了裁决,让其停止和销毁原来的外包装,另外赔偿陶华碧一些经济损失费,这件事情就结束了。
对于这个判决,陶华碧并不满意,湖南老干妈的商标没有被撤销,这等于她可以和自己一起在市场上生存,她不愿意所以又再次提起上诉。
经过不懈的努力,陶华碧最终赢得了诉讼,并拿到了自己的“老干妈”商标注册证书,此事也就告一段落。
随着“老干妈”的销售势头越来越好,有些合作伙伴为了自己的利益,竟然还想要蒙骗她。
有一次陶华碧急需豆豉,立刻联系了重庆的厂商,让他们送10吨豆豉过来,由于情况紧急,工作人员也没有来得及仔细检查就收了货。
谁知卸货后却发现,里面有很多变质的豆豉,陶华碧知道后冒着停工两天的风险,也坚持把这批货退了回去。
而“老干妈”从来都是没有存货的,停工两天不卖货,就相当于少卖了几百万瓶辣椒酱,损失也是难以计量。
若是换做一些没良心的企业,估计会为了自己的利益,直接特殊处理一下,就混进去材料中继续生产了,可陶华碧并没有这么做。
一心一意做辣酱
一直脚踏实地做产品的陶华碧,没有做过什么广告,也不摄入资本,凭着二十多年的口碑,让老干妈深入人心。
这些年她一直坚守着一个原则:不贷款,不融资和不上市,“老干妈”火了之后,也没有涉足过其他行业,在人们的记忆里它就是单纯的辣椒酱品牌。
一些人认为她跟不上时代的脚步,说她不知道怎么样把品牌做大做强,周围的朋友都建议她利用起品牌效应,注重多元化发展。
比如可以做“老干妈”服装、“老干妈”酒店等等,陶华碧每次听到这些建议,都是笑而不语。
早年房地产正值风口期,有人劝她做房产,她也知道只要涉足肯定能挣钱,然而还是一口回绝。
因为在她看来,做人不能太贪心,她这一辈子只要能做好辣酱,对她来说就是最大的成就。
如果样样通样样松,那么很有可能到最后,就会成为那只天黑之后空手回家的猴子。
既然她一门心思做辣酱,如此用心经营,老干妈近年来为什么还会危机四伏?
儿子拖后腿 企业遭遇滑铁卢
随着辣酱生意越做越稳,陶华碧的年龄也越来越大,要知道创业之初她就已经50岁了,事业稳定后她也快70岁了。
于是在68岁那年她正式宣布退休,将公司全部交给两个儿子接管,大儿子李贵山负责市场方面的业务,小儿子李妙行负责生产上的管控。
谁知道这两个儿子一个比一个不省心,都没少坑“妈”。
李贵山特别喜欢投资,多年前打着老干妈的旗号,投资了一个昆明的楼盘,没想到砸在手上成了烂尾楼。
当时业主们找不到负责人,就都跑去找老干妈要说法,平时不爱接受采访的陶华碧为了挽回品牌声誉,还特意接受了专访回应这件事。
她表示这件事和老干妈企业没有关系,纯粹是李贵山的个人行为,公司不会为他买单。
大儿子让老母亲背锅,小儿子李妙行也不让人省心,差一点就把母亲好不容易做起来的招牌给砸了。
李妙行刚上任就搞了个大动作,他为了减少成本支出,用价格更便宜的河南辣椒代替了贵州辣椒,此外还为了节省人力,用机器代替人工酿制酱料。
可技艺的东西只有坚持才能得到传承,如果一味地追求速度和成本,就很难保证品质,可惜这么浅显的道理李妙行并不明白。
而这个小小的改变,也确实影响了老干妈的口味和口碑,消费者们发现味道变了,于是纷纷开始吐槽。
要知道陶华碧在任时,就一直坚持用贵州辣椒,因为她怕一旦更换品种就会影响口味,甚至连工厂也只开在贵州。
在往日的采访里,她也曾表示老干妈的原料都是真材实料,绝对不会掺一点假,当然也更不可能滥竽充数。
然而李妙行这一做法,可以说是彻底触碰到了陶华碧的原则问题,随着舆论的接踵而至,陶华碧也不得不再次出现在大众面前。
她在专访中特意重申,老干妈没有任何质量问题,之所以味道和以前不一样了,是因为更换了贵州辣椒。
然而之后的风波也是接连不断,之前公司离职的部分员工,带着老干妈的秘方,到其他工厂工作,配方的泄露让老干妈损失了1000多万元。
之后的两年里,公司也曾因为连续3天被群众举报污染问题,被环保督察点名批评。
而老干妈的厂房也因为管理不当引发火灾,致使一部分老厂房遭到了损害。
这桩桩件件都表明老干妈离不开陶华碧,面对公司状况连连,75岁的陶华碧不得不重操旧业。
75岁再出山
陶华碧回到公司做的第一件事情,就是向消费者致歉,并把售出的产品全部追踪回来,此外还表示今后对企业的管理会更加严格。
此后她又把贵州辣椒换了回来,从原料到制作流程,对每个细节都亲自把关督导。
为让消费者放心食用,她又将自己的生产车间公之于众,供人们查看生产细节,既获得了一致好评,又使辣椒酱的销售增加了不少。
另外老干妈还开始主动寻求营销变化,突破不做广告的原则,凭借“国民女神”身份荣登纽约时装周,成功出圈。
后来又联合杂志发布周边,在电商平台发布“限量款”,还在瓶盖印土味情话,被众多消费者追捧一售即空。
除辣椒酱外,老干妈在拓展产品线方面也是煞费苦心,由最初的一种豆豉辣酱,到如今的风味鸡和番茄辣酱等。
陶华碧还说之后会开发更多的产品,争取做到200个,自她回归以来,老干妈的业绩也是稳步上升,连续两年突破50亿元稳居辣椒酱前十销量榜。
陶华碧成功的秘诀
“天时地利人和”
实际上陶华碧从未读过书,也不认识字。公司的人事和财务报表每次都是别人读给她听,她自己在心里计算。
可是即便如此,她仍能让事业蒸蒸日上,而“天时地利人和”,也是她成功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因素。
老干妈刚推向市场的时候,正是南北方人开始普遍尝试辣味的时候,不吃辣的人也都逐渐地适应和接受辣味。
陶华碧在贵州,种植气候适宜辣椒生长,辣椒品质更好,而当地也有成熟的辣椒产业链,这对她来说如虎添翼。
此外她还有自己独特的管理风格,堪称干妈式管理,她用心对待每一位员工,把他们都当亲人一样对待。
从当初的小作坊开始,陶华碧就一直将员工的吃住问题包揽在内,包括现在老干妈的员工福利在贵阳也是数一数二的。
此外陶华碧特别注重培养人才,会定期安排公司人员轮流到一线城市,学习先进的技术经验顺便进行市场调研。
她在员工面前从不摆谱,不让员工叫她老总,因为感觉不够亲切,于是公司员工都直接喊她老干妈。
她每隔一段时间就会去员工家串串门,不仅能叫得出一半以上员工的名字,还记得很多员工的生日。
员工结婚时她也必须亲自见证,即便是离职的,在外面受了委屈,也随时可以回来工作。
在身价90亿的陶华碧身上,我们看到的是农村人的淳朴和真诚,而她对员工的付出,也使得公司人员团结一心。
懂得感恩
她一直抱着一颗感恩之心,创业之初因为没有装辣酱的瓶子,陶华碧找到贵阳市第二玻璃厂希望厂家可以为她供货,然而厂长却因订单量不大而拒绝了她。
厂长在她的软磨硬泡下,最终同意把报废的瓶子拿给她,允许她每天来取几十个,即便如此陶华碧也心满意足。
“老干妈”的规模做大后,国内各大企业都争先恐后地和她进行合作,但陶华碧每次都会给贵阳第二玻璃厂留多半的供货额度。
只是因为当她走投无路时厂家给她提供了瓶子,哪怕是次品,她也认为自己应该知恩图报。
说到做到讲诚信
“老干妈”当初挺进南方市场时,广州一销售商夸下海口,将年销售额定为3000万,陶华碧听后半开玩笑地说:“你若真的完成,我奖励你一台轿车!”
销售商也没把这话当回事,他知道陶华碧一向勤俭节约,到税务局纳税都不舍得下馆子,尽管她现在生意小有成就,但仍难得看到她购买了一些特别贵的物品。
没想到年末,销售商竟真达到了最初定下的指标,陶华碧真的兑现承诺,奖励给他一辆轿车。
在很多人眼里,陶华碧的诚实守信看似使自己失去了部分金钱,但却获得了很好的口碑,之后销售商们都一个比一个努力,为“老干妈”在全国范围内市场开拓时做了不少贡献。
低调朴素有原则
陶华碧为人也很低调简朴,平日里吃住全在厂里,就算有豪车,出门在外也还是会习惯乘坐公交。
她的性格比较直,不爱和别人勾心斗角,做了那么多年生意,从来没有欠过合作厂商的钱,当然也不能容忍被对方拖欠。
她不想把时间花在讨账上,做不到现货现结绝不合作,情愿降低价格给经销商,也不愿意赊账。
在旁人眼里,她抛弃高价收货的诱惑好像不是明智之举,但大家还是愿意跟她相处,大家都说跟“老干妈”做生意省心又安心。
由于账面干净,“老干妈”的现金流也充足,虽获利微薄,耐不住积少成多啊。
另外老干妈年年税收不漏交、不少交,与时下形形色色钻“空子”的企业相比,老干妈一直遵纪守法,就是一股清流。
也许在某些人看来,这些特质也许存在着某种局限性,但恰恰是凭着她对善与正义最为质朴的执着,才使得她取得如此大的成就。
陶华碧就像一盏正能量的指路灯,她不因充满希望而奋斗,只因奋斗而看见希望。
可即使她有再大的本事,有再大的意愿,也终有做不动的时候,等那天到来的时候,老干妈又将如何呢?
马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