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改变生活 · 科技引领未来
腰椎有问题,怎么做牵引呢前不久,小编在公众号上看到了一条患者的留言,中医西医如何选择,感慨良多:西医骨科的医生说不要去推拿,而中医推拿科的医生又说听西医的话,你就等着开刀吧?求解,不想开刀啊,作为一个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表示好迷茫……若是你,
腰椎有问题,怎么做牵引呢
前不久,小编在公众号上看到了一条患者的留言,中医西医如何选择,感慨良多:
西医骨科的医生说不要去推拿,而中医推拿科的医生又说听西医的话,你就等着开刀吧?求解,不想开刀啊,作为一个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表示好迷茫……
若是你,该如何选择呢?
你更信任,中医还是西医? 单选 0人 0% 中医推拿 0人 0% 西医骨科
关于腰椎间盘突出症:
● 中医西医的疗法该如何选择
● 中医的手法治疗与西医的牵引治疗
● 中医手法治疗的优势与机理
● 中西结合疗法的成功案例
本文共3328字 | 看完约需3分钟
中医还是西医?其实,还有第三个选项,中西医结合。急性腰椎间盘突出症,需要做手术的,患者几乎不会犹豫。所以,暂且不谈,今天小编就针对慢性保守治疗的,不做手术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浅谈三种不同的治疗方法。
目前腰椎间盘突出症慢性阶段的保守治疗分为:
中医治疗,一般以推拿、针灸、中药治疗为主
西医治疗,一般以牵引、理疗、脱水止痛西药为主
中西医综合治疗,则是将中医治疗与西医治疗联合起来治疗。
那么中西医的疗法该如何选择呢
为防止文字过于晦涩难懂,我们采用实验对照的方法来说明:「以下案例来自中国中医科学院相关研究报告」
实验目的:
对照以手法为主的中医保守综合治疗和以牵引为主的西医综合保守治疗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慢性阶段的疗效。
实验方法:
将60例「符合腰椎间盘突出症诊断标准」患者,采用中央区组随机的方法将其分为治疗组「中医组」和对照组「西医组」各30例。
「年龄18—55岁,坚持治疗3周」
先来说说治疗组,也就是中医组:
以手法治疗为主
腰背部软组织松解手法+牵抖及斜扳或定点旋转复位。其中,青壮年以腰背部软组织松解手法+牵抖及定点旋转复位为主,体弱年长者以腰背部软组织松解手法加侧扳为主。每周3次。
下面介绍一下关于腰椎间盘突出症,中医推拿中的常用手法:
1.软组织松解手法
患者俯卧,术者一手放在患者腰骶部,另一手边沿骶棘肌自上到下舒筋、理筋,一边双手有节奏地左右摆动患者腰部。在晃腰的同时,双手拇指沿足太阳膀胱经循行路线边点穴(腰阳关、命门、肾俞、志室、居髂、环跳、承扶、委中等穴)。并在肌肉、韧带、筋膜的附着点,皮神经或坐骨神经循行处行点拨、提拿、按拨、滚法。一般此次手法做10分钟。
2.俯卧牵抖法
患者俯卧,双手扶住床头。术者抓住患者双踝,做持续对抗牵引,牵引过程中,术者可晃动双踝,以带动腰左右晃动。5秒钟后,术者双手提起双踝,用力向上向后牵引,使腰部腾空抖动,快速撤力使腰部复原,本牵抖可反复3—5次。
3.侧卧旋转斜扳法
患者侧卧位,术者面对病人,分别夹住患者的肩前部及臀部,以相反方向缓缓用力扳动,使腰部扭转,当扭转到有阻力时,再增大扳动的力量和幅度,此时常可听到“喀喀"响声。做斜扳法时,要根据病变部位的高低来调节上下扭转的幅度,若病变在下腰椎,则上半身扭转幅度大于下半身
4.坐姿旋转扳法
患者坐位,腰部放松,助手站在患者侧方,一手固定住该患者的下肢,一手扶住患者的肩部。术者一手顶住患者病变处棘突,另一手从患者一侧的腋下穿过,按住对侧肩部或按住颈部,分三步完成这个动作。先令患者慢慢做脊柱前屈,当前屈至拇指下感到棘突间隙张开时,即稳住在此幅度,再嘱患者向此侧做最大幅度的脊柱旋转,最后术者将按住肩部的手屈曲旋转患者腰部。助手在固定患者骨盆的同时,可协助术者做旋转患者腰部的动作,使受累腰椎做最大幅度的旋转,此时常能听到“喀喀"的声响。
除去手法治疗之外,还有辅助治疗:
1.中药离子导入
骨友灵喷涂于腰部及患肢疼痛部位后,再用导入治疗仪贴于喷药处治疗,每周3次,每次半小时。
2.中药治疗
中医辨证属风寒湿困或肝肾亏损,日一剂,早晚分服。其中,风寒湿困:治则以祛风散寒利湿,温经通络止痛,独活寄生汤加减。肝肾亏损:偏阳虚者,治以温肾壮阳,金匮肾气丸加减;偏阴虚者,治以补肾滋阴,六昧地黄丸加减。
接下来说对照组,也就是西医组:
以牵引治疗为主
采用牵引、电磁疗法、口服非甾体类抗炎药和神经营养药:
1.牵引疗法
是应用外力对身体某一部位或关节施加牵拉力,使其发生一定的分离,周围软组织得到适当的牵伸,从而达到治疗目的的一种方法。脊椎牵引疗法通常是指使用外力牵拉腰椎-骨盆以达到治疗目的,从而称为腰椎牵引。
根据病人体重的30%一50%牵引重量为26--30K6,每日一次,每次20分钟。
2.腰部电磁疗法
腰部及患肢进行电磁疗法及电磁波治疗仪「俗称神灯」照射,每日各一次,每次20分钟。
电磁波治疗仪具有:消炎、止痛、止痒、降脂、疏通微循环通道、清除机体深部淤血、促进上皮生长、加速伤口愈合等治疗效果,且无任何毒副作用。
治疗组「中医组」和对照组「西医组」治疗周期均为3周,3周后进行统计处理,评定疗效结果。疗程结果后2周,进行临床随访。主要随访病人症状、体征变化情况,以了解病人的治愈率、缓解率、复发率。
中西医的方法都了解了吧,我们看实验结论之前,看看试验标准:
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1994年发布的关于腰椎间盘突出症中医病症诊断疗效标准结合临床制定:
优
疼痛消失,无运动功能障碍,直腿抬高试验>60。,恢复正常工作和活动;腰椎间盘突出症症状与体征的评分改善率为75%一100%。
良
偶有疼痛,症状和体征基本消失,直腿抬高试验>40。,能做轻便工作;腰椎间盘突出症症状与体征的评分改善率为50%一74%。
可
疼痛减轻,体征部分减轻,直腿抬高试验>30。,可生活自理但不能从事工作;腰椎间盘突出症症状与体征的评分改善率为25%一45%。
差
临床症状和体征无改善。腰椎间盘突出症症状与体征的评分改善率<25%。
我们需要的结论藏在表格中,首先是60人症状体征分布,各位看官们,有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可自行对号入座:
接下来,我们来看实验的这三周的疗效对比:
「注:治疗组为中医组,对照组为西医组,每组各30位患者」
数据很直观的显示了治疗组也就是中医组在保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中的优势:
看到这,可能看官们会有疑问,为什么在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保守治疗中,中医的手法治疗会有这么大的优势?要先了解腰椎间盘突出症:
是向前突还是向后突
腰椎间盘向前突出并不是引起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典型症状体征,因此,腰椎间盘突出症是在腰椎间盘向后突出,压迫神经根,导致炎症反应,腰椎间盘的突出又影响腰椎的稳定性,二者相互影响的系列病理生理过程。
中医手法治疗的机理分析
腰椎间盘突出症符合中医“筋出槽,骨错缝”的范畴。《医宗金鉴·正骨心法要旨》认为:“骨缝开错,气血郁滞,为肿为痛”,故腰椎间盘突出时,腰后小关节紊乱,会出现“夹脊’’穴周围的疼痛和压痛。由于气血郁滞,不通则痛。关于治疗方面,《伤科汇纂·上謦歌诀》认为:“将筋按捺归原处,筋若宽舒病体轻。"所以,中医强调使用手法整复错缝、调正骨缝,使症状得以缓解或消失。
传统的点、揉、弹拨椎旁肌及其附着点等手法,可使肌肉痉挛松解,促进局部新陈代谢,消除炎症,使脊柱两侧肌肉维持较好弹性和韧性,加强脊柱的稳定性,有利于损伤纤维环的修复。
中医西医在腰椎间盘突出症中的手法应用诸位都看明白了吧,那么问题来了
中西结合如何治疗呢
中西医综合治疗一般以牵引,按摩手法,并配以相应止痛,营养神经,脱水药物治疗。小编查找了很多资料,发现使用中西结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医生,所得成果都非常好:
1.《中医正骨》,1997(9)6:13
李金学医生在牵引的条件下对腰椎间盘突出相应锥体棘突进行推旋按压,以协助复位治疗62例,弹力型18例,有效率94.44%,退变失稳型23例,有效率91.3%,增生狭窄型21例,有效94.44%。
2.《中国骨伤》,2003(16)10:619
李星医生用腰神经根封闭,用舒筋晃腰,循经点穴,侧卧位斜扳,俯卧位牵抖,仰卧屈髋屈膝压腿治疗56例,治愈29例,好转23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92.86%。
又在卧硬板床,牵引治疗,配合舒筋晃腰,循经点穴,侧卧位斜扳,俯卧位牵抖,仰卧屈髋屈膝压腿治疗,配合中医辩证治疗重症腰椎间盘突出症82例,总有效率82.93%。
3.《脊柱外科杂志》,2005(3)2:77
王锡三医生采取早期应用甘露醇加地塞米松静滴,非甾体类抗炎镇痛药;牵引治疗;腰背肌练习等西医治疗,按摩疗法的中医治疗,及心理治疗及正确的行为指导治疗150例。108例痊愈,显效的为22例(72%),好转为15例(24.7%),无效为5例,总有效率(96.7%)。
总结与提醒
综上所述,无论中医,西医,还是中西结合,对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保守治疗方面,其疗效均比较令人满意,但,三者之中中医结合的疗效最好,但精通此类的医生人数较少,西医的疗效相对较差但普及度最高,中医疗效适中,但选择上,还是推荐正规中医院。
再则,小编多说一句,中医院的正规中医推拿与所谓按摩推拿店的暴力推拿有着本质上的区别,一定要千万注意。说到这小编想起了关于贾连顺教授提到推拿的采访:
长征医院骨科 贾连顺
主任医师 教授
反对暴力推拿,反对用暴力的进行牵引,这是可能导致了正常组织在治疗过程中由于错误的这个措施加重了损伤,所以我是非常反对的。
参考文献:
刘秋成,崔淑莲.正骨手法并贴敷膏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中国中医骨伤科杂志,2004(12)10:43
辛本忠,卿茂盛.大推拿手法对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功能及相关肌群的影响.中医正骨,2006(18)2:088
石普斌.手法配合中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108例报告.中医正骨,2005(17)11:750
吴春雷.手法为主治疗腰椎间盘内裂症临床观察.中医正骨,2004(16)8:29 5
王文彪,曾一林.手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中国骨伤,2005(18)3:139 6
王秀华,高峰.广龙吴膏药对大鼠腰椎间盘突出模型细胞因子IL一1及组织胺的影响.中医正骨,2006(18)5:9
王益庶.中药配合卧床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210例体会.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14(6):784
姚廷周,黄国明.中药熏蒸结合针刺按摩拔罐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189例.中医药学,2005(23)9:1607
吕伟民,刘元录.颈腰痛煎剂治疗急性腰椎间盘突出症46例.实用中医内科杂志,2006(20)2:199
王听.针刺推拿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88例.针灸临床杂志,2005(21)12:19 11
王慧芳.针刺合走罐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临床观察.浙江中西医结合杂志,2006(16)4:252
刘昱彰,张世民,等.硬膜外封闭治疗椎间盘源性腰腿痛.中国骨伤,2001(14)2:107
李卫平,刘曦,等.持续腰椎牵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147例疗效分析.泸州医学院学报,2000(23)2:143等
[1]. Prospective study risk of coronary heart disease in Danish men and women, Kim Blond, M.Sc. et al., Circulation, doi: 10.1161/CIRCULATIONAHA.116.024651, published 1 November 2016.
[2]. Bicycling to work and primordial prevention of cardiovascular risk: A cohort study among Swedish men and women, Anders Grøntved, Ph.D. et al., Journal of the American Heart Association, doi: 10.1161/JAHA.116.004413, published 1 November 2016.
[3]. American Heart Association news release, accessed 31 October 2016 via Eurekalert.
刘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