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改变生活 · 科技引领未来
在2019年的315晚会上,曝光了714高炮平台;一时间该类型平台人人喊打,整个现金贷行业似乎进入到了后315时代;笔者观察到,不少714高炮平台都纷纷转型停止放款,渐渐在人们的眼前消失;然而却还有一些平台却在顶风运营,欲想再捞取一笔暴利;
在2019年的315晚会上,曝光了714高炮平台;一时间该类型平台人人喊打,整个现金贷行业似乎进入到了后315时代;笔者观察到,不少714高炮平台都纷纷转型停止放款,渐渐在人们的眼前消失;然而却还有一些平台却在顶风运营,欲想再捞取一笔暴利;与之匹配的还是屡禁不止的暴力催收!
最后的疯狂?
有一句话说得好,暴利往往伴随着暴力,这里说的暴力当然不是你想象中的刀光剑影,而是由一部部电话、一台台手机编织成的催收网络。714高炮平台的催收人员往往通过这些生活中最常见的工具,为自己背后的金主爸爸催回一笔又一笔的款项。
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催收员告诉笔者,714平台赚钱的方式非常简单,也很直接。前端(销售端)赚砍头息,催收作为后端(贷后管理端)再利用各种手段从不愿意还钱的人们手里,把钱收上来;只要能收回钱,手段无所谓,如何利用就完全靠催收员个人发挥了。再者,这类催收的行业门槛非常低,能说话,能打字,能简单编辑图片就OK了!
这位催收员说,其实他们很感谢315晚会,因为现在手上的单子越来越多了,账龄也越来越短了;不少人看了315都不愿意还钱;但他们不知道,被爆通讯录的滋味也会让自己如此不堪,这些逾期小白(从未被催收过的人群),面临暴力催收后的反应往往是乖乖把钱还上;也许,315晚会效应的扩散是苦了平台,笑了催收;也许吧,也许!
但,这是不是714高炮行业最后的疯狂呢?笔者注意到聚投诉平台上有关714平台的暴力催收的投诉,一直呈增长趋势,搜索关键词“暴力催收”展现的数据有11万余条,而在315晚会之前,相同关键词的数据只有不到9万条,短短15天内,就有两万人次进行了投诉;看来对整个现金贷行业的严加监管将势在必行!这样的行业,会因监管而消失吗?
被利用了的“普惠金融”
现金贷其实只是一个概念,源自美国。其主要特点是申请简单、额度低,周期短;在美国又被称之为蓝领贷,换而言之,这是给工薪阶层应急用的,免去了跑银行的麻烦,所以,现金贷又被宣扬为“普惠金融”。
也许,在这个时候,还没有人会意识到,现金贷会产生变种,而且在中国会完全变质,特别是在民间资本介入后,所谓的普惠性质早已被弃之到脑后;应急的金融产品开始发生质变后,所产生的影响是巨大的,无论是平台的运营方还是到处“撸口子”的借款人!
曾有媒体做过一次调研,主题是“你借的现金贷用来干嘛了?”除了极少数人回答说用于家庭补贴,大部分人的回答却是用来购买电子产品或奢饰品;当应急的贷款被用作于购买与生活无关的奢饰品,且平台方也没有任何审核或验证时;这一切都乱了套!
借款人群开始疯狂,平台的运营者也开始疯狂,不知道什么时候开始,“砍头息”这一古老的名词从线下被人搬到了线上,借款1000到账的往往只有700,而借款人却乐此不疲,出借人也乐此不疲;一方是只要有钱借,那就去借;另一方是只要有人借,那就借给他!借款门槛之低,低于714催收行业的入行门槛;
那么“普惠”还在吗?也许还在的,但那只存在于头部平台,比如阿里系、京东系等,除了这些头部平台外,大多数的现金贷平台都只是利用“普惠金融”的名义做着“惠己”的事情;更不用说手段和目的更为恶劣的714平台了!
没有人知道,到底是谁教会这些后来者,要收取30%以上的砍头息的;也没有人能解释清楚为什么借款人明明只借了几千块钱,最终却要偿还好几万,更没有人告诉过他们,还不上的结果到底会怎么样,这些谁也不知道;要解释清楚这一切,也许得等到现金贷的下一个时代了!
后315时代,714网贷平台会改变吗?
其实315晚会是现金贷一个重要的标志性阶段,在之前,315晚会上还从未关注过现金贷行业,人们印象中的315晚会,还是在报道有质量缺陷的汽车或商品房;现金贷的玩家们从未想过自己会被一场晚会扒得一干二净,315晚会后的现金贷玩家们又该如何抉择呢?
有些公司的反应非常迅速,甚至在2019年1月就做好了退出准备,比如厦门某现金贷公司就在1月份变更了公司名称,原本名称中含有的“金融服务”没有了,取而代之的是“信息科技”,希望能逃避监管。还有些晚会前还能正常运营的现金贷APP,在晚会结束后便消失不见;让一些借款人以为对方是故意下线,给还款设置障碍,以收取更高的违约金!
这一切都源于现金贷老板们内心中的“怕”,他们怕的是什么,大家心知肚明;然而,如此暴利的行业会真正的消失吗?笔者认为,只要有市场、有需求,这些714高炮平台就不会消亡;比如换个名头继续存活?这不是没有可能,自315晚会后,原本做714平台的玩家继而转型做起了815,或者830,(放款周期由7天变更为8天或15、30天);如此换汤不换药,根本就是自作聪明!
自作聪明往往会付出更高的代价,在此之前“砍头息”也进行过优化,多数平台不再直接收取现金,而是以会员费、消费券、游戏币的形式来逃避监管;当第一家尝到甜头后,众多714平台纷纷跟进,玩的套路越来越多,一时间让人眼花缭乱;
比如某个平台就信誓旦旦说自己的消费券是可以直接购买商品的,不设置任何条件,商品也是平价;然而真相是300元的消费券被分割成100张3元的,每次购物只能用一张;商品的确是平价,但是邮费却高达15元;如果这些你都能接受的话,那么有效期一个月会让你为之崩溃。很少有人会一个月内在他们商城消费100次的,如果有的话,他们就不需要搭建什么714平台了!
还有些714平台运营起了游戏,借款人每笔借款都会默认30%用来购买游戏币;有较真的借款人真的登录上游戏平台,却惊讶地发现游戏BUG之多,玩家之少是前所未见的;这些都充分说明了各平台换汤不换药的本质。
所以,714改成了815就能解决问题了吗?正所谓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这些赚钱已经手发软的高炮平台能真正做出改变吗?恐怕不能吧!可以预见的是,经历315风波后,这些高炮平台或许将隐藏的更深,名录也会变得更加繁多,这由不得我们不去警惕!
王书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