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改变生活 · 科技引领未来
勾践生了两个儿子,勾践长子与夷,次子鼫与。
勾践,出生于大越,夏禹后裔,越王允常之子,春秋末年越国国君。因其“卧薪尝胆”的典故,公元前494年,勾践被吴军大败被迫求和,被释放回越后重用贤臣,卧薪尝胆恢复国力。
越王勾践和韩信不是同一时代人。
越王勾践(约前520年―前465年),姒姓,名勾践,又名鸠浅、菼执,夏禹后裔,越王允常之子,春秋末年越国国君。前496年即位,曾败于吴国,被迫求和。返国后重用范蠡、文种,卧薪尝胆使越国国力渐渐恢复起来。前482年,吴王夫差兴兵参加黄池之会,以彰显武力率精锐而出。越王勾践抓住机会率兵而起,大败吴师。夫差仓卒与晋国定盟而返,与勾践连战惨败。不得已与越议和。前473年夫差被迫自尽,灭吴国称霸,是春秋时期最后一位霸主。
韩信(约公元前231年-公元前196年),汉族,淮阴(原江苏省淮阴县,今淮阴区)人,西汉开国功臣,中国历史上杰出的军事家,与萧何、张良并列为汉初三杰,与彭越、英布并称为汉初三大名将。早年家贫,常从人寄食。秦末参加反秦斗争投奔项羽,后经夏侯婴推荐,拜治粟都尉,未得到重用。萧何向刘邦保举韩信,于是,刘邦拜韩信为大将军。韩信对刘邦分析了楚汉双方的形势,举兵东向,三秦可以夺取。刘邦采纳了这一建议,立即作了部署,很快占取了关中。
越王勾践灭掉吴国以后,除了杀死文种,首先要做的就是迁都,因为他的最终目的是要称霸。而当时的越国国都在会稽,大概位于现在绍兴的东南边,这个位置离中原有点太远了,从战略上来说不适合霸业,于是他选定了吴国的琅琊这个地方作为新的国都,关于这个地址后人还是有一些争议的,这里暂且就认为是琅琊吧。
迁都之后,越王召集各方诸侯在徐州会盟,当时的周元王赐给他一块胙肉,这种肉在那时是祭祀用的,也就等于是承认了他的霸主地位。在这之后勾践就开始变得不安分了,频频插手别国朝政,其做法有点类似于现在的美国,而其他的国家由于畏惧他的实力,也不敢说什么。勾践在称霸后也慢慢的像变了一个人似的,仿佛已将当年的卧薪尝胆忘得一干二净,典型的好了伤疤忘了痛,心眼越来越小,猜忌心也越来越强,加上身边也免不了有一些阿谀奉承的小人,所以许多忠臣的才能得不到很好的发挥。越王渐渐的成了一个昏君,他在称霸之后没活几年就去世了。
正所谓瘦死的骆驼比马大,虽然他昏庸了几年,但毕竟越国已经成为了中原的霸主,并不会立刻怦然倒塌,仍然强盛了很长时间,直到六世孙无疆的时候才开始衰落。当时越国准备去攻打齐国,结果却被齐国的一个说客所误导,转向去攻打楚国,而楚国早有准备设下埋伏,一举击败越国。
之后越国的残余势力又在福建一带建立了百越,等到秦始皇时期彻底收了越国,后来越国的部分族人又找机会建立了东越,最后一次是被汉武帝所灭,至此越国彻底退出了历史舞台,前前后后共存在了1800多年,是我国历史上存活时间最长的诸侯国。
越国第六任国君:越王鹿郢简介,勾践的儿子,在位6年。
勾践与齐桓公晋文公不是一起的,他们相差200年左右。
勾践(?-前464年),姒姓,本名鸠浅(越国与中原各国语言不同,音译为勾践),会稽(今浙江省绍兴市)人,《史记索隐》引《纪年》作菼执,春秋时期越国君主(前496年-前464年),春秋五霸之一。
齐桓公(?~公元前643年),姜姓,吕氏,名小白。姜姓齐国第十六位国君(公元前685~公元前643年在位),春秋五霸之首,姜太公吕尚的第十二代孙,齐僖公第三子,母为卫姬。
晋文公(公元前697年?—公元前628年),姬姓晋氏,名重耳,是中国春秋时期晋国的第二十二任君主,公元前636年至前628年在位,晋献公之子,母亲为狐姬。晋文公文治武功卓著,是春秋五霸中第二位霸主,也是上古五霸之一,与齐桓公并称“齐桓晋文”。
robo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