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改变生活 · 科技引领未来
紫藤、麻雀……8平尺之间,他提笔落墨,中锋直下、侧锋铺开、逆锋回上,一幅构思巧妙、格调清新的《紫气东来》大写意花鸟画,在他的“气贯”之下,自然而成。画面上,一株紫藤花繁花锦簇,淡红的花朵透出淡淡的幽香,两三只麻雀舒展双翅,姿态各异,似在窃窃
紫藤、麻雀……8平尺之间,他提笔落墨,中锋直下、侧锋铺开、逆锋回上,一幅构思巧妙、格调清新的《紫气东来》大写意花鸟画,在他的“气贯”之下,自然而成。
画面上,一株紫藤花繁花锦簇,淡红的花朵透出淡淡的幽香,两三只麻雀舒展双翅,姿态各异,似在窃窃私语。画面着墨不浓,色彩浅淡,紫藤花淡红淡墨,麻雀淡黄淡黑,寥寥数笔,看似简单,却把盛开的繁花和欢跃的雀群描绘得淋漓尽致。整幅画动静相宜,春意盎然,清新灵动,俊逸洒脱,令人赏心悦目,不禁叫好。
14日晚7点多,在淳真文化创始人李恒元先生的工作室里,我们有幸目睹黄以注老师的泼墨风姿。
当晚,经李恒元先生介绍,获知“人民楷模”、国家羽毛球队原总教练王文教老先生,正好回家乡泉州省亲。黄以注老师又画了一幅《雄视》图,向王老致敬。
经闲谈,我们得知黄以注老师,字云石,号得一轩主、梦砚斋主,1961年生,福建省福州市永泰县人。先后师从何水法、汤立、吴悦石先生,当代大写意花鸟艺术研究院副院长,曾任北京大学中国画导师工作室助教、画家,福建省摄影家协会副主席,福州大学文化艺术顾问。
己出版《砚边拾趣—黄以注水墨画集》、《雲石画集》;在北京、山东、新疆等地联合举办画展;《画坛》佳作选登、《收藏参考》、《福建日报》、《西南航空》、福建电视台《八闽之子》、中国新闻网等媒体均有专题宣传介绍;获福建省政府颁发的文艺百花奖。
兴趣使然 他从摄影跨入国画
“因为喜欢,感兴趣。”黄以注老师的职业爱好非常广范,当过财务、广告人、媒体人、从事摄影艺术,近耳顺之年直奔燕园,成了北京大学中国画汤立导师班的学员、助教,后又拜当代画坛大家吴悦石先生为师研修大写意花鸟画。
黄以注老师直接从摄影跨入国画创作,似乎是轻轻地吻了一下,从照相机里跃出的那些花花草草,一下子以笔墨形式向人们的眼界重新聚拢和敞开。照片的确让人们意识到了“看”的能力;而国画,在笔墨形式之中注重提炼对象的线条勾勒,将对象的形体巧妙地融入墨色之中,使之随意渗化为一种新的“看”的水墨肌理,追求那种凝重但不生涩的画意和质朴深沉的风韵。
这是属于黄以注的“看”的笔墨形式,也是他承传老师的笔墨精神。
视角原野 画风简单宁静、清新灵动
通过作品,你可以感知黄以注老师的率真、朴实、情趣。
“以注的作品最大特点,是很朴茂,不晦涩、不矫饰,不借意象结构曲折地暗示微妙的情绪结构。朴实而不雕琢,然而不失某种蕴藉和‘光’的深意,给人一种轻松宁静而又不失沉稳浑厚的视觉感染力。” 厦门大学博士生导师、东南学术杂志社社长杨健民这样评价,以注的绘画视角其实是传统的、平民的和原野的,他的画面简单而宁静,清新而灵动,没有任何的复杂化和凌乱感,而是保持了摄影艺术的那种“看”的能力。
“梦砚轩主黄以注,从余习画,一入手便能删繁就简,直奔清新自然之境界而去,实为难得。凡画,风神骨气者居上,妍美功用者居下,以注深谙此理。其所画,笔墨清健,气度从容,布局典雅,境界空灵,平正之处,自饶情致矣。”这是导师汤立对黄以注老师的评语,不难看出,评价颇高。
马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