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改变生活 · 科技引领未来
郑重提示:告诉大家这些,并不是让大家自己去选择吃什么药物,而是想让您能看懂医生的处方,明确知道医生给你开了什么药物,他给你这些药物的目的是什么。在我们的日常就诊过程中,遇到的让我们纠结的就是医生的处方药物了。医生开出来的处方药,不同于我们去
郑重提示:告诉大家这些,并不是让大家自己去选择吃什么药物,而是想让您能看懂医生的处方,明确知道医生给你开了什么药物,他给你这些药物的目的是什么。
在我们的日常就诊过程中,遇到的让我们纠结的就是医生的处方药物了。
医生开出来的处方药,不同于我们去超级市场买东西,
大家知道要买什么东西,买来做什么用处,大概是什么价格,买国产的还是进口的。
医生开出来的药物纷繁复杂,治个病,动不动就开出一大堆药物,还都挺贵的,
哪个药不吃的话,怕好不了,都吃的话,荷包受不了。
这就产生了一个疑问,医生开的药有没有用?医生是在依据什么来给开药的呢?
其实医生在开药过程中遵循的是一个从本到标的顺序。
具体疾病→疾病所引起的症状→辅助用药。
举个例子来说,我们常见的疾病上呼吸道感染,也就是我们常说的感冒。
具体疾病:病毒性上呼吸道感染→抗病毒药物,代表:达菲;
具体症状:流涕、咳嗽、发热→解热镇痛药物,代表:休息、保证营养、白开水或者白加黑;
辅助用药:炎性指标升高,免疫力下降→抗生素、提高免疫药物,代表:头孢,胸腺肽。
这里注意,病毒性上感是一个自限性疾病,按照自身免疫系统的强大与否,3-7天疾病自愈。
所以,明智的做法是只针对具体症状用药。
如果经济条件好的土豪或者您向医生提出了要尽快痊愈的土豪要求,能让您很轻松的度过这个疾病过程,当然也会很轻松的药费上千。
医生判断如何开药,还有一个最基础的底线,就是对于特定疾病的治疗原则和基础用药。我们所常见的疾病大部分是存在治疗原则和基础用药的,只要诊断明确,按照治疗原则行事,那么绝大部分疾病是可以治愈的。
同时要说明的是,这些基础用药的国产药物已经和进口药物的效果几乎一样,而价格是进口药物的50-70%。
下面给大家介绍一下我所经常应用的,心血管系统的常见病的基础药物。并将我的首选药物推荐给大家。
注意:以下烧脑,非冠心病患者可绕行至烧脑结束!
1、心绞痛:
①硝酸酯类:
长效:单硝酸异山梨酯缓释片。
短效:硝酸异山梨酯片、硝酸甘油、速效救心丸。
②钙拮抗剂:
长效:硝苯地平、尼卡地平、尼群地平。
短效:地尔硫卓。
③β受体阻滞剂:酒石酸美托洛尔、比索洛尔、阿替洛尔。
2、高血压:
①硝酸酯类:
短效:硝酸甘油。
②钙拮抗剂:
长效:氨氯地平、拉西地平。
中效:硝苯地平缓释片、尼莫地平、尼群地平
短效:硝苯地平、尼卡地平、地尔硫卓。
③ACEI和ARB:
ACEI:培哚普利、卡托普利、依那普利、雷米普利
ARB:厄贝沙坦、奥美沙坦、缬沙坦、氯沙坦
④β受体阻滞剂:酒石酸美托洛尔、比索洛尔。
⑤利尿剂:氢氯噻嗪、呋塞米、托拉塞米
3、心律失常:
①减慢心率:
β受体阻滞剂:酒石酸美托洛尔、比索洛尔、阿替洛尔
钙离子拮抗剂:地尔硫卓
强心:地高辛
②增快心率:
长效:茶碱缓释片、二羟丙茶碱片。
短效:茶碱胶囊、阿托品。
③房室率异常:
普罗帕酮、胺碘酮、稳心颗粒
4、高脂血症:
①高甘油三脂:
非诺贝特、阿昔莫司
②高低密度脂蛋白:
辛伐他汀、普伐他汀、阿托伐他汀、瑞舒伐他汀、血脂康胶囊
③混合型高血脂
他汀类+阿昔莫司或多烯康胶囊
5、抗凝、抗栓(抗血小板聚集):
①抗栓(抗血小板聚集):
阿司匹林、硫酸氢氯吡格雷片
②抗凝:
华法林、达肝素钠、磺达肝葵钠、达比加群、利伐沙班。
以上的5个大类药物,基本上涵盖了心血管内科的常用药物。告诉大家这些,并不是让大家自己去选择吃什么药物,而是想让您能看懂医生的处方,明确知道医生给你开了什么药物,他给你这些药物的目的是什么。
注意:烧脑结束,可恢复正常阅读!
有人有疑问的是为什么没有常用的中药成方。比如说丹参滴丸啊,宁心宝啊等等。
我也很喜欢应用中药成方,但个人意见是对于中药的应用多为调理,中药的针对性并不是那么强,如果问题不大,可以吃一吃,如果有明确的心脏问题,最好还是以西药为主,中药为辅的治疗原则。
也就是说,先有了上面记录的那些药物后,再加上一种调理的中药,这才是比较合适的治疗方案。
本节开始的时候说过疾病的治疗原则,下面我就为大家介绍一下,心血管疾病的内科药物治疗原则。
注意:下方高能烧脑,10年以下冠心病患者请绕行至高能烧脑结束!
① 血管狭窄导致的心肌缺血:抗血小板聚集(抗栓)+扩冠+调脂+降压+减慢心率
个人建议:阿司匹林+单硝酸异山梨酯缓释片+他汀+β受体阻滞剂。
② 血管痉挛、心肌桥导致的心肌缺血:抗血小板聚集(抗栓)+解痉+减慢心率
个人建议:阿司匹林+地尔硫卓+β受体阻滞剂
③ 高血压:正规测量确诊+稳定降压
个人建议:长效降压药物氨氯地平或者培哚普利为基础,根据动态血压进一步调整。
④ 房性早搏、室性早搏:没有冠心病、心梗等结构性基础心脏疾病,无症状不处理,有症状以控制症状为主。有结构性基础心脏疾病,积极控制原发病,尽量减少早搏。早搏过多、无法耐受,尝试射频消融。
⑤ 室上性心动过速:不频繁发作,不处理,频繁发作,尝试射频消融。
⑥ 房颤:抗凝+控制心室率;新发房颤+无心房扩大,尝试射频消融。
个人建议:华法林或利伐沙班+β受体阻滞剂。射频消融术。
⑦ 高脂血症:饮食+运动+药物
个人建议:高甘油三酯-贝特类;高低密度脂蛋白-他汀类。
⑧ 心功能不全:强心+利尿+扩血管
个人建议:这个已经属于高阶的调整了,还是医院住院治疗吧。
注意:高能烧脑结束,可恢复正常阅读!
这里要和大家强调一点,药物治疗一定是根植于诊断上的。
所有的治疗药物,如果脱离了诊断,那就是不合适或者错误的。
您最好不要把精力放在医生开的药物是贵还是便宜上,而是要放在医生的诊断是否正确。
只要是诊断明确,任何一个正规培训出来的正规医院的医生,用药充其量是其习惯不同而已,大方向是不会错误的。
您在看到医生要开处方前,最好要问清楚医生,具体诊断是什么。
如果医生很明确的告诉您是某种疾病,您就能放心拿药。
如果医生也不能明确告诉您您的确诊疾病,
别心疼钱包,最好能多做两个检查,明确诊断后,再做治疗。
好了,我话说完
如果赞成,请关注,并转发!
何悦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