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改变生活 · 科技引领未来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NASH)来自上海、北京等地区的流行病学调查结果显示,成人B型超声诊断的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患病率10年期间从15%增加到31%以上。我国肥胖、高脂血症、2型糖尿病患者中,非酒精性脂肪肝患病率分别高达60%~90%,27%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NASH)
来自上海、北京等地区的流行病学调查结果显示,成人B型超声诊断的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患病率10年期间从15%增加到31%以上。
我国肥胖、高脂血症、2型糖尿病患者中,非酒精性脂肪肝患病率分别高达 60%~90%,27%~92%和28%~70%。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已成为我国第一大慢性肝病,和健康体检肝脏生物化学指标异常的首要原因。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不仅可以导致肝病残疾和死亡,还与代谢综合征、2型糖尿病、动脉硬化性心血管疾病以及结直肠肿瘤等的高发密切相关。
对脂肪性肝病患者,应进行肥胖和过量饮酒危害健康方面的宣传教育,以纠正不良生活方式;超重/肥胖者需减轻体质量特别是减少腰围并防止体质量反弹,过量饮酒者需戒酒或显著减少饮酒量并防治戒断综合征。多饮茶水和咖啡可能有助于代谢紊乱及脂肪性肝病的防治。
合并超重和/或肥胖的脂肪性肝病患者应控制膳食热卡总量,建议每日减少500~1 000 kcal 能量饮食,采用低能量的平衡饮食,也可采用限能量代餐或间隙性断食疗法,旨在半年内体质量下降 5%~10%。宜低糖低脂的平衡膳食,不用或减少含糖饮料,减少饱和脂肪(动物脂肪和棕榈油等)和反式脂肪(油炸食品)的摄入,增加膳食纤维(豆类、全谷物类、蔬菜和水果等)含量。极低能量饮食治疗肥胖症需在临床营养师指导下进行。合并营养不良的脂肪性肝病患者,需在临床营养师指导下保证能量和氮质正平衡,并补充维生素和微量元素。NASH患者应戒酒或避免过量饮酒。
采用中等量有氧运动(如骑自行车、快速步行、游泳、跳舞等),每周4次以上,累计时间150~250 min,运动后靶心率>170 -年龄。每周最好进行 2~3次轻或中度阻力性肌肉运动(举哑铃、俯卧撑、弹力带等),以获得更大程度的代谢改善。应强调饮食和运动治疗相结合。FPG > 14 mmol/L、血糖波动较大、有糖尿病急性代谢并发症以及心肾等器官严重并发症者不宜剧烈运动。
已经达到短期体质量减轻目标的肥胖相关脂肪性肝病患者,应该实施长期(≥1年)体质量逐渐下降和维持计划。建议患者每月随访1次,鼓励持续监测体质量(每周或更频繁),持续减少膳食热量,参加高水平的体力活动(200~300 min/周)。如果改变生活方式6~12个月体质量未能降低 5%以上,建议谨慎选用奥利司他、二甲双胍等药物辅助减肥和防治糖尿病。
保肝抗炎药物作为辅助治疗主要用于以下情况:
(1)经肝活组织检查确诊的NASH患者;(2)临床特征、实验室指标改变以及影像学检查等提示可能存在明显肝损伤和/或进展性肝纤维化的患者,例如血清转氨酶水平持续增高、肝脏弹性值明显增;(3)拟用其他药物因有可能诱发肝损伤而影响基础治疗方案实施者,或基础治疗过程中出现肝酶增高者;(4)合并药物性肝损伤、自身免疫性肝炎、慢性病毒性肝炎等其他肝病。建议根据疾病活动度和病期以及药物效能和价格,合理选用多烯磷脂酰胆碱、水飞蓟素(宾)、双环醇、甘草酸制剂等中西药物,疗程12个月以上,不建议多种抗炎保肝药物的联合应用。
如何预防脂肪肝?改变不良生活方式是最重要的环节,减少体重和腰围是预防和治疗脂肪肝及其并发症最为重要的治疗措施。“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多运动,定期体检,控制饮酒也是预防脂肪肝的必要条件。”另外,陈金军还提醒,对于已经出现症状的脂肪肝患者,需要在临床医生的指导下用药,谨防药物毒副作用,避免进一步加重肝脏的损害。
陈悦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