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改变生活 · 科技引领未来
在新旧势力混战,品牌价值重塑的今天,究竟谁是李逵?谁是李鬼?文|王鹏宇图|来源网络现如今的中国车市有多疯狂?2021年铺天盖地的造车运动就是最好的见证。短短一年时间,中国市场的温床再次孕育了无数个豪情万丈的“新车手”。这其中包括以难产著称的
在新旧势力混战,品牌价值重塑的今天,究竟谁是李逵?谁是李鬼?
文|王鹏宇
图|来源网络
现如今的中国车市有多疯狂?2021年铺天盖地的造车运动就是最好的见证。
短短一年时间,中国市场的温床再次孕育了无数个豪情万丈的“新车手”。
这其中包括以难产著称的“野蛮人”恒大,也有小米这样揭竿起义的连续创业者,更多的则是传统车企为破局高端徒手创造的新品牌。仅仅是人们熟知的一线自主品牌,人们的耳朵中就灌满了上汽智己、长安阿维塔、吉利极氪和长城沙龙这“四大天王”的名字。
这不仅让拥挤的高端新能源赛道愈发“人满为患”,更让持币待购的吃瓜群众更加琢磨不透:在新旧势力混战,品牌价值重塑的今天,究竟谁是李逵?谁是李鬼?
极氪:用实力征服
作为四大中国高端品牌中资历最深、准备最充分,并且唯一一个已经开始交付新车的品牌,极氪在2021年可谓赚足了热度。旗下首款车型极氪001不仅成为2021年的现象级网红车型,2个月售罄全年订单的“极氪速度”也创造了新势力之最,这是包括极氪自己都没有想到的事情。
但实际上,导致产品供不应求的原因也不难推断。简单粗暴地分析,极氪001就是一辆吸引人的好车,它拥有典型的自主品牌风格,即配置超高、价格出乎意料。
尽管有统计显示,极氪001已交付车型的平均成交价高达33.5万元,不过单看SEA浩瀚架构的强大扩展能力、强大的电驱系统以及丰富的定制化选配空间,再加上动辄50万的蔚来及BBA电动车的“同行衬托”,任何人都能明白这个价格有多香。自然,后续的销量、口碑双增长也就无需过多解释了。
可以说,极氪的“一战成名”缺少不了领克在过去5年中打下的基础,但更多要感谢技术层面远超于行业的高水平发挥,这直接为自身赢得了一张通往高端局的“入场券”。
不过,对于尚在起步阶段的极氪来说,烦恼仍然有一大把。除了笼罩全行业的芯荒导致的产量短缺问题,在过去一年,极氪生动诠释了什么叫“人红是非多”。在用户共创已经是行业必修课的前提下,极氪满心欢喜准备的“用户福利”却处处碰壁,似乎总是无法满足用户挑剔的胃口。
其中的原因,就是极氪还没有在用户运营上形成一套条理分明的“玩法”,盲从用户意愿或者“感性战胜理性”的现象仍然存在。毋庸置疑,这将是极氪智能科技CMO杨学良在2022年要铲除的最大“绊脚石”。
阿维塔:天赋异禀
相比极氪选取的以硬核科技突围,阿维塔在这方面更是有过之而无不及。
背靠央企的丰富资源和强大影响力,阿维塔一出手就拉来了如今智能电动汽车赛道的两大顶流——动力电池巨无霸“宁王”,还有大手笔投入智能汽车却始终独善其身的华为,三者联手打造了阿维塔造车的核心——CHN平台。
如果你关注体育板块,这基本相当于把C罗、梅西和姆巴佩安插到一个队伍中,让人没有理由怀疑其技术领先、性能硬核的优势。
在品牌发布会上亮相的首款产品也的确不负众望,根据官方披露的数据,基于这款阿维塔11概念车打造的量产车型拥有700km的纯电续航能力,百公里加速不到4秒,同时具备200kW超级快充和400Tops极速算力。无论哪一项数据拿出来横评,都会是同级领先的存在,客观层面上的产品竞争力让人挑不出毛病。
那么问题是什么?对于阿维塔来说,显而易见的困难,就是母公司长安汽车在打造品牌价值层面的作战经验严重不足。
从长安品牌早期多次进攻中大型SUV、B级轿车市场落败,到如今的UNI系列深陷“月销1万辆魔咒”,可以说至今,长安系整体都没有在如何破局高端这个问题上找到一份正确答案。可以预见的是,在选择越来越多的高端新能源市场,被明星光环笼罩的阿维塔依旧不能摆脱这个问题。
好在,拥有数十年管理经验的长安嫡系高管、阿维塔董事长谭本宏已经意识到这个问题,他在品牌发布期间表达过一个很有哲理的观点:“洞察客户需求是比技术整合更难的一件事。像苹果手机,很多单项性能比不过部分安卓手机,但用户体验和满意度就是更高。”
当然,道理大家都懂,但阿维塔究竟如何细细筹划这盘棋局,只能靠时间来给出答案。
智己:把概念“玩起来”
不只是阿维塔,站在上汽集团肩膀上的智己汽车也意识到了问题的严重性,而且摆在这个品牌面前的形势更严峻,因为其首款量产车智己L7天使轮版,就已经将预售价飚到了40.88万元。所谓“期望越大、失望越大”,智己的压力可想而知。
从产品本身来说,这款牢牢将自己定格在豪华车水准的高端电动车型的确拥有很多可以“招摇”的资本,比如12 颗高清摄像头、5 颗毫米波雷达、12 颗超声波雷达、高精地图和V2X技术,同时还能兼容激光雷达的冗余方案。
在行驶机构方面,400kW、700N·m的动力储备,655km的续航和后轮转向技术同样可圈可点。
不过,当这些数据在高端新能源车领域司空见惯,也就早已失去了最开始那种视觉冲击。在壹哥看来,这些数据吊打传统燃油车没问题,但是在马力并不值钱的电动车市场,最多也只能争取一个中游偏上的位置。再想想其40万+的售价,相信没有人会认为这是一款比极氪001更值得买的车型。
因此不出意料,智己的品牌故事早就先于产品一步和“听众”见面。只是这个概念,至今还没有几个人能听懂。
去年,智己汽车发布了一个名称很绕嘴的CSOP用户数据权益计划,宣布拿出创始轮投资中的4.9%股权收益作为背书,发行3亿枚“原石”。这枚原石可以兑换各种硬件和软件升级服务,甚至可以购买金融保险和享受公司市值分红。
如果深入来看,获得原石的方法更加复杂,比如增加行驶里程,在APP参与互动任务。而在此基础上,还有“获取水晶”等新玩法。
要知道,“消消乐”之所以能在智能手机时代这么火,就是因为玩法简单,能提供一种在不费脑力情况下消磨时间的方案。但是这个比DOTA还要消耗脑细胞的所谓“用户运营方案”,真的能在用户群体中迎来价值认同吗?个人认为这个可能性很小。
沙龙:轻浮的进阶
当然,最让人看不懂的还是沙龙。在多数圈内人的眼中,这是一个完全没想好怎么做,却又不得不“赶鸭子上架”的品牌。
毕竟在去年广州车展开幕之前的各种公开场合,沙龙智行都是坚定走氢能路线的“新造车”少数派,但是纯电“机甲龙”在广州车展上的亮相却像是打了自己和对这件事满含期待的观众一记响亮耳光。突然间的变卦只能给人一种感觉——这个品牌不靠谱。
而在企业实力最直接表达的产品上,充当沙龙打响市场头一炮的“机甲龙”照样没能给人留下什么好印象。在48.8万元预售价的“压迫感”下,你只能对其搭载4颗激光雷达产生片刻好印象,随后就只能围绕其幼稚的命名和拼凑的造型设计疯狂吐槽。
说得直白一点,单看已经确定的信息,“机甲龙”这样的定位和定价,究竟能卖给一群什么样的用户,恐怕沙龙自己也回答不上来。从切实的角度讲,有钱的富二代满脸嫌弃,没钱的鬼火少年买不起,恐怕才是这款车的真正宿命。
此情此景,无疑也预示着沙龙品牌多数将会拥有一个惨淡的开局。
写在最后
除了已经率先踏出关键一步的极氪,2022年将是阿维塔、智己和沙龙“集体交卷”,让新产品接受市场和用户检验的时间。这个头能不能开好,无疑决定着一个品牌数年之内的发展。
从目前的境况看来,当前的各品牌形势完全可以分为三个阵营,一派务实如极氪,在品牌起步阶段孜孜不倦地做好产品和服务;一派焦虑如阿维塔和智己,正在破局高端的路上不断蓄力;而另一派则是浮夸如沙龙,还没学会行走,就幻想自己在“(运营)最快实现盈利、(年产销)最快破10万辆、(年营收)最快突破千亿”的梦境中翱翔。
这似乎意味着自主高端新品牌的“分水岭”,已经在发令枪响起之前出现了。
刘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