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改变生活 · 科技引领未来
观光团一行人为中元牧业点赞西班牙专家与中元牧业刘总讨论干草品质两位专家亲自评估高产牛日粮品质中美贸易战加上汇率影响,致使美进口苜蓿飙升1000元。牧场迫于成本压力,不得不寻求美草替代品,现仍维持2800元/吨的西班牙脱水苜蓿能否担当重任?使
观光团一行人为中元牧业点赞
西班牙专家与中元牧业刘总讨论干草品质
两位专家亲自评估高产牛日粮品质
中美贸易战加上汇率影响,致使美进口苜蓿飙升1000元。牧场迫于成本压力,不得不寻求美草替代品,现仍维持2800元/吨的西班牙脱水苜蓿能否担当重任?使用效果如何?位于河北新乐,总存栏1.8万头的中元牧业,从2018年9月开始使将西班牙脱水苜蓿应用于7000余头的泌乳牛日粮之中,目前已使用1200吨。该牧场饲养主管于志斌表示西班牙脱水苜蓿与美国苜蓿制作工艺不同,但饲喂后并未影响生产性能。结合其突出的性价比优势,可有效的降低饲养成本提高效益。
为引导中国消费者更加合理利用西班牙脱水苜蓿,西班牙脱水苜蓿协会(AEFA)联合荷斯坦大讲堂,携手西班牙知名专家于10月26日走进河北中元牧业考察交流,交流分享“脱水苜蓿在中国牧场如何正确使用”。西班牙脱水苜蓿种植及使用方面的专家、西班牙奶牛和肉牛养殖场客座专家 Pablo Llorente Sánchez,西班牙国家研究委员会高级科学家、山地畜牧学院院长、莱昂农业研究院博导Francisco Javier Giráldez García,西班牙脱水苜蓿制造商协会中国首席代表Pablo Recio Gracia、中国区官员张婷玉,中元牧业执行总经理刘庆喜、场长高圣君、饲养主管于志斌、兽医主管刘凯以及荷斯坦主编豆明出席本次活动。
“牛舍设计博物馆”——中元牧业
荷斯坦豆总喜提优质苜蓿
经过统计,本次交流近1000人通过网络直播平台参与交流,参与嘉宾覆盖全国25个省区,主要来自北京、河北、上海、内蒙古、黑龙江等区域,值得一提的是这次直播还有来自西班牙和法国的境外观众。
先让我们了解下中元牧业吧
刘总介绍牧场基本情况
中元牧业大数据
存栏:18181头
泌乳牛单产:32.5公斤
乳脂率:4.01%
乳蛋白率:3.39%
刘总进一步提到,中元牧业是具有丰富牧场设计经验的中博农的子公司,国内许多规模牧场均由中博农设计。因此,中元牧业牧场设计时以展示性为主。
牛舍设计集国内北方牧场先进设计理念为一体,牧场中建有恒温牛舍、翻转屋面牛舍、隧道通风牛舍、膜结构牛舍、半敞开式牛舍等多种类型的牛舍,也可以称为“牛舍博物馆”。
走入中元牧业
豪华气派的挤奶厅,采用博美特100位转盘
专家对比不同批次苜蓿差异
荷斯坦豆总主持培训
西班牙专家Pablo Llorente Sánchez和Francisco Javier Giráldez García及西班牙脱水苜蓿协会Pablo Recio Gracia、张婷玉
中元牧业执行总经理刘庆喜、场长高圣君、饲养主管于志斌、兽医主管刘凯参加培训
脱水苜蓿效果怎么样?中元于主管有话说
于志斌
中元牧业 饲养主管
中元牧业主要在使用稻草、麦秸、国产苜蓿、国产燕麦、进口燕麦、西班牙一级苜蓿,美国优级苜蓿及玉米青贮等粗饲料,目前已经使用西班牙苜蓿1200吨。
西班牙脱水苜蓿与美国苜蓿不同,最大的优点是性价比
西班牙脱水苜蓿在水分、杂质率、纤维含量等方面均与晒干苜蓿有一定的差异,水分更低、杂质率更低、有效纤维少。虽然感官评价不及美国晒干苜蓿,但在营养成分方面并没有受到影响,RFV在150-180之间,粗蛋白在18%-20%左右,具有替代美国苜蓿的潜力,所以我们牧场选择了高品质的西班牙脱水苜蓿来替代涨价的美国苜蓿。
在当前的贸易战形势下,西班牙苜蓿最突出的优点还是性价比,因为牧场终究是要控制生产成本来盈利的,而西班牙苜蓿替换美国苜蓿可以有效的降低生产成本且不影响生产效果。
中元牧业通过监测9月开始使用西班牙苜蓿后的产奶量、乳脂率和乳蛋白率。发现使用西班牙脱水苜蓿后,乳蛋白从3.2左右开始上升,并稳定保持在了3.5左右。虽然有人认为西班牙脱水苜蓿缺乏有效纤维会影响乳脂率,但我们的乳脂率也一直保持在4.0左右的正常波动范围内。
9月份的天气逐渐远离高温高湿,也因此单产一直在稳定提升,并未出现异常。
中元牧业9月泌乳牛单产曲线
严格检测、做好过度、关注比例
采购西班牙脱水苜蓿时,要做好入场时的检测工作,通过近红外检测或者第三方检测的方法,确保苜蓿指标无明显差异。
在使用时,要做好过度工作,因生产工艺不同,苜蓿气味会有一些变化,建议按1:9西班牙苜蓿:美国苜蓿起步饲喂,每天增加10%西班牙苜蓿逐步进行过度,影响适口性小。
此外,因西班牙苜蓿纤维较短,建议放在TMR日粮最后添加,并控制搅拌时间,防止过碎。
于主管还强调,每日要用宾州筛检测日粮,关注各层比例。为了更好的控制TMR日粮上2层比例,可尝试与美国苜蓿对半饲喂,降低成本。中元牧业现以西班牙苜蓿70%、美国30%的比例执行。
于主管分享了中元牧业使用西班牙脱水苜蓿的经验,但相信大家对脱水苜蓿仍然抱有很多的疑问,接下来就由两位西班牙专家为大家答疑解惑。
西班牙脱水苜蓿使用时应该注意什么?
西班牙脱水苜蓿使用的优化
脱水苜蓿的物理有效纤维含量显而易见不如晒干苜蓿,但这并非是脱水苜蓿不好,而应考虑脱水苜蓿如何在日粮中使用。
所以在使用脱水苜蓿制作TMR时,应较晚加入,搅拌3分钟即可。如此即可保障物理有效纤维上的平衡,优化摄入,避免消化出现问题。而且较短的搅拌时间也可延长设备的使用寿命。
西班牙脱水苜蓿到底有什么不一样?
西班牙脱水苜蓿制作工艺不同,但营养成分无变化且纯净度更高
制作脱水苜蓿时,苜蓿收割后先在田间进行24小时左右的预干燥,将苜蓿的水分降低至30%左右然后运输加工,此时苜蓿本身并不易破碎。但晒干苜蓿在田间晒干时间较长,晒干后的含水量仅有20%左右,此时叶片和叶柄已经变得非常脆弱,在运输过程中非常容易破碎掉落田间,产生损失。
脱水苜蓿与晒干苜蓿相比在田间时间更短,更短的田间时间可以增加苜蓿产量、提高苜蓿质量并减少微生物污染。
脱水加工过程会在24小时内完成,最短甚至仅需要1小时,会经过烘干、滚筒去石、冷却、打包一系列操作程序,这个过程可能会改变苜蓿的气味,但不影响其营养成分。
烘干时对苜蓿的热处理也可以减少蛋白质降解率,增加到达小肠消化蛋白质。此外,热处理还让部分叶片变成了粉末状,所以我们所见到的脱水苜蓿中粉末状的物质并非是灰尘,而是被粉碎后的叶片,变成粉末的叶片依旧具有原本的营养价值。虽然加工过程使脱水苜蓿纤维长度变短,但也有充足的能力刺激反刍,正确使用并不影响饲喂效果。
并且由于脱水苜蓿的干物质含量高,干物质运输的成本也就相对晒干苜蓿更低。
西班牙脱水苜蓿产量如何?有多少能够出口?是否有潜力满足中国需求?
西班牙苜蓿产量70%-75%用于出口 2016年出口110.6万吨。
西班牙苜蓿种植面积大约400万亩,主要种植在埃布罗河(Ebro)流域和卡斯提亚-莱昂地区。
根据2016年来自联合国商品贸易统计和中国海关的资料,西班牙共出口110.6万吨牧草,占全球牧草贸易量的14%,位居全球第三。其中苜蓿干草贸易占全球第二,国内总产量的70%-75%都用于出口贸易,是全球唯一一个可以向中国出口脱水苜蓿干草的国家。
2007年,西班牙苜蓿总产量超过170万吨,但出口量不足50万吨,不到30%。经过十年的发展,总产量150万吨左右稍有回落,但72%都用于出口。
进口西班牙苜蓿的国家很多,其中最主要的进口国是阿联酋,其次是沙特阿拉伯,中国位居第三,但仅占西班牙出口总量的5.6%。
2017年西班牙苜蓿种植400万亩
西班牙苜蓿会选择2-5月或9-11月播种,但更多的会选择在春季播种。每公顷会播种不低于1000万粒草种,并会对种子接种根瘤菌。收割期在3-9月,每隔23-33天刈割一次,共收割4-7次。
西班牙是欧洲灌溉最多的国家,在2017年已经种植了400万亩的苜蓿,其中70%在水田,剩下的在旱田。
西班牙人为什么选择了脱水苜蓿?
西班牙选择脱水苜蓿的原因
在西班牙70%以上苜蓿都用于生产脱水苜蓿,仅有少部分采用阳光干燥,极少量放牧、制作青贮使用。
晒干苜蓿需要选择阳光充足的日期收割,但是西班牙的天气常常伴随降雨和阴天,很难选择出恰当合适的时间收割苜蓿。制作晒干苜蓿在田间晒干时,很容易遭遇恶劣天气,并且还会出现呼吸作用损失、浸出损失和腐败风险。
所以,在48小时内快速将苜蓿收割完毕然后制作脱水苜蓿,相比在田间花费大量时间晒干苜蓿更有效率,更容易达到高品质标准。
场外声音
在培训的尾声,荷斯坦小编选取了部分网络提问与西班牙专家交流。网络平台中,有人对西班牙脱水苜蓿的刺激反刍的效果提出疑问,认为若西班牙脱水苜蓿刺激反刍的效果若不佳,不应该与晒干苜蓿、燕麦干草一并视为粗饲料来源,而是应该视为蛋白质饲料。对此疑问,奶牛营养专家Pablo Llorente Sánchez表示西班牙脱水苜蓿本身具有足够的刺激反刍的能力,但切记不可过度搅拌闸切,否则将会失去刺激反刍的良好效果。
Pablo与中元牧业众人交流宾州筛结果
交流中还提到,西班牙脱水苜蓿在贸易销售的过程中,并没有套袖包装,因此缺乏品牌效应,导致部分牧场对西班牙脱水苜蓿的质量易出现以偏概全的错误认知。并且中国市场很在意苜蓿颜色,套袖包装也能一定程度上改善该问题。西班牙脱水苜蓿制造商协会中国首席代表Pablo Recio Gracia表示会考虑改善该问题。
网络提问情况:
脱水苜蓿的叶片脱落比例有多少?
叶子脱落会不会导致饲喂添加时不均匀,蛋白质含量有差异?
跟美国对比,西班牙苜蓿的优势和劣势分别是什么?
在中国市场,西班牙苜蓿等级很混乱,是否能够在每捆苜蓿草上贴标签标明等级?
培训结束后,西班牙脱水苜蓿制造商协会(AEFA)中国首席代表和荷斯坦主编豆总就本次培训内容作总结并畅谈未来合作构想。
希望中西双方更多的交流了解,达成长期稳定的合作
Pablo Recio Gracia
西班牙脱水苜蓿制造商协会
中国首席代表
西班牙脱水苜蓿制造商协会从去年开始尝试在中国推广脱水苜蓿,今年的市场情况给了我们更好的机会,未来我们也会长期的致力于这项工作。
而西班牙国内的供货商,也十分希望能够寻找到相互了解的客户开展长期稳定的合作。我们会继续努力让西班牙的供货商更多的了解中国,也要让中国的客户更多的了解我们的脱水苜蓿。
未来将加强与西班牙脱水苜蓿协会加强在“互联网+”培训合作
豆 明
荷斯坦《牧草技术与市场》杂志
主 编
中美贸易战、美国本土苜蓿涨价和人民币贬值一系列因素的影响,美国进口苜蓿价格已经上涨1000-1200元/吨。在巨大的差价面前,部分牧场开始尝试与西班牙贸易商合作,采购西班牙脱水苜蓿。西班牙被认为是最有潜力成为美国进口苜蓿的替代国。
本次培训只是一个开始,实际上我之前去西班牙考察时,发现西班牙有很多值得中国牧场学习的地方,比如参观时所见到以脱水苜蓿为主要粗饲料的一个牧场单产竟高达42公斤,下次将建议西班牙专家通过“互联网+”培训,与中国牛人就该牧场的营养管理、粗饲料利用开展讨论。
培训视频回放,请复制链接(电脑端)到网页或扫描二维码:
http://play.yunxi.tv/livestream/39e1f1071e2d443690ec0a705fddabaa
张阳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