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改变生活 · 科技引领未来
据不完全统计,“新时代中产收入女青年”每次出门前的化妆成本超过70元人民币。若是高阶消费人群,花销则上不封顶。现在的女青年们一来容易被网红“种草”,二来她们确实喜欢在外貌上下功夫,小则纹眉、种睫毛,大则削骨、整鼻子。那么,在郎郎先生年轻的时
据不完全统计,“新时代中产收入女青年”每次出门前的化妆成本超过70元人民币。若是高阶消费人群,花销则上不封顶。
现在的女青年们一来容易被网红“种草”,二来她们确实喜欢在外貌上下功夫,小则纹眉、种睫毛,大则削骨、整鼻子。那么,在郎郎先生年轻的时候,没有这么多变美的花招,女孩们都是怎么臭美的呢?
▲化妆成为做“精致的猪猪女孩”的标配
在我们年轻的时代,也有化妆品,但就是胭脂、妆粉,远没有现在种类多。所以,当时的学生几乎不可能化妆,都是素颜,只有上台演出的时候,才会化妆。
有一回,我去找在北影的表哥一起吃饭,正好碰到当时的京剧明星程砚秋,他也正带着一起拍电影的人吃饭,但他没卸妆,其实那种表演的妆容,在舞台灯光下还挺好看,但撤了灯光,在普通的场景里,那样的妆真是跟吊死鬼儿似的。
我们那个年代,大学里的女孩要是想打扮,最多也只能在着装上下点功夫。当时是蓝制服时代,每个人都像“蓝色的蚂蚁”,不过爱美的女孩可以穿得和别人不一样。如果在夏天,穿一件碎花的衬衫,或是白底蓝碎花的布拉吉(就是连衣裙),然后再往头上系一根红头绳,那就算是不得了了。
当年,黄永玉先生和他太太从香港来的时候,我们这群小孩儿就全被惊着了。因为,他的太太梳着一个马尾,而当时全北京就没有马尾,我们从来没见过。
当时,一般女孩梳着两根辫子,文工团的女孩扎着一根辫子,不然就是抓髻,再不然就是短发,就是没有只梳一根马尾的。
当然后来,随着时代的变迁,这种发型就不那么吸人眼球了。女孩们,甚至有些男孩们,都开始使用各种各样的化妆品了。
不过化妆也分人,真正妆化得好的人,就不会让人看出来自己下了很多功夫、化了很浓的妆,而会以为她只是化了一个淡妆。但有一些比较怯的,就会让人感觉这个妆,她下了很大功夫,但整体看起来不好看。
现在,上了岁数的人也会化妆。前些天,我和一些朋友吃饭,有个女性朋友,远看她挺好看,和同岁的女人比,也不显老,但靠近说话时,才发现,她是在脸上打了底子,又画了画儿。
一些和她一样年纪的女人,可能会想:自己都这么个岁数了,长了皱纹、皮肤暗了也没什么关系。但她不认,所以就会打扮自己。
我觉得,我看女孩的话,淡妆还挺好,但如果化妆把脸上原来的基本结构给打乱了,或者整容,那就有些夸张了。
您如果想要看郎郎先生对个人成长经历的陈述、个人画作的品评、对最新社会事件的思考,
欢迎关注郎郎先生的公众号:郎郎尚口
欢迎各位朋友们来关注、交流~
高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