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改变生活 · 科技引领未来
不履行法院判决——拒不执行判决、裁定罪刑法第313条规定,对人民法院的判决、裁定有能力执行而拒不执行,情节严重的,构成拒不执行判决、裁定罪。相关的立法解释和司法解释,以列举的方式规定了12种情形,其中最需要我们注意的有以下三种:判决书认定张
不履行法院判决——拒不执行判决、裁定罪
刑法第313条规定,对人民法院的判决、裁定有能力执行而拒不执行,情节严重的,构成拒不执行判决、裁定罪。相关的立法解释和司法解释,以列举的方式规定了12种情形,其中最需要我们注意的有以下三种:
拖欠工资不给付——拒不支付劳动报酬罪
刑法第276条之一规定,以转移财产、逃匿等方法逃避支付劳动者的劳动报酬或者有能力支付而不支付劳动者的劳动报酬,数额较大,经政府有关部门责令支付仍不支付的,构成拒不支付劳动报酬罪。
其中,最需要引起我们重视的就是这个逃匿了。其他的情形基本都需要这个“老板”有支付能力,但是:逃匿不需要这个前提!
比如,张三是个包工头,拖欠手下农民工工资共计3万元,农民工举报后,当地劳动保障局去张三所在的工地张贴了责令支付通知书,张三不仅没有履行支付工资的行为,反而在一个月黑风高之夜跑路了。
这种情况下,无论张三有没有能力支付工资、他的甲方有没有给他钱,都是可以按照拒不支付劳动报酬罪追究张三的刑事责任。
而如果张三没有逃匿,则只有在张三有能力支付,或者张三的甲方给他工程款的情况下,才构成这个罪。
借钱不还——诈骗罪
根据刑法第264条规定,诈骗罪是以非法占有为目的,通过虚构事实、隐瞒真相的方式,使被害人陷入错误认识,从而处分自己的财产,数额较大的行为。
举两个例子说明:
信用卡透支后不还——信用卡诈骗罪
根据刑法第196条规定,恶意透支信用卡,进行信用卡诈骗活动,数额较大的,构成信用卡诈骗罪。根据最新的司法解释,要构成本罪需要同时满足以下几个条件:
有哪些钱借了也不用还?有哪些钱借出去就会打水漂?有哪些情况讨债不当的话会构成犯罪?
接下来我们将逐一的分析讨论。
敬请关注@法海拾贝
金夕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