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改变生活 · 科技引领未来
人吧,总得时不时认个怂。我自认是个勇敢的人,但有件事,我一直都在逃避。结果,今年暑假,一次报复性买单。哎哎哎,逃避没有用,苍天饶过谁。这就是,我儿子的牙齿。今年暑假,我在三周花了近6000大洋,给孩子补了整整8颗牙、外加拔牙、洗牙。苍天饶过
人吧,总得时不时认个怂。
我自认是个勇敢的人,
但有件事,我一直都在逃避。
结果,今年暑假,一次报复性买单。
哎哎哎,逃避没有用,苍天饶过谁。
这就是,我儿子的牙齿。
今年暑假,我在三周花了近6000大洋,给孩子补了整整8颗牙、外加拔牙、洗牙。
苍天饶过谁的牙
为啥说是逃避的后果呢?
接下来是一位老母亲的自我剖析时间。
我从小最怕牙医,一听到钻头的声音就浑身发抖。拔牙、补牙、种牙,各种痛苦的经历不敢多回忆。
这种对牙齿自暴自弃的态度,也传递到了我的孩子。
我不是个懒妈妈,但算严重偏科。
故事书倒是给孩子讲了有2000本往上。
但用纱布擦洗婴儿的牙床这种精细的活儿,
从来没干过。
督促孩子刷牙也是有一搭没一搭的。
不作为的后果,
就是孩子的牙齿,完全步了我的后尘。
牙齿上各种小洞洞就算了,
还东倒西歪、长长短短。
我本来想着乳牙嘛,迟早要退位的,
只要孩子不痛,乳牙龋一点,就随它去吧。
到恒牙上位的时候,再好好对待这些嫡子。
今年夏天,我学习了一点儿童口腔知识,打破了我的原有认知。
我才知道乳牙的东倒西歪,也会影响恒牙将来的萌出和颜值,这种影响我儿子成为帅哥的事,当然不行!
如果任由乳牙的龋齿发展,从牙釉质一路龋到牙本质、再伤到牙髓的话,就要做根管治疗了,保你又贵又痛。
我终于决定,在这个暑假,重拾母爱,管管我儿子的牙齿。
去哪儿给孩子看牙,这是个问题
作为一个熟知魔都医疗资源的人,
我当然知道瞿溪路的九院是最好的,齿科排名全国前三。
即使是小小的主治医生,也不是一般人。
可是他家的缺点也很明显,
挂号太难、可能需要动用黄牛党。
排队长,等待两小时看病5分钟。
沪上算老二的同济口腔,在遥远的延长中路上。
挂号难、大排队也是免不了。
看过了公立齿科的大咖,
我研究了宝妈群里热议的另一个去处:牙防所。
比较热门的有:
北京东路的上海市口腔防治院(市牙防所);
江西中路的黄埔牙防所;
枫林路上的徐汇牙防所;
平型关路上的静安牙防所。
这些牙防所,在好大夫网站上只有寥寥的信息,似乎不配拥有姓名。大众点评上倒是点评多多。
结合大伙儿的点评、还有同事的亲身经历,我总结出牙防所的最大优点是便宜,还能用医保。
缺点一个是远,大多集中在闹市区。二是人太多,老街坊里老头老太的御用场所。三来就是医生的良莠不齐。
最后一个选择是私立齿科诊所。
优点是距离近、全预约制、服务好。
缺点是贵。
还需要选择可信任的诊所,防止过度医疗。
面对公立三甲、牙防所、私立齿科,我该如何选择?
我梳理了以下选择逻辑:
作为忙碌的中产社畜,时间也是金钱。
为孩子选择了私立诊所
首先,我忍痛排除了九院。
作为一个痴迷于各种医院榜单和专家搜罗的我来说,这个决定挺难的。
但是去九院看孩子的牙齿,实在太太太不方便了。每次去看牙,都要孩子请假、我翘班,来回医院半天没了。
也是因为去九院太麻烦,所以我患了严重拖延症,孩子的一口牙搞得处处是洞。
其次,不考虑牙防所。
相对九院,牙防所照样距离远、排队长。
治疗水平反而下降了。
虽然说窝沟封闭、补牙是个简单的活儿,但如果补了以后发炎、或者掉了重补,那就太浪费时间了。
用点简单的逻辑推理:
985、211的好医生,要么去九院和同济这些医院去挣资历、挣名声。要么去私立医院挣点钱。
在牙防所,肯定有沧海遗珠的好医生,但是概率貌似有点低。
如果我住在牙防所附近,多花点时间去找到一个好医生,那倒是不错。
但距离太远我实在没法捡漏,只有果断放弃。
我最终选择私立医院。
按照选择3原则、我把行动进一步细化为:
选择一家离家5公里圈的私立诊所,
诊所医生口碑好、价格可接受。
通过小区朋友的推荐,
我选择了附近的口腔诊所,开了6-7年,
有个医生的口碑不错。
于是暑假里的烧钱大战开始了。
从6月20日到7月13日,
我接到了5张账单。
补牙8颗、拔牙1颗、洗牙1次。
补牙一颗680*8颗;
拔牙80+麻醉80+单独拍片80;
洗牙298元;
合计5978元。
半个月左右,近6000元大洋,哗哗流走。
体验确实很好,没人排队,到点就看,医生耐心、孩子也配合。
医生说幸好8颗牙的龋齿都没伤到牙髓,不用根管治疗。
唯一的缺点是贵。
我的下一步迭代计划
私立诊所这条路,实践证明适合我家情况。
但费用方面,还能更划算吗?
想什么来什么。
9月,刚好是爱牙月。
我听了一场很不错的齿科讲座。
是国内齿科保险领域专业的医疗资源运营商,保服通诚提供的。
我不但学习了很多必备的口腔知识,
还找到了一个省钱利器-齿科保险。
适合孩子的有3款。
普惠套餐588元,属于基础必备款,大人、小孩都能用。
里面包含的5000元口腔保健额度,包括检查、洗牙、涂氟、窝沟封闭等所有预防内容。
孩子3-6个月的定期检查+一年2次涂氟+一年1-2次常规洗牙+4-8颗磨牙的窝沟封闭,足足够用。
要知道私立诊所,窝沟封闭单颗都要100-200。
1000额度基础治疗(10%自付),可以用来简单补牙,1-2颗够用。
2000额度复杂治疗(30%自付),可以根管治疗、牙冠这种复杂补牙。
如果能穿越回去,我会从孩子3岁乳牙长齐后,就购买588的套餐。
每3-6个月定期检查,涂氟、洗牙、窝沟封闭什么的,有问题冒头就补,把问题掐死在摇篮之中,何苦于要补8颗牙。
儿童计划A, 适合牙齿中度问题的孩子。
比如我家这种,要补8颗,拔牙洗牙。我算了下,如果当时买计划A,相当于打6折,我只要付3700出头就可以,省下2000多大洋,干点啥不好。
儿童计划B,适合牙齿问题比较严重的孩子。
牙齿保健和基础治疗都不限额,
复杂治疗也有3000元的额度。
通过齿科保险,做到费用打折和打包封顶。
可以解决私立诊所贵的问题。
所以我的下一步迭代计划是:
购买588的普惠套餐,选择合适的诊所和医生,
定期复查。
虽然6000元变3700的优惠错失了,
但孩子的间隙保持器和日常防护有着落了。
齿科保险的核心优势
作为保险行业老兵,我老早就知道齿科保险。
可惜当年不重视牙齿,没有太关注和研究,
两千块的智商税也乖乖交上了。
从本质上说,齿科保险它不算严格意义上的保险。可以带病投保,等待期也很短(比如7天),
其实就是保险公司搞的齿科团购。
为啥会有这种产品出现?
第一、 高品质私立诊所的价格昂贵,不像病人多到扑出来的公立医院,他们也缺客户,特别是稳定的渠道客户。
第二、保险经纪人、保险代理人有大量的客户,而且普遍关注健康。
所以保险公司带量采购,为客户争取到团购价,而诊所得到持续的客户,三赢的结果。
我还看重齿科保险的一点是:
保险公司可以对诊所的服务质量做把控。
帮我们挑到优质的诊所。
保司有专门的齿科服务运营商,他们很多人本身就是齿科临床医生出身,对这个行业非常了解。
哪些九院、同济医生跳槽出来开诊所,哪些私立诊所的的大拿做种植最拿手,他们都门儿清。
9月这两周,我就在忙乎自家几口人的口腔问题,通过齿科运营商,了解到很多私立诊所的道道。
齿科保险中保司的作用,有点像车险的专业第三方:
如果开车出现剐蹭,保险公司的查勘员会帮助定损、理赔,大大减少了吵架、扯皮的可能性。
同理在齿科保险,网络内的诊所,本身就经过了专业资质的审核,有了品质的保证。
在服务中如果客户觉得有过度治疗的地方,也可以通过服务商去反馈,有专业的第三方帮助去“吵架”,保险公司也心疼荷包的呀。
可以说,省钱又省心。
尾声
自从过上了上有老、下有小的生活,
我一直在寻找思路,给我的生活做减法。
我的结论是,
一、事先预防胜过事后弥补。
能用588完成的事情,不要用6000元来弥补。
二、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情。
我要为全家的牙齿,找到托付的医生。
还有帮我监督医生的专业人士。
这份齿科保险,让我的生活又轻松了一丢丢。
陈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