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改变生活 · 科技引领未来
距第十届禹州·中国钧瓷文化旅游节开幕还有7天【小编语】许昌老乡、北京邮电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郑永彪先生关于钧瓷的鉴赏文章,以其独到眼光与诗意表达,受到读者青睐。今天,钧瓷网再次刊发郑先生的5首钧瓷鉴赏诗词,让我们在郑先生建构的
距第十届禹州·中国钧瓷文化旅游节开幕还有 7天
【小编语】
许昌老乡、北京邮电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郑永彪先生关于钧瓷的鉴赏文章,以其独到眼光与诗意表达,受到读者青睐。今天,钧瓷网再次刊发郑先生的5首钧瓷鉴赏诗词,让我们在郑先生建构的钧瓷诗境之中,领略钧瓷之美、诗词之美。
孔家钧窑广口瓶《烟笼荷塘》
广口瓶,孔家钧窑制,手拉坯成型,自然窑变釉。现藏孔家钧窑珍宝馆。
广口瓶,广口,短颈,阔肩,直腹,下微收,圈足,瓶体呈优美的流线型,长短合度,肥瘦适中,曲线运用恰到好处,给人秀雅别致,雍容华贵之感。该瓶造型挺秀,姿态端庄,线条洒脱,釉质莹润细滑,活而多变,层次繁多,富有立体感。釉层润如凝脂,釉色幽雅飘逸,有深浅不等的红、紫、白、灰交相汇融,山披着云,云笼着山,白云把千峰万壑遮盖起来,只剩下鲜花满地的山石,云烟似乳白色的薄纱,如梦如幻、如诗如画,挥不走斩不断,有一种飘飘然乘云欲飞的感觉,真像一幅笔墨清爽、疏密有致的山水画。山村里万卉争艳,姹紫嫣红,更有那莲花盛开,莲叶田田。
此刻,身似在幻海,聆听幽婉的心声,如旷古中美妙的梵音。那婉约的情,清幽的心,在抬头低眉间婉转飞扬,情迷跌宕。窑变之妙,美轮美奂,好不典雅清秀。这是一种大美,美到无需任何修饰,无需任何语言表达。可谓“一绝涵纳天地秀,千年独得鬼神工”,千窑难求,万里挑一,实乃当代罕见的钧瓷窑变珍品,弥足珍贵。正所谓:
云烟朦胧涵山岩,
千花万卉正娇艳。
莲叶有意作画工,
见此窑变也纠缠。
郑永彪,写于许昌县西王村摘星楼
锦丰源钧窑梅瓶《大圣思凡》
梅瓶,锦丰源钧窑制作,口径3厘米,腹径18厘米,足径12厘米。自然窑变釉,柴烧,现藏于北京大观堂。
梅瓶,最早出现于唐代,宋辽时期较为流行。在历史上,梅瓶各大窑系都有,其造型的优美程度可以说天下第一,所以梅瓶的造型可以算是中国瓷器的第一造型。“梅瓶”这种器形得名比较晚,它在历史上还有一个名字,叫“经瓶”。这跟宋代皇家的讲筵制度有关。当时“讲经”也叫“讲筵”。讲完之后,皇帝要招待大家吃喝,当时的酒,就是装在这样的瓶子里,所以它又叫”经瓶“(马未都《醉文明》)。近代许之衡在《饮流斋说瓷》一书中详细地描述了梅瓶的形制、特征及名称由来:“梅瓶口细而颈短,肩极宽博,至胫稍狭,抵于足微丰,口径之小仅与梅之瘦骨相称,故名梅瓶“。
此瓶,小口,短颈,丰肩,肩以下渐收,瘦底,圈足,微外撇。造型挺秀俏丽,形体饱满修长,线条洗练流畅,釉层肥厚透活,质感温润似玉,开片疏朗雅致。此瓶窑变自然绝妙,观上部,卿云缭绕,三宵之境幻化出一个惟妙惟肖的孙猴子形象,他双手趴着云头,仿佛在探头俯瞰人间世界、芸芸众生。正所谓:
齐天大圣趴云端,
俯瞰天下九月天。
都说天宫样样好,
谁知老孙心中烦。
上次大闹蟠桃宴,
玉帝王母大不满。
人间自由最可贵,
不如重返花果山。
郑永彪,写于林萃西里大观堂
正玉钧窑钧山《晚秋山水》
钧山,中国传统工艺大师王现锋作品,自然窑变釉,正玉钧窑烧制。
钧山是王现锋大师的创意作品,标新立异,打破了长时期以来人们对钧瓷的传统认识,开辟了钧瓷陶艺的新天地。
该作品,造型具象生动,线条刚柔相济,气势不凡,形神兼备,釉层丰厚,透活欲滴,釉质玉润,流光溢彩,乳光晶莹,釉色变化丰富,红中透紫,紫中有蓝,蓝中泛青,青中藏红,青蓝错杂,红紫相映,略有荧光,多种颜色集于一身,色泽绚丽夺目,乳光交融,凝厚深沉,莹彻浓艳,变化复杂,辉映竞芳,妙不可言,巧夺天工。
型釉结合恰到好处,层次感、立体感强烈,酣畅淋漓地体现了“入窑一色,出窑万彩”的钧瓷艺术特征,让人不由想起毛泽东主席《沁园春长沙》词里的“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万类霜天竞自由”等词句。最妙的是,一条瀑布从左上角的山上喷涌而出,飞流直下三千尺,动感十足,瀑水如蓝,晶莹剔透。整个窑变意境,五彩渗化,交融生辉,真是鬼斧神工又自然天成。在不同光线、不同角度下观赏,还会发生釉色的轻微变化,给你以新的发现、新的感受,各有意趣,耐人寻味,让人感到有一种在普通的生活里不常感觉到的新奇感、异趣感,堪称“神、奇、绝、妙”。正所谓:
万山红遍层林染,
飞瀑奔流只等闲。
奇思妙想惊世人,
钧艺天地谱新篇。
郑永彪,写于京华观澳园坐忘斋
元丰钧窑丰裕瓶《东方风来满眼春》
丰裕瓶,口径4厘米,足径11厘米,腹径16厘米,通高44厘米,注浆成型,2014年12月元丰钧窑气窑烧制,自然窑变釉,大观堂藏。
该瓶为连体式鱼形造型,细高,小口,溜肩,直腹,高圈足,两肩部各有一个抽象的鱼形标志,两侧各有鼓钉装饰,每侧9个,寓意九九常有。胎体坚硬,壁厚均匀,造型规整,简朴端正。内外施花釉,釉层丰厚而匀,釉质莹润,釉纹深沉多变,釉面有明快的流动之感。
该瓶窑变丰富,飞壁流火釉色欲滴,五颜六色,意境奇美。釉色以红紫为基调,玫瑰紫、海棠红、胭脂红、朱砂红、茄皮紫、葡萄紫、丁香紫、火焰红,天蓝,海蓝,蓝紫相间,如蔚蓝水光中泛出的片片紫浪,绚丽多姿;紫红相映,如莹润的玛瑙,凝厚深沉。诸彩交融,错综掩映,五彩争艳,辉映竞芳。形如流云,灿若晚霞,动若春潮,势如地火,变幻莫测,美不胜收,犹如一幅浓笔重彩的山水画,具有引人入胜的艺术魅力,淋漓尽致地展现了钧瓷窑变之美。正所谓:
春潮涌动映山川,
诸彩交融层林染。
红雨化作千层浪,
韵味无穷意悠远。
郑永彪,写于京华观澳园坐忘斋
珍钧官窑赏盘《狼图腾》
赏盘,口径29厘米,足径22厘米,手拉坯成型,采用郑永彪博士命名的黑唐新花釉,气烧,自然窑变,烧成于2013年12月,现藏于北京大观堂。
赏盘窑变绝妙,在盘中央幻化出一只狼的侧面图案。但见狼的两耳向后高竖,一双警惕的狼眼凶狠地瞪着左前方,瞳孔打开,黑白分明,炯炯有神,眼神犀利,狼嘴大张。此盘窑变自然,构图清晰,立体感强,形象鲜明,栩栩如生,活脱脱像一只马上要投入大战的草原狼,特别勇敢、特别威猛、特别强悍、特别自信,让人不由地想起著名作家姜戎写的一部小说《狼图腾》。可以说,该盘窑变淋漓尽致地完美展现了一只强悍、智慧、温情以及为了自由尊严以命相拼草原狼战士形象,画面又如一曲蒙古长调,深沉、豪放、孤独、忧郁而绵长。
《狼图腾》启示我们,正是由于历史上游牧民族强悍进取的狼精神,不断为汉民族输血,中华文明才得以永续发展从未中断。当今危机之世,中国国民性格改造亟需吸取“狼性”中的积极成分,加强强悍勇武、锐意进取、冒险竞争、抱团合作的基因改造。中国真正需要的一定不是让世界轻视的,也一定不是让世界畏惧的,而是让中国人有尊严、让世界尊敬的民族性格,这才会引领中国走上一条持续长久的和平崛起道路,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之梦。正所谓:
千年文明有传承,
全赖文治与武功。
汉唐帝国威名在,
首功应推狼和龙。
扬文抑武保大统,
悲催命运数大宋。
百年风云铁与血,
中华崛起靠狼性。
郑永彪,写于京华观澳园坐忘斋
郑永彪简介
郑永彪博士,河南许昌人。北京邮电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副教授、文化创意产业政策方向硕士生导师,世纪学院文化创意产品研究中心主任,兼任文化部中国社会艺术协会北京大西山墨香书画院副院长兼陶艺委员会主任,许昌中国钧瓷文化艺术研究会副会长,北京大美钧瓷文化艺术研究中心主任。
北京邮电大学文化创意产品研究中心主任郑永彪博士的钧瓷新著《大美钧瓷——当代钧瓷窑变艺术珍品鉴赏》精选当代有代表性的钧瓷作品100件,以独特的审美视角、传统的古典诗词形式对作品进行鉴赏解读。该书由河南人民出版社隆重推出,10月份出版发行,钧瓷网钧瓷书城代理。
关注海外艺术客户端公众号看更多艺术资讯 !
马熙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