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改变生活 · 科技引领未来
关于公布煤炭工业第十三届优质地质报告的通知
--------------------------------------------------------------------------------
时间:2019-9-5 14:09:00 阅读1031次
各煤炭地质会员单位、各获奖单位和个人:
煤炭工业协会煤炭工业第十三届优质地质报告评选工作已于2019年5评审委员会最终评审通过,共评选出优质地质报告32件,优质专业报告64件,新发现资源类地质报告19项。评选结果已经在《中煤地质报》()公示,在规定的公示期内没有人提出异议。现予以正式公布。
一、综合地质报告
序号 报 告 名 称 承 担 单 位 获奖等级 主要完成人员
1 安徽省阜阳市口孜东井田煤炭勘探报告 安徽省煤田地质局勘察院 特 胡绍龙、朱文伟、周士荣、孙贵、徐其林、随峰堂、邵军战
2 陕西省陕北侏罗纪煤田神北矿区红柳井田勘探地质报告 陕西省煤田地质局194队陕西省煤田地质局物测队 特 岳正喜、郭维森、冯国富、何青、马瑞平、侯宏奇、常宇飞
3 贵州省盘县雨谷井田煤矿勘探地质报告 贵州省煤田地质局地质勘察研究院贵州省煤矿地质工程咨询与地质环境监测中心 特 任文林、洪愿进、陈建平、王健、熊孟辉、王树华、陈康
4 辽宁省铁法煤田大兴井田煤层气普查勘探地质报告 东北煤田地质局101勘探队 特 于在春、王生辉、崔玉环、黄贵、李希彦、刘淑霞、练贵先
5 河南省焦作煤田赵固一井田勘探报告 河南省煤炭地质勘察研究院河南省煤田地质局物探测量队河南省煤田地质局三队 特 刁良勋、徐连利、孙锦屏、牛志刚、刘全民、刘传喜、李元建、王海泉
6 山西省朔州市平朔矿区东露天矿田煤炭勘探地质报告 第一勘探局地质勘查院 第一勘探局一一九勘探队 特 严建新、袁同星、李春兰、张新发、张聚法、田秀荣、武建全
7 山东省巨野煤田郓城井田勘探(精查)地质报告 山东煤炭地质工程勘察研究院山东省煤田地质局第二勘探队 一 王付山 宁凡顺、范士彦 姜明丽、郭剑萍 王克敏
8 内蒙古自治区阿巴嘎旗红格尔勘查区煤炭勘探报告 河北省煤田地质局物测队 一 郭增昌、武晓军、朱广彦、冯世民、李振生、孙义娟
9 甘肃省民勤县红沙岗矿区北井田煤炭勘探地质报告 甘肃省煤田地质局勘查院 一 李晓军、马国林、赵西蓉、张成功、张亚玲、刘继东
10 江西省丰城市石上井田煤矿勘探地质报告 江西省煤田地质勘察研究院 一 姚嘉、郑在邦、徐小明、王涛、江中乐、李文成、刘效贤
11 四川省攀枝花煤矿区大箐河煤矿区向钭东翼深部地质普查报告 四川省煤田地质局一四一地质队 一 陈述明、李正武、刘明富、梁红勉、冯东、
12 河南省永夏煤田薛湖井田勘探报告 河南省煤炭地质勘察研究院 一 贠三强、孙少平、徐连利、刘全民、李元建、郭海英
13 山东省金乡煤田霄云寺井田勘探报告 江苏煤炭地质局二队江苏煤炭地质局物测队 一 孟运平、周峰岩、冯建强、羊玉武、何黄生、郭满娇
14 陕西省黄陇侏纪煤田彬长矿区小庄井田勘测探地质报告 陕西省煤田地质局186队 一 申小龙、成永康、吕广罗、任秀娟、韦文奎、南武校
15 宁夏回族自治区宁东煤田积家井勘查区(中南部)煤炭详查报告 陕西省煤田地质局185队陕西省煤田地质局物测队 一 雷少毅、姚建明、关汝青、侯飞龙、邓魏、刘智昌
16 贵州省大方县绿塘井田煤炭勘探报告 贵州省煤田地质局地质勘察研究院贵州省煤矿地质工程咨询与地质环境监测中心 一 陈建平、舒万柏、熊孟辉、吴庆柄、易同生、刘崇义
17 贵州省普安县糯东井田煤矿勘探地质报告 贵州省煤田地质局地质勘察研究院贵州省煤矿地质工程咨询与地质环境监测中心 一 任文林、洪愿进、曹志德、曹细如、王树华、熊炜
18 山东省巨野煤田正邦井田勘探报告 山东省煤田地质局第二勘探队山东省煤田地质局物探测量队 一 黄尊灵 张正修 路庆海 卢忠良 钟 明 栗 洁
19 山西省沁水煤田潞安矿区高河井田勘探地质报告 山西省煤炭地质114勘查院 一 黄广林、朱增良、蔡晋、石玲、郭天福、赵万福
20 黑龙江省宝清县朝阳勘查区煤炭勘探报告 黑龙江省煤田地质局110勘探队 一 张桐华、姚淑荣、孟庆发、徐旭英、王力、程予广
21 安徽省濉溪县杨柳煤矿勘探地质报告 安徽省煤田地质局第三勘探队 一 张文永、张家礼、蔡学斌、云晓鸣、卜军、左传明
22 山西省宁武煤田朔南矿区麻家梁井田勘探地质报告 第一勘探局一七三勘探队 一 薛少波、张玉峰、杨岗、宋博辇、马继勇、张春沛
23 新疆托克逊县克尔碱潘吉塔格煤矿详查地质报告 新疆维自治区煤田地质局156队 一 黄健民、王正华、尹宝强、典陆波、毛明、雍晓艰
24 宁夏回族自治区宁东煤田鸳鸯湖矿区清水营井田勘探报告 宁夏煤田地质局 一 李新安、崔建忠、梁永平、郭天辉、张明、韩克喜
25 四川省古蔺县川南煤田古叙矿区岔角滩井田(南段)勘探地质报告 四川省煤田地质局一三五地质队 二 蒋忠芳、高原、马金龙、何国祥、胡春林
26 河南省禹州煤田泉店井田勘探报告 河南省煤炭地质勘察院 二 贠三强、孙少平、孙宝山、刘全民、李元建
27 青海省鱼卡煤田东部煤炭地质详查报告 青海煤炭地质勘察院 二 白生海、王云合、田贵发、张勇祥、康耀芳、
28 安徽省淮北煤田临涣矿区袁店井田煤炭勘探报告 安徽省煤田地质局第三勘探队 二 徐胜平、刘玉昌、吕凡家、黄芳友、赵智勇
29 山东省阳谷—茌平煤田阿城镇井田勘探(精查)地质报告 山东煤炭地质工程勘察研究院山东省煤田地质局第四勘探队 二 范庆武 鲍怀伟、鲁孟胜 黄春慧、姜明丽
30 陕西省黄陇侏罗纪煤田黄陵矿区二号井田勘探地质报告 陕西省煤田地质局194队 二 何进军、郭维森、赵岩、王艳丽、康永焕、梁秋利、杨占盈
31 福建省永定县昌福山煤矿区中井田详查(最终)地质报告 福建省121煤田地质勘探队 二 鲍继坤、陈泉霖、何仲秋、刘东辉、陈国美
32 贵州省普安县泥堡勘探区煤矿普查地质报告 贵州省煤田地质局地质地质勘察研究院贵州省煤矿地质工程咨询与地质环境监测中心 二 舒万柏、陈康、吴庆炳、杨有龙、刘崇义
二、物探地质报告
序号 报 告 名 称 承 担 单 位 获奖等级 主要完成人员
1 淮南矿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潘三矿西三采区三维地震勘探报告 煤炭地质总局地球物理勘探研究院 一 张兴平、王宏进、汪洋、陈加林、李正越
2 宁夏鸳鸯湖矿区清水营井田地震勘探报告 陕西省煤田地质局物测队 一 张奋轩、冯西会、王中锋、朱芳香、杨永群、许德才、郭志斌
3 山东省岱庄生建煤矿湖西矿井一、五、六采区三维地震勘探报告 山东省煤田地质局物探测量队 一 李丽萍、徐衍合、王松杰、范庆荣、周霄鹏、王真
4 内蒙古鄂托克前旗榆树井井田三维地震勘探报告 江苏煤炭地质局物测队 一 吴守华、徐永清、周国兴、徐小连、栾国廷、张艳娟
5 淮北矿业(集团)公司孙疃煤矿首采区三维地震勘探报告 安徽省煤田地质局物探测量队 一 徐奭、赵显宗、武磊彬、赵智勇、郭龙芳、史春玲
6 山西潞安环保能源开发股份有限公司常村S5采区三维地震勘探 水文地质局物测队 一 高俊良、段建华、宋长愿、石君华、黄明恢、蔺国华
7 淄博矿业集团公司济(宁)北矿区唐口井田C区三维地震勘探报告 河北省煤田地质局物探队 一 耿丽娟、殷全增、侯水平、牛小军、李广善、徐芳
8 晋城金驹实业有限公司赵庄2号井西一盘区三维地震勘探报告盒 河南省煤田地质局物探测量队 一 刘卫、李树东、陈双华、张宁茹、蔡军、邓国成
9 潞安环保能源开发股份有限公司常村煤矿S6采区三维地震勘探报告 山西省煤炭地质物探测绘院 一 张胤彬、杨双安、李连英、张淑婷、贾建平、杨晓东
10 铁法煤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大平煤矿水库三维地震勘探报告 煤炭地质总局地球物理勘探研究院 一 牛鹏程、马国东、斐文春、汪洋、王瑞杰、郭浩
11 宁夏回族自治区宁东煤田鸳鸯湖矿区红柳井田二维地震勘探报告 第一勘探局物测队 一 刘俊友、郭良红、江德花、王利强、周新潮、张少恒
12 山西沁水盆地马必区块煤层气二维地震勘探报告 山西山地物探技术有限公司 一 常锁亮、索重辉、陈强、郝治国、王润福、贾智鹏
13 陕北侏罗纪煤田神北矿区红柳林井田磁法勘探报告 陕西省煤田地质局物测队 一 刘江、王星明、郭栋、寇中平、马福生、杜建辉、钟建宇
14 南山集团柳海井田北部海域三维地震勘探报告 煤炭地质总局地球物理勘探研究院 一 侯慎建、孙升林、武喜尊、王玉海、王宏进、冷广升
15 淮南矿业集团谢桥煤矿东二采区三维地震勘探报告 安徽省煤田地质局物探测量队 二 陈昌武、刘海忠、王树敏、王云红、王瑞芳
16 兖州煤业股份有限公司鲍店煤矿六采区三维地震勘探报告 陕西省煤田地质局物探测量队 二 汶小刚、冯西会、杨永群、李倩秀、朱芳香
17 上海大屯煤电(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姚桥煤矿西九采区三维地震勘探报告 煤炭地质总局地球物理勘探研究院 二 程增庆、王瑞杰、王宏进、汪洋、王秀荣
18 平顶山煤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朝川矿戊一、四采区三维地震勘探报告 山东省煤田地质局物探测量队 二 孙卫东 王 真、孙立新 张 莉、朱金华
19 晋城蓝焰煤业股份有限公司成庄矿井四盘区北部三维地震勘探报告 山西省煤炭地质物探测绘院 二 韩少明、张胤彬、张淑婷、王建青、郑民刚、亢红霞
20 内蒙古自治区鄂克自治旗伊敏煤田五牧场勘探区西区三维地震勘探报告 东北煤田地质局物探测量队 二 张群、辛思华、孔庆和、张文德、卢君实
21 扎赉诺尔煤业公司铁北矿新一采区右三片、新二采区右一片地震、电法、水文地质综合报告 黑龙江省煤田地质局物测队 二 杨永波、王玉文、刘吉才、李又臣、于卫东、
22 大庆市东风地区地热资源地震勘查成果报告 吉林省煤田地质物探公司 二 于云舟、张作伟、李朝林、任日春、屈学贤、王文瑞
23 宁夏宁鲁煤电有限责任公司任家庄煤矿首采区三维地震勘探报告 甘肃省煤田地质局综合普查队 二 刘克军、尹俊青、王永奎、陈昌礼、邵同梅
24 阳煤(集团)一矿南条带杨坡堰分区三维地震勘探报告 水文地质局物测队 二 倪新辉、段建华、吴成远、陈洪恩、赵广玲
25 新疆维自治区哈密市大南湖煤田一井田地震勘探报告 河北省煤田物探队 二 耿丽娟、殷全增、侯水平、徐芳、吴淑媛
26 江苏省无锡市石塘湾果岸地裂缝区三维地震勘探报告 江苏煤炭地质物测队 二 吴加和、潘树仁、沈骥千、陈红萍、曹茂春
27 河南神火集团有限公司泉店井田首采区三维地震勘探报告 河南省煤田地质局物探测量队 二 刘绍伟、马学明、贾运巧、刘卫、蔡军
28 安徽恒源煤电有限公司深部(II63、II61采区)瞬变电磁勘探报告 河南省煤田地质局物探测量队 二 周韬、周建雄、张运霞、张开元、满立新
29 山东省宁汶煤田义能井田初期采区三维地震勘探报告 山东省煤田地质局物探测量队 二 李丽萍 范庆荣、田思清 、栗 洁
30 山西焦煤集团有限公司屯兰矿南三采区三维地震勘探报告 山西省煤炭地质物探测绘院 二 刘海平、张胤彬、杨双安、张淑婷、杨晓东
31 老虎头煤矿南留庄井四采区水文电法勘探报告 安徽省煤田地质局物探测量队 二 方含珍、邓朱根、赵雪峰、梁太木、曹峰
32 铁法煤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大明煤矿—410水平东翼采区三维地震勘探报告 煤炭地质总局地球物理勘探研究院 二 田雪丰、李正越、王玉海、郭浩、娄建
33 上海大屯能源股份有限公司孔庄煤矿中深部三维地震勘探报告 山东省煤田地质局物探测量队 二 蒋贤东 徐海荣、栗 洁 许崇宝、王宝贵
34 阳泉煤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开元矿二水平东翼三维地震勘探报告 第一勘探局物测队 二 徐爱军、武学明、周新潮、陈贵红、杨崇斌
35 兖州煤业股份有限公司济宁二号煤矿十一采区三维地震勘探报告 河北省煤田地质局物探测量队 二 耿丽娟、郭彦民、刘丕哲、丁华、刘晓红
36 济宁二号煤矿六采区三维地震勘探报告 江苏煤炭地质局物测队 二 程怡、李德华、岳洪波、张玉良、邱苏
37 陕西彬长矿区大佛寺矿首采区三维地震勘探报告 陕西省煤田地质局物测队 二 冯西会、李米田、王中锋、朱芳香、王伟、张奋轩、杨永群
38 河南省正龙煤业有限公司城郊矿南三、南五采区三维地震勘探报告 河南省煤田地质局物探测量队 二 刘卫、朱英丽、侯懿、贾运巧、张新红
39 安徽省阜阳市口孜东先期开采块段三维地震勘探报告 安徽省煤田地质局物探测量队 二 王云、郭磊、徐亚兵、桂杉、张安徽
40 山东省阳谷—茌平煤田黑虎庙井田初期采区三维地震勘探报告 山东省煤田地质局物探测量队 二 范庆荣 王书军、田思清 张 宏、王 真
41 阳泉煤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新景矿芦南二区三维地震勘探报告 黑龙江省煤田地质物测队 二 戚广龙、于卫东、曲延林、屈绍忠
三、水文、工程、环境、测量及其它地质报告
序号 报 告 名 称 承 担 单 位 获奖等级 主要完成人员
1 兖济滕矿区环境地质调查与评价 山东煤炭地质工程勘察研究院矿业大学 一 鲁孟胜 姜明丽、张心彬 范士彦、郝启勇、隋建红
2 甘肃省大通河铁城水电站工程建设用地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报告 甘肃省煤田地质局勘察院 一 张子祥、马国哲、刘继东、马国林、张成功、沈树龙
3 二连浩特—广州国家高速公路湖南境永州至蓝山(湘粤界)段工程地质勘察报告 西安煤航遥感信息有限责任公司 一 王飞跃、赵小峰、刘春华、王涛、王喜英、刘江
4 天津市宁河北水源地应急开发工程岩溶地下水开发利用对周边环境影响评价报告 水文地质局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环境地质勘查院 一 孙玉臣、沈智慧、白喜庆、张立才、李连娟、李曦滨
5 邯郸市主城区总体规划阶段工程地质勘察及用地评定分析 水文地质局第一水文地质队 一 翟立娟、卢世威、许霞、新、马秀芬、唐燕波
6 山西省事业单位登记管理局高层住宅楼土岩土工程勘察报告(详勘阶段) 山西省煤炭地质物探测绘院 一 赵学兵、郭振全、刘志成、任斗金、杨伍喜、赵振江
7 四川省达州市达县桥湾乡倒虹村滑坡工程地质勘察报告 四川省煤田地质局一三七地质队 一 陈照雄、张显伟、王泽均、刘尚武、李小君、冯秩群
8 山西省沁水县鑫海能源有限责任公司郑庄矿区航空地质填图报告 山西省煤炭地质物探测绘院 一 任斗金、文红伟、刘建军、郑启孝、陈慧林、吴扬云
9 山东省淄博矿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唐口煤矿建井地质报告 山东省煤田地质局物探测量队 一 王淑霞 聂文志、许崇宝 林 宁、刘正风 刘冬梅
10 邯郸市煤层气资源评价报告 第一勘探局地质勘查院 一 袁同星、陈春琳、刘占勇、龚汉红、刘向阳、郭岩
11 华亭中煤化工有限责任公司甲醇厂岩土工程勘察报告 甘肃陇原地质勘察工程公司平凉分公司 二 李奇峰、王育正、王祖德、王月强、王志鸿
12 重庆市三峡库区三期地质灾害防治工程应急抢险紧急实施II类项目开县丰乐镇井泉滑坡可行性研究阶段勘查报告 重庆煤田地质研究所 二 李大华、杨明显、廖云平、向晓军、李德万
13 河南省伊川县奋进煤矿黄村分矿注浆堵水工程竣工报告 江苏煤炭地质局二队 二 刘铁林、邱增果、曹增法、唐岳明、施立虎
14 河北省邯郸市地热资源调查评价报告 第一勘探局地质勘查院 二 袁同星、龚汉宏、刘向阳、刘占勇、郭岩
15 重庆市三峡库区三期地质灾害II类应急抢险项目开县丰乐镇李家坪滑坡下滑体可研阶段工程地质勘查 华盛水文地质勘察工程公司 二 傅耀军、杨光辉、王学峰、万雪林、王春明
16 禹州至登封高速公路采空区工程地质勘察综合报告 豫中地质勘察工程公司郑州基础分公司 二 康文献、张先哲、汪源典、刘绍伟、康鸿文
17 京沪高速铁路韩台煤田段采空影响评价报告 山东煤炭地质工程勘察研究院 二 范士彦 林树杰、于付国 谢 波、姜明丽
18 襄垣县古韩镇大黄庄村房屋裂缝与周边煤矿采煤沉陷关系勘查报告 山西省煤炭地质水文勘查研究院 二 李敬宇、田卫东、刘君、李树林、王志康
19 新汶矿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赵官矿井矿山地质环境影响评价报告 山东省煤田地质局第三勘探队 二 汤振清 孙文洁、刘松良 吴绍清、贾继旺
20 罗家寨气田内部集输工程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报告 四川省煤田地质工程勘察设计研究院 二 肖建新、周建中、刘忠敏、黎冬林、白绍罗
21 国道318线川藏公路拉纳山隧道、拉纳山出口左侧不稳定钭坡及地希弄中桥工程地质详勘报告 四川省煤田地质工程勘察设计研究院 二 冉茂云、徐德明、谢尚斌、贾建超、李茂竹
22 青(岛)红(其拉甫)国家重点干线公路鲁冀到邯郸高速公路建设用地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报告 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环境地质勘查院 二 孙占起、白喜庆、石少州、张立才、李本军
23 黑龙江省煤炭资源分布图 黑龙江省煤炭工业管理局黑龙江省煤田地质勘察设计研究院 二 尹德顺、顾娇杨、曲延林、熊云飞、倪萍
四、新发现资源类地质报告
序号 报 告 名 称 储量(万吨) 提 交 单 位 主要完员
1 陕西省黄陇侏罗纪煤田麟游北部勘查区详查地质报告 135000 陕西省煤田地质局186队陕西省煤田地质局物测队 王双明、王国柱、李智学、崔忠省、王兴、田善学、王中锋、申小龙、刘瑞安
2 贵州省清镇市新店西勘查区煤炭普查地质报告 32660 贵州省煤田地质局地质勘察研究院贵州省煤矿地质工程咨询与地质环境监测中心 杨通保、舒万柏、赵福平、杨淑萍、张杰、吴亚荣、梁建庄
3 贵州省大方县小屯勘查区煤矿普查地质报告 62929 贵州省煤田地质局地质勘察研究院贵州省煤矿地质工程咨询与地质环境监测中心 赵福平、杨通保、舒万柏、吴亚荣、雷正均、唐显贵、梁建庄
4 贵州省毕节市岔河勘查区煤矿普查地质报告 92677 贵州省煤田地质局地质勘察研究院贵州省煤矿地质工程咨询与地质环境监测中心 杨通保、舒万柏、陈名学、赵福平、吴亚荣、杨淑萍、梁建庄
5 贵州省县龙凤井田煤炭勘探 67000 山东省煤田地质局 刘继东 单松炜 谢 波、颜丙宏、韩绪山、滕子君、鲁 楠
6 山东省阳谷—茌平煤田阿城镇井田勘探 28000 山东省煤田地质局 李献水 李海元、郑良村 吴钦宝、范庆武、鲍怀伟、刘振亭
7 山西省晋城市沁水煤田东大井田3号煤层勘探地质报告 88000 山西省煤炭地质114勘察院 王国龙、琚海鸥、孙际青、蔡晋、郭天福、张江平、李延辉
8 山西省沁水煤田沁水县鑫海能源有限公司郑庄井田3号煤层勘探地质报告 36800 山西省煤炭地质114勘察院 李广宏、刘国生、蔡晋、孙际青、黄广林、李延辉、琚海鸥
9 青海省大柴旦行委老高泉北露天煤矿外围勘探报告 4777 青海煤炭地质局105队 刘天绩、文怀军、赵国德、蔡玉良、毛晓勇、李永红、翁彦良
10 内蒙古自治区鄂托克前旗新上海庙地区煤炭资源预查地质报告 726646 宁夏煤田地质局 顾建宁、李万寿、卢建国、于新芳、郑国敏、孙志鹏、李志兴
11 内蒙古自治区大雁煤田西区预查地质报告 81116 黑龙江省煤田地质局物测队大雁煤业有限责任公司 孟宪民、戚广龙、许文军、陈殿海、屈绍忠、刘迪新、朱彦武
12 安徽省蒙城县赵集勘查区煤炭普查地质报告 31500 安徽省煤田地质局第三勘探队 张文永、程勇国、徐胜平、冯春平、卜军、唐成光、吕凡家
13 安徽省蒙城县邵于庄井田煤炭普查地质报告 12187 安徽省煤田地质局第三勘探队 王顶立、葛灵生、刘春、张铮、蔡学斌、程勇国、黄芳友
14 内蒙古自治区鄂托克前旗榆树井井田煤炭勘探报告 34563 第一勘探局地质勘查院 黄维清、王遂正、王兴华、刘向阳、李洪、吴守华、张新生
15 吉林省长春市双阳煤田朱家街矿区详查报告 8142 吉林省煤田地质203勘探公司 李亚文、俞青山、陈金平、王洪力、王敏吉、魏喜文、毛宝安
16 内蒙古自治区阿巴嘎旗红格尔勘查区煤炭勘探报告 64316 河北省煤田地质局物探队 郭增昌、武晓军、朱广彦、冯世民、李振生、孙义娟
17 青海省鱼卡煤田东部煤炭地质详查报告 32290 青海煤炭地质勘察院 郭晋宁、王青平、白生海、王云和、田贵发、张勇祥、陈玉香
18 青海省鱼卡煤田尕秀西段煤炭详查报告 28692 青海煤炭地质勘察院 白生海、王云和、潘语录、鞠崎、张占贤、余存莲、方万武
19 山东阳谷—茌平煤田黑虎庙井田勘探 28035.2 山东省煤田地质局 武旭仁 赵广金、牛连雨 王怀洪黄春慧 范庆荣、江明根
冷知识,作为汉语解释,指的是那 一些偏门的表现,或琐碎,烦杂的知识且有一定道理的事情。这些知识看似稀奇古怪,或饶有趣味,而且真实的发生在我们的生活中,却很少人去注意其中的真谛。冷知识的确能让人增长见识,开阔了视野,启迪思维,引发其求知欲。和”冷笑话”属于冷幽默一样,冷知识虽然冷门却有让人忽视的用处,更能耐人寻味。因为其中的问题细小,轻微,甚至有点愚昧,让人感到无聊,“冷知识”多被人称“笨蛋问题”。说白了,冷知识就是在你身边,却总能有让你疏忽的道理或知识,甚至可以说“冷知识”也可以预示着不久的发明。应该说历史上的冷知识太多太多了,多得没法回答。如果实在要回答,老漁想说的是:作为另类,冷知识也可以是“脑筋急转弯”的延续和发生。(图片来自网络)
古文当然是不好学的。100年前先祖们的那些文章,汉风、唐韵、宋意、明清风流,都已经成了我们“熟悉的陌生人”。这就是令大家满面羞愧又痛心疾首的“文化断层”现况。因诗词“平仄”引发争议的名教授古文写作,数千年来都是读书人必备的文化技能,是否高明另说,可论性质确实属于ABC级。可不妨沮丧地说,五四之后旧学式微,如今泱泱14.2亿人,真能写得一手文旨雅驯、不出洋相文言文的,都找不出几号人来,尤其是40岁以下年轻一代,近乎绝迹。去年清华开学典礼,迎新标语都能赫然写成“热列欢迎”,还能说什么呢?一群明星,都有输入法联想功能了,不还是在微博中把“国士无双”都能敲成“国土无双”?就在前几日,网上媒体猛吹一位海南本科毕业生用“文言文”写的的论文致谢词如何出类拔萃,可稍微一看即知连字句都不通,读来只能令人尬到一身鸡皮疙瘩。如今大陆年青一代,我至今没见证过有一位,能将文言挥洒自如的。倒是对岸,个别“才俊”写得有板有眼,一些骈文的函电、古文的公告、文言的报章,彼地也是可以常常看到,令人生发“礼失求诸”之慨。不说普通人了,现今985大学文史系教授,又有几位能写得一手好文言呢?非妄自菲薄,而是惨况如此。记得前些年,江浙某百年名校校庆,其文学院院长,也是鼎鼎有名的古典文学大腕了,亲自出马写了一篇贺文,可结果呢?短短1千多字,从用词到意旨算掉牙不说了,连出乖露丑处都比比皆是,一腔热情只会换来笑话。这荒芜状况,你说如何教出古文英才?当今学界前辈中,我所知道的,也就陈永正、龚鹏程、项楚、刘梦溪、徐晋如、段晓华、刘宁诸位先生,所写古文还是可以读的。至于有实力入《续续古文观止》的精彩文章,至今应该一篇都没。近几十年,我们荣辱与共,我们同病相怜,全体交上鸭蛋。至于说,我们这些穿牛仔裤、着短的现代人,为啥还要回头学习古文,疑问也必须得到理清。金庸荣任浙大文学院名誉院长,也被同行“炮轰”学识不够过我个人不是个复古主义者,对所谓“国学”及当下“国学家”们,一点好感都没有。但是,历来还是很主张,凡有中等文化程度的国人,都有必要去多了解文言文、尽可能多读点古书,甚至可以话都能试着写点古文。“日暮涂远,人间何世!将军一去,大树飘零。壮士不还,寒风萧瑟”,这些词句写得多好啊,100个余光中200个余秋雨也写不出来啊,怎么忍心说不要就不要了呢?难道真得登黄鹤楼时只能一声“靠”才时髦才摩登么?我想,系统学习文言,归纳起来,目的无非有二:一是读得懂古书,二是进而写得了古文。能读古书,理由很浅白,就是文化需要传承,不能彻底断根,不要最后落得跟韩国越南人一样,看自家祖先留的东西剩下一脸懵逼不知所措,这叫“数典而忘其祖”,甚至是“自退为野人”。也许是我个人偏见,假设末世来临,只能带走一两本书,我就绝对不会拿上什么《汪曾祺散文》或《洛丽塔》甚至《红楼梦》,而是会放上《庄子》《陶庵梦忆》之类古文。这又不是有意有所轩轾,而是出发点就很简单:无论任何门类国别的书籍,都不如经典古文一样,如此美好又如此耐读,出门半生还如初见。至于为何要学古文,理由也很简单:对于任何写作者来说,古文的那份高贵、典雅、庄严与精炼,单单修辞术都是无可取代的。优秀的文言文,优雅精微,曲深隽永,那遣词造句,那声韵律调,是余韵不穷,又庄严妙曼,近乎美之极致,有些人读来不自觉都会摇头晃脑。古典文言,处理素材的思路,表达主旨的智慧,安排结构的技巧,精粹语言的功夫,言在此意在彼之策略,依然还是今人要写好白话文最好最深最厚的资源,联系白话文写作,从不同角度分析作家文心,完全可以借鉴并找到古人方法的门径,从此照亮灵思的暗区,让美好的文字汩汩而来。近代以来,虽然白话文取代了文言,但是一流的现代作家,比如鲁迅周作人张爱玲汪曾祺沈从文乃至余光中张大春王鼎钧等等,无一不是具备深厚的古文功底。如今很多名作家,读书太少学养过欠,古典文学几乎就是文外汉,写写诗歌写写小说还好,但一操弄散文就马上露底,那些白开水般毫无韵味、拖拖拉拉似漏气的汉语,真是不堪卒读啊!文风,太单薄粗粝了!当代负有盛名的作家,从路遥到莫言,从麦家到刘慈欣,坦白说论“文笔”就是很差,反正我是看不下去的,尤其是散文集。是他们才华不够吗?显然不是。而是作为作家,他们用中文写作,却对汉语的前世今生所知太少了,从遣词造句到语感意境都太断裂了,有时甚至像一个老外在鹦鹉学舌,如何不生涩?合格的古文、高级的古文,如辜鸿铭所说,是“语言高雅、表达自由、字词简练、意义完满”,好妙到不可方物。这种有点不食烟火的好,有时容易让人望而却步,以为终身都学不好。我始终都觉得这是个误区。当今学界,论文笔,论文言交融,我觉得龚鹏程是最好的在所有旧学问中,古文其实是最好学的,何至于“一怕周树人,更怕文言文”?写古典诗词,至少需要点天赋,并非人人皆可为之;但是,若要写出合格的文言文,实际要求并不高,至少不会比练习书法难,不会比长跑辛苦,不会比高中数学考到60分难。文言文有啥好怕的呢?说穿了,只要智力水准不要太低,只要多诵读,多涵泳,自然水到渠成,没有学不会的。我的一位好友,在湖北襄阳某校教书,见班上一位学生喜欢阅读,遂指示他背了10几篇古文,半年后模仿写一篇文言作文,已经有鼻有眼了。古文难乎哉,别自己吓自己。依我看,学古文的问题,最容易出现的一大障碍,在于不好教,容易被误导。从实际情况看,不说一般中学老师如何方法不当,直把人弄得见到古文就烦了——因为这些老师自己就是这么过来的,可谓一代又一代循环“残害”。事实上,那些文章名家也容易带偏方向:老作家王鼎钧,被认为“用一流的文言素养去写白话文章”博学多才满腹经纶的学者,因为自己素日也不怎么写古文,看得多写得少,笔杆不免粗疏,太缺少创作体会,往往偏向文献学;那些成就非凡的作家,则每每讲得天马行空,旁逸斜出,难以进入学理的境地;而学养与创作均非比寻常的大手笔,又基本不屑于这样的工程。比如王蒙余秋雨可以写出几本《老子》著作,但讲不好古文写作课程,而林谷芳张大春那些才子又懒得“对牛弹琴”。如此,“名师”遍地都是,“明师”却一个难求。更何况,搞文言的、学文言的、写文言的,也是内部掐架得很厉害,理念上始终存在分歧,也给如今的古文写作领域带来困扰,弄得一些人无所适从。这些人,大体说来,分两派:传统派与改良派。所谓传统派,主张完全学古人,如今多数聚集在“国学党”,是彻底的复古主义者。而改良派呢,则认为应该适应现代人习惯与时俱进,在不显得别扭前提下,可以尝试文言交融、言文合一,甚或进一步浅俗化、生活化、口语化,让一般人都能看得懂且觉得好。但两派的问题都很严重,传统派是食古不化,搞出一堆“之乎者也”的假古董,迂腐得很;而改良派,其做法实为调和白话文言,最怕的是高不成低不就,成了夹生饭。我个人,当然更赞赏后一种。只希望他们可以提高能力,比如写出刘永翔、龚鹏程诸位那种程度,典雅又不失新鲜,真是好文字。学古文,当然不是回去摇头晃脑之乎者也其实呀,真要学好古文,我这外行都觉得不用太向外攀缘,路径一直都是很简单的:1,趁着年轻多背点古文,越年轻越好,年纪大了也不用焦虑自卑,学一点是一点无非见效慢点而已;2,唯二步骤就是找到好选文,且不断仿作,这就是吴宓说的,“文章成于模仿”。事实也是如此,虽古今之大作者,都只能力效前人,节节规抚,先形似到神似,然后别出心裁,自成文章。既然如此,那选什么书精读精背,进而精心模仿呢?理论上,所谓模仿,对象只要古代佳篇就行。说白了,只要是第一流之作,管他左马班扬还是韩柳苏欧还是汪中张惠言,都可以“拿来主义”做范本。但是,这种选择也有最好的参考成例,那就是我们的古人事怎么学古文的。过去的时代,也就是解放前的旧社会,读书人学古文,大体离不开两本“启蒙范本书”垫底:一为《古文观止》,另一则是《昭明文选》这两部书。一时一古,一重散一重骈,并峙,同途并驾,各臻其妙。这两部书,至少清以来,就是读书人家必备标配。而且,似乎很有默契地,对于这两部文章选集,不同阶层的读书人,也会自觉地有所分类:普通人家子弟,目的无非想把文章写通顺,可不敢奢望做什么杜甫韩愈这等大文豪,也想着顺便能对科举考试也有点用,那就是把《古文观止》背熟了;还有一类人,出身好,要么是上流社会,要么是世家子弟,父师们给的“训练教材”基本都是《昭明文选》。得其益、承其统、尽其妙,于是皆顺理而成章,各得其风流。为什么会有这差别,又为什么需要这种区分?只因为,《古文观止》专收无韵的“散文”,而且所收文章都属于常见且好读的,朗朗上口还没啥偏僻字,对于使用繁体字时代的人们来说,私塾上个一年两载就没有什么文字障碍了,硬背个二三十篇日常作文完全足以胜任。所以,自康熙三十四年(1695)印行以来,就风靡天下,乡下士绅子弟几乎人手一本,以至于到了现在,旧书贩还能很轻而易举又廉价地收一堆《康熙字典》与《古文观止》回家。简单地说,《古文观止》这书,本就是康熙年间绍兴私塾先生吴楚材与吴调侯叔侄俩编写的,是落魄秀才自己弄得教材,目的是便于教课之余还想挣点稿酬外快,而预设读者就是乡下小孩或普通百姓,完全就是“秀才编给秀才看”,眼光不可能高、篇目不可能复杂,属于“大众款”;而《昭明文选》呢,乃梁朝太子萧统带了一群彼时顶尖文化精英所编,明显档次极高,所以所收“古文”不仅骈文居多,也几乎句句金玉,难字僻典等拦路虎触目皆是,这样的“古文启蒙书”非精英家庭不能办。但是,我们历史上的文化大家们,从李白杜甫到陈寅恪钱钟书,几乎都是把《文选》“读烂”读出来的。今日古典文学教授之典型:他会讲解诗词,却再力作诗词若要学好古文,这两部书绝对是绕不过的,而且可以根据目标看选哪一本。只是有模有样文从字顺,《古文观止》多背诵,也就差不多了;但若是要立志第一流,则完全可以踢开《古文观止》,直接上手《昭明文选》了。如今市面上,《古文观止》选本很多,也没什么差异,只要正版没错别字就不用多挑;《昭明文选》版本要求是专业多了,但幸运的是“吾生也晚”,整理本、点校本都适合一般读者看了,也不用太犯难。只是,依我看,最合适的大概还是上海古籍出版社的6册本,其余不免太专业了,留给中文系博士与教授们钻研好了。这是取法乎上,先难后易。《昭明文选》都能读通了,看啥都势如破竹小儿科。推荐版本从大体实践看,这两部书训练出来的子弟,效果大概是会有所区别的:比如近人中,胡适父亲早死,在安徽绩溪乡下可读到的无非几本《古文观止》,所以他文风清浅朴实,但也味同嚼蜡,水准不高;我乡前辈饶宗颐先生,潮州本地首富兼文坛大佬之子,人家5岁开始就熟读《文选》,日后文章自然古雅馥郁,一看就是高级士大夫文笔。大概怀着感念的心情,他从此自号“选堂”——此“选”,即《文选》是也。至于到了当下,因为国人的文化素养,比之前人,那是滑铁卢式的大退步,所谓“速速则不达”,上大学之前的小孩子、或缺乏基础的普通人,若要学古文,我意《古文观止》依然是无可取代的最佳范本。书读得多一点,想要更上一层楼,则最好拿起《昭明文选》“硬啃”几遍。《昭明文选》的选文实在太好了,只要攻克其字词语法障碍、多思索其结构与义理,再勤加练笔将文章智慧转化为写作功力,有了这种最高品质的营养消化吸收,鲁迅周作人这种文章大师都可期,还怕区区几篇古文写不好?我个人,对《昭明文选》的重要性早有所闻,但一直都不重视。最直接的触动,还是前些年还在上学那会听了一个学界大佬的讲话。那晚,在一间小教研室里,他意味深长地谈及读书心得:“我这几年啊,什么都没做,就是每天一个字一个字扣《文选》,后悔快60岁了才补课,悔之晚矣”......这位大佬,姓氏恰与作家刘震云一部小说的主角同名,当时已是中文专业最高研究机构的一把手了,那番话、那个神情,给了我很大的触动。当然,不学懒惰如我,也是“哀之而不鉴之”,只能继续感叹“悔之晚矣”。唯一的好处,大概是晓得了“文章大师”们是怎么炼成的,日后教小孩教家里子弟,得略窥门径一二:那就是熟读《昭明文选》,再不济《古文观止》也要出口成诵个一二十篇吧!我这无知无畏还话痨的外行,如是我闻我闻如是,就瞎说到这了。2021.5.25,晚
robo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