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改变生活 · 科技引领未来
岂曰无衣,与子同袍的意思是:谁说我们没衣穿?与你同穿那长袍。该句出自《诗经》中的《秦风·无衣》。原文:岂曰无衣?与子同袍。王于兴师,修我戈矛。与子同仇!岂曰无衣?与子同泽。王于兴师,修我矛戟。与子偕作!岂曰无衣?与子同裳。王于兴师,修我甲兵。与子偕行!
我国的《诗经》有两首《无衣》,一首出自《国风/唐风》,仅有三十字:“岂曰无衣?七兮。不如子之衣,安且吉兮!岂曰无衣?六兮,不如子之衣,安且燠兮!”这是览衣怀旧之作,诗人睹物思人,想起爱妻,感情十分真挚,读之令人凄然伤怀。一首出自《国风/秦风》,其内容是:“岂曰无衣?与子同袍。王于兴师,修我戈矛。与子同仇!岂曰无衣,与子同泽。王于兴师,修我矛戟。与子偕作!岂曰无衣,与子同裳。王于兴师,修我甲兵。与子偕行。”这是写秦军将士在战争中同仇敌忾的精神,表现了将士无私爱国的高尚品质和英雄气慨。日本友人用典借用其诗,是有深意的。“山川异域,风月同天;寄诸佛子,共结来缘”,也是有典故的,盛唐之时,我国高僧鉴真和尚曾东渡日本传法,结下了深厚情谊,两国友好,你来我往,共同学习。后来日本国王有感两国交情与互助,便将这十六字绣于袈裟上送给我国东渡的高僧,表示两国一衣带水,辱齿相依,不能没有你我的友好互助关系。日本曾侵略残杀我们,这是史实不假。这次我们的武汉,日本友人的表现很友好,大疫当前,没有幸灾乐祸,落井下石再借机踩上一脚,而是主动伸出援手,雪中送炭,这是很令人感动不忘怀的。日本在赈灾物资写下“岂曰无衣,与子同袍;山川异域,风月同天“是有深深的意味的,理解两典故内涵,就更显深厚。反观某些人的态度,就截然不同,不但不准出口口罩支援,反有乘人之危想从中一笔之手段,落井下石还想踩上一脚,真令人心寒而愤恨。
怎么能说无衣服可穿呢?我们愿与你们共穿衣裳。
原文秦风·无衣 先秦 · 佚名岂曰无衣?与子同袍。王于兴师,修我戈矛。与子同仇!岂曰无衣?与子同泽。王于兴师,修我矛戟。与子偕作!岂曰无衣?与子同裳。王于兴师,修我甲兵。与子偕行!译文谁说我们没衣穿?与你同穿那长袍。君王发兵去交战,修整我那戈与矛,杀敌与你同目标。谁说我们没衣穿?与你同穿那内衣。君王发兵去交战,修整我那矛与戟,出发与你在一起。谁说我们没衣穿?与你同穿那战裙。君王发兵去交战,修整甲胄与刀兵,杀敌与你共前进。
《卫风·氓》 氓之蚩蚩,抱布贸丝。匪来贸丝,来即我谋。送子涉淇,至于顿丘。匪我愆期,子无良媒。将子无怒,秋以为期。乘彼垝垣,以望复关。不见复关,泣涕涟涟。既见复关,载笑载言。尔卜尔筮,体无咎言。以尔车来,以我贿迁。桑之未落,其叶沃若。于嗟鸠兮,无食桑葚!于嗟女兮,无与士耽!士之耽兮,犹可说也。女之耽兮,不可说也。桑之落矣,其黄而陨。自我徂尔,三岁食贫。淇水汤汤,渐车帷裳。女也不爽,士贰其行。士也罔极,二三其德。三岁为妇,靡室劳矣;夙兴夜寐,靡有朝矣。言既遂矣,至于暴矣。兄弟不知,咥其笑矣。静言思之,躬自悼矣。及尔偕老,老使我怨。淇则有岸,隰则有泮。总角之宴,言笑晏晏。信誓旦旦,不思其反。反是不思,亦已焉哉! 《邶风·静女》 静女其姝,俟我於城隅。爱而不见,搔首踟蹰。静女其娈,贻我彤管。彤管有炜,说怿女美。自牧归荑,洵美且异。匪女之为美,美人之贻。《秦风·无衣》 岂曰无衣?与子同袍。王于兴师,修我戈矛,与子同仇。岂曰无衣?与子同泽。王于兴师,修我矛戟,与子偕作! 岂曰无衣?与子同裳。王于兴师,修我甲兵,与子偕行!
robo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