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改变生活 · 科技引领未来
特别羞耻的经历,怎么说呢?都和女厕所有关,也都是发生在我小学的阶段。先说,我是个正儿八经的男生,性取向正常。第一次误闯女厕所,印象里是小学二年级的时候。那时我习惯性去教学楼二楼的卫生间如厕,当时还是男厕在右边,女厕在左边。可当某一天,我正准备上厕所,却发现厕所门口围了几个男同学,正畏畏缩缩盯着厕所门口看。我小时也木讷,根本没在意他们注意的是什么,就自顾自地走了进去。当时学校厕所坑位的隔断仅不到半米高,以至于当我站在坑位上“嘘嘘”时,一眼就瞥见了隔壁坑位上,一个正蹲着上厕所的女孩儿。没错,我站着,她蹲着,我俩互相对视着,气氛顿时有些尴尬。也不知道当时自己如何做心理建设的,对视完,我淡定收尾,走出门口,在众人惊讶的目光中,红着脸走开了。“是谁XX把男女厕所互换了,也不通知一声!!”真不知道,那一天和我一样由于“惯性”走错厕所的有多少人。第二次说来更扯,发生在我大概三、四年级的时候。那时我们刚换了校区,教学楼和生活楼连在一起的。在那个校区里,生活楼的男生宿舍在2、3层,女生在4、5层,从教室可以直接走过去,并不像现在一样,男生不准通过女生宿舍门口。不仅如此,无论是寝室的男卫生间还是女卫生间,窗户都在走廊一侧。也就是说,倘若开着窗,你可以在走廊上欣赏别人如厕时候的优雅身影。这不,一次偶然机会,我和伙伴从1楼兴致匆匆玩追闹的游戏,一路爬楼梯直上。待我跑到4楼女生宿舍区时,立即看到了一个子在女生厕所窗户那儿往里看。我好奇上前一步,想看看胖子在看啥。结果胖子瞅我一来,立马灰溜烟儿跑了。我还没来得及反应,眼睛已经不由自主往厕所里瞅了,结果又对上了一个正在如厕的低年级学妹。这次还不等我做心理建设,后面上来的小伙伴就拍了我肩膀,然后夸张叫道:“XXX偷看女生上厕所!!”这下跳进黄河都洗不清了,我这老脸要往哪儿搁啊。不说了,别赞,要脸。
指唱卡拉OK时霸占着麦克风的人,而且多五音不全,贬义。
音乐启蒙的最好场所是家庭,不是兴趣班。孩子出生以后,音乐启蒙就可以开始,家长就是第一任音乐老师。0-1岁:让音乐成为背景声音1岁以内的小宝宝还不会说话,此时的音乐对他们来说,就是一种背景声音。家长在家可以多播放一些轻柔舒缓的音乐,注意,音量要小。妈妈的声音就是小婴儿的音乐。大自然的声音也很美妙,不管潺潺的流水声,还是叽叽喳喳的鸟叫声,都可以多放给孩子听听。最有安全感的音乐是妈妈的声音,妈妈可以多哼唱儿童、小曲,让宝宝熟悉音乐的感觉。1-2岁:开始接触天然乐器等宝宝大一点,光听儿童和童谣已经不能满足他们的耳朵了。多听听有节奏感、风格不同的音乐,比如古典乐、爵士乐、流行音乐也可以。用家里的水杯做打击乐器现在也是让孩子接触天然乐器的好时候,如何做呢?先把身体当做一种乐器,通过拍手跺脚感知节奏,通过哼唱感受旋律。然后利用家中触手可及的瓶瓶罐罐来做音乐启蒙。在每个杯子里放入不同的水量,用筷子敲击子,杯子就发出不同的声音。鼓励孩子发现身边有趣的声音,由此产生对音乐的兴趣。2-4岁:想象力让音乐充满画面感当我们在看小说的时候,脑海里通常会构想出当时的场景,人物形象,四周环境等。音乐也可以这样。让孩子边听音乐边想象这个时期的孩子有表达能力,可以自由沟通,家长需要引导孩子听音乐的时候发挥想象力。怎么做呢,把自己喜欢的音乐放给孩子听,同时分享你的感受。以童年这种歌举例,家长可以一边陪着孩子听,一边描述小时候的童年时光,在小河边扔石子,在大树下捉知了,在乡村小道上奔跑……这样分享音乐,不仅可以启发孩子的想象力,也增进了亲子关系。经过一段时间的练习,你会发现孩子的感受变得更细腻,更丰富了。4岁以上:奔赴音乐会现场业内专家建议,欣赏和接触乐器最好的是去现场听音乐会。家长去听音乐会之前,最好提前了解一下背景知识,讲给孩子听,让孩子对音乐会充满期待。同时家长要提前告诉孩子一些观看音乐会的礼仪。带孩子去音乐会现场家长和孩子达成一致后,再进音乐厅,就不会出现家长在认真听,而孩子坐在座位上翻来翻去,闹着要出去的尴尬情形了。经过前4年的熏陶,孩子这个时候就可能想学习某种乐器了。家长警惕2个最常见误区当真正走上音乐学习的道路,家长又往往走入两个极端误区。一种是,任由孩子自由学习,一种是短时间内必须考证。这两个都不对,都容易把孩子带错方向。很多孩子很喜欢音乐,听到音乐就手舞足蹈。但是浅尝辄止,不能发掘出真正的兴趣,就算是很有天分、很有兴趣的孩子,缺少纪律的监督,也会因为突然没兴趣了就放弃。任由孩子浅尝辄止,不能发掘真正兴趣家长需要建立的是刻意练习的纪律。当孩子发现自己学的比别人快,或者是谈得比别人好,由此建立了自信和成就感,这样形成的兴趣才更长久。另外一方面,考级只是对于学习过程中的阶段性测试,当演奏水平到达这个阶段时,可以通过练习考级的曲目来评定是否可以进入下一阶段的学习。考级带给孩子过重的心理压力但大部分家长把它曲解成为升学的需求或者同龄人的攀比,盲目加快孩子学习乐器的进度。为了一张证书,孩子失去了学习音乐本该有的欢乐和情趣。最好的启蒙是家庭熏陶,最好的教育是榜样教育。父母爱音乐,引导孩子爱好音乐如果,家长从一开始就有意识地引入音乐启蒙。等孩子长大以后,接受系统的音乐学习,就是一件水到渠成的事情了。关注@佑妈的育儿经,每天一个育儿故事,让养育变得简单而快乐~~
一晃就老了,想想少年时的轻狂。
如果你五音不全、却又喜欢唱歌,不用担心,全民K歌提供了智能修音功能,可以帮你进行歌曲修音、呈现完美作品。
robo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