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改变生活 · 科技引领未来
1984年底,随着澳大利亚和中国一项“不平等交易”的达成,不少西方国家都露出了幸灾乐祸的眼神,美国军方更是直呼:中国简直是疯了,竟花3000万美金买一堆废铁。美军口中的“一堆废铁”指的就是澳大利亚海军的一艘轻型航空母舰“墨尔本号”,不过,此
1984年底,随着澳大利亚和中国一项“不平等交易”的达成,不少西方国家都露出了幸灾乐祸的眼神,美国军方更是直呼:中国简直是疯了,竟花3000万美金买一堆废铁。
美军口中的“一堆废铁”指的就是澳大利亚海军的一艘轻型航空母舰“墨尔本号”,不过,此时的“墨尔本号”早已没有了任何攻击力,它上面的所有设备全都遭到了拆除,剩下的只是一个空壳,被称为是“一堆废铁”也不为过。
墨尔本号航母
可就是这样一艘“废船”,却被中国当成了宝。当得知澳大利亚打算出售时,我国立即表达了购买意愿,而且还专门派了考察组登舰进行了调研。
面对着中国的考察组,澳大利亚海军内心忐忑不已,他们生怕我国在调研之后打消购买“墨尔本号”的想法,可他们没想到的是,我国在调研之后,当即决定出价3000万美金,这让澳大利亚海军内心窃喜。
1985年5月,“墨尔本号”正式离开澳大利亚驶向中国,看到这一幕,澳大利亚海军庆幸不已,而众多西方国家更是以一种幸灾乐祸的心态等着看中国的难堪。
5月21日,“墨尔本号”被顺利牵引至广州黄埔船厂,为了迎接这艘“废船”,我国还举行了一场隆重的欢迎仪式。
刚开始,就连很多国人都不太理解我国为何会花3000万美金购入一艘“废船”,可随着“墨尔本号”拆卸工作的开始,我国很快就发现这艘“废船”上竟藏着两件“宝贝”,西方国家得知后更是懊悔不已。
澳大利亚为何会将“墨尔本号”航母当成废船出售?我国又为何会斥巨资购入一艘被掏空的航空母舰?“墨尔本号”上究竟藏着怎样的“宝贝”?今天博哥就带大家走进“墨尔本号”为我国海军带来的“意外之喜”。
多灾多难的“墨尔本号”,澳大利亚的烫手山芋
1956年5月,澳大利亚的悉尼港迎来了让他们全国人都兴奋不已的“墨尔本号”航母,为了让它更具攻击力,澳大利亚不仅给它换上了最先进的武器装备,而且还配备了整整3个中队的战机。望着眼前的这个庞然大物,澳大利亚人似乎已经感受到了称霸世界的快感。可万万没想到,这艘让澳大利亚引以为傲的“墨尔本号”,却给他们带来了接连不断的“厄运”。
1957年10月底,在阿德莱德港停泊了17个月之久的“墨尔本号”终于迎来了它的第一个任务,可是,还没完全驶出港口,“墨尔本号”就与澳大利亚的“蓝卡号”战舰发生了碰撞,当时,澳大利亚海军都以为这只是一场意外,可殊不知,“墨尔本号”的“闯祸生涯”才刚刚开始。
1964年2月上旬,“墨尔本号”在执行任务过程中再次发生意外,而这次意外,让澳大利亚付出了极为惨重的代价。在海上航行过程中,“墨尔本号”突然与自己编队的“航海者”号驱逐舰发生了碰撞。一艘是万吨级的航空母舰,一艘则是只有千吨级的驱逐舰,撞击结果可想而知。
“航海者”号被撞击后直接分成了两半,这次撞击,澳大利亚不仅损失了一艘关键性的驱逐舰,更悲哀的是,“航海者”号上的82名官兵也全部死亡。不久之后,澳大利亚公布事故原因,是“航海者”号的舰长指挥失误,导致驱逐舰的航向发生偏移。可真实原因究竟是什么,不得而知。
不到10年之内,航空母舰连续发生两次撞击,这在全世界都是稀罕事。为了避免意外再次发生,澳大利亚还专门对“墨尔本号”上的所有官兵都进行了全面的培训,而且还调整了航母编队的构成。果然,“墨尔本号”从那之后迎来了短暂的平静。
从1965年开始,“墨尔本号”逐渐成了澳大利亚的外交名片,它先后到几内亚、新加坡以及日本等多个国家进行访问,这期间还到过我国的香港。除了执行外交任务之外,“墨尔本号”还经常参加太平洋地区的军事演练。就在澳大利亚海军准备靠“墨尔本号”大展身手时,新的意外再次发生。
1969年6月初,澳大利亚受美国邀请一起参加海军演练,为了展示实力,澳大利亚专门派出了他们最强大的“墨尔本号”,可演习刚刚开始,“墨尔本号”突然迎面撞上了美军的“伊文思号”驱逐舰,多年前的悲剧再次上演,美军的“伊文思号”驱逐舰当即沉没,而且还导致73名演习士兵死亡。
事后经过调查发现,这次撞击是因为美军驱逐舰上的两名年轻士兵擅离职守,导致“伊文思号”驶入了“墨尔本号”的航道内。这一次撞击,让美军彻底见识到了“墨尔本号”的“可怕”,筹划已久的联合演习也被迫紧急停止。
发生撞击后的“墨尔本号”出现了明显的破损,无奈之下,澳大利亚只得把这个庞然大物拖进悉尼港进行检修,可即便是在检修过程中,“墨尔本号”也不太安分,6月10日,它再次与一艘小船发生相撞。接连不断的事故,让全世界都对“墨尔本号”避之唯恐不及,可没想到,这艘航母的悲剧还在继续。
为了改变各国对“墨尔本号”的不良印象,澳大利亚特意将这艘极具战斗力的航母在悉尼港内搁置了一段时间。可在此期间,“墨尔本号”除了又发生了一次撞击事件外,还燃起过一场大火。
为了从根本上改变“墨尔本号”的悲惨命运,1978年,澳大利亚对它进行全新的改装,不仅扩大了飞行甲板,而且还更换了全套的电子作战系统。可是再次投入使用后不久,新的悲剧也随之而来。
1979年3月,“墨尔本号”航母上的一台锅炉发生爆炸,不少士兵受伤。几个月后,“墨尔本号”上刚刚安装的最新型雷达罩无缘无故地掉入海中。从1955年服役以来,“墨尔本号”非但没有给澳大利亚带来任何价值,反而让澳大利亚海军成了世界各国眼中的笑柄。一时间,“墨尔本号”航母彻底成为了澳大利亚眼中的鸡肋,不敢用又不舍得扔,而就在澳大利亚正在考虑“墨尔本号”该何去何从时,中国的出现给澳大利亚带来了新的希望。
中国果断出手,西方国家幸灾乐祸
在经历了接连不断的意外事故后,澳大利亚彻底对“墨尔本号”航母失去了期望。1982年,澳大利亚海军宣布:“墨尔本号”退出服役队伍,非紧急情况不再启用。而就在这时,英国的一个意外举动,让澳大利亚再次看到了“墨尔本号”的价值。
1982年,英国在马岛海空大战中损失惨重,为了快速恢复经济,英国开始公开出售航母,而英国的这一做法给澳大利亚海军提供了灵感。虽然明知“墨尔本号”早已是恶名在外,可澳大利亚海军依然想要试试看能不能把“墨尔本号”这个烫手山芋卖出去。
在决定出售“墨尔本号”航母之后,澳大利亚海军立即对航母上的仪器设备进行拆卸,当拆成一具空壳之后,澳大利亚很快就向全世界发布了出售“墨尔本号”的消息,令澳大利亚政府没想到的是,他们的消息刚放出去,中国就表现出了强烈的购买意愿。
为了对“墨尔本号”航母的状况进行详细评估,我国还派出了一支由各领域带头人组成的考察小组登上“墨尔本号”上进行调研。在考察过程中,澳大利亚海军官员全程陪同,而且态度非常温顺,他们生怕我国在考察后打消购买意愿。可没想到,我国最后竟给出了高达3000万美金的报价。
此时的“墨尔本号”航母上没有任何武器装备,而且还屡次发生“离奇事件”,我国究竟为何还愿意出这么高的价格购买?
自从新中国成立后,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就一直试图对我国进行各种封锁,其中美国的海军更是屡次在我国近海耀武扬威,这也让我国意识到,只有快速发展海军力量,才能做到防患于未然。作为海军的王牌力量,航空母舰一直都是我国梦寐以求的东西。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先后制造出了原子弹和氢弹,可是却始终不太舍得建造航空母舰,因为航母的造价实在是太高了。根据预估,建造一艘航空母舰至少需要投入200多亿,这还不包括后续的改装以及保养费用,这对当时的中国来说无异于天文数字。
当得知澳大利亚想要出售“墨尔本号”航母后,我国立即决定花钱购买,这样不仅能够帮我国节省不少研发费用,而且还能大大加快我国步入“航母时代”的速度。3000万美金和200多亿相比,我国自然愿意选择前者,但我国没想到的是,我们花3000万美金买来的“废船”上,竟然还隐藏着“意外之喜”。
意外之喜,中国海军从此快速崛起
1985年5月21日,“墨尔本号”正式在我国广州黄埔船厂归位,望着眼前的这艘庞然大物,时任海军司令的刘华清早已是热泪盈眶,此时在他的脑海里,似乎已经出现了中国自己的航空母舰在大海上披云斩浪的磅礴画面。而在对“墨尔本号”进行拆卸的过程中,两件“宝贝”的出现,让我国工程师欣喜若狂,甚至有人直呼:有了这两件东西,我国的航母研发成功时间至少提前5年。这两件“宝贝”究竟是什么?
为了彻底了解航母的结构以及设计,我国将“墨尔本号”买回来后的第一件事就是进行拆卸,随着拆卸工作的展开,我国技术人员很快就发现这艘航母上的蒸汽弹射器和阻拦索设备竟没有被拆除,这对我国研发航母来说,无疑是天大的惊喜。
蒸汽弹射器可以说是重型飞机从航母上成功起飞的核心部件,有了这件装置,航空母舰上的飞机可以具备全天候起飞作战的优势,不会受到恶劣天气的影响;舰载机起飞时也不需要刻意通过减少载弹量以及载油量的方式减轻飞机重量。换句话说,有了弹射器的航母,在遇到突发状况时,可以在第一时间起飞十几架战斗力和续航力完备的战斗机,这就大大增加了航空母舰的攻击力。
而航母阻拦索则被称为舰载机的“生命线”,它可以保证将舰载机高速拦停,从而保证战机能在有限长度的航母甲板上平稳降落。
蒸汽弹射器和阻拦索的发现,让之前幸灾乐祸的西方国家大跌眼镜,美国更是对澳大利亚出售航空母舰的行为进行了公开指责。
被澳大利亚嫌弃的“墨尔本号”,来到我国之后摇身一变却成了“宝物”,也正是通过对这艘“破船”的研究,我国在航母方面的发展正式进入高速阶段,我国的海军也开始快速崛起。
2012年9月25日,我国第一艘航空母舰“辽宁舰”正式开始服役,我国也正式踏入了“航母时代”。2017年4月26日,我国第一艘国产航空母舰“山东舰”正式下水。
我国和西方国家的本质区别就是,我国从不会放弃任何一个让国家变得强大的机会,所以我们才能拥有“变废为宝”的能力。但是,我国努力变强的目的,从不是为了霸权和侵略,而是希望竭尽我国的所能,让世界变得更加美好。
王龙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