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改变生活 · 科技引领未来
导语:2022年的元旦假期,大批年轻人,身穿滑雪服、拎着滑雪板、举着GoPro,奔赴全国各地的滑雪场。体育总局发布的《冰雪运动发展规划(2016-2025年)》研究报告显示到2025年,我国冰雪产业总规模或将达到万亿元,届时参与冰雪运动的人
导语:2022年的元旦假期,大批年轻人,身穿滑雪服、拎着滑雪板、举着GoPro ,奔赴全国各地的滑雪场。体育总局发布的《冰雪运动发展规划(2016-2025 年)》研究报告显示到2025年,我国冰雪产业总规模或将达到万亿元,届时参与冰雪运动的人也将超过5000万。而今,越来越多的年轻人热爱滑雪,而每一张滑雪美照的背后,都是金钱在燃烧,少则数千,多则上万。滑雪,成为年轻人的奢交货币。
三亿人上冰雪,今年元旦就有一亿。
2015年北京获得冬奥会主办权之后,滑雪开始从小众走向大众,也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入坑”。到目前为止,在小红书上和滑雪有关的笔记已经多达37万篇。
单板大logo、雪地比基尼,形形色色的滑雪大片不断提醒着人们,年轻人的加入为滑雪这项运动注入了新的活力。
朋友圈里“人均滑雪自由”的图片,都是玩个热闹。滑雪是非常烧钱的项目,而且是一朝学会,终生付费:教练费、交通费、住宿费,装备、雪票、缆车费……通往雪道的每一步,都是金钱搭建的。
越烧钱越“上瘾”,这些年轻人为何爱滑雪?
让人上头的“白色鸦片”
滑雪又被称为“白色鸦片”,可以让人感受到时速60公里以上的肾上腺素飙升的快感。滑雪可以给人带来成就感、爽快感、速度感、滞空感,飞翔般的感觉,因此越来越受到年轻群体的喜爱。
此外,也有一些年轻人滑雪是为了交朋友。
滑雪群就是一个交友的好途径。群里有各行各业的人才,大家志趣相投,共同话题很多。滑雪的魅力在于每个人都能从中找到自己的乐趣,可能有人比较喜欢在滑雪过程中旅游,有人喜欢社交,有人追求速度,还有人就是喜欢帅气的滑雪装备。
刺激、解压、挑战自己、向往自由、结交朋友……种种因素下,越来越多的人想要通过滑雪寻求自己的精神栖息之地。
图源:图虫网
滑雪有多火?
入冬以来,“滑雪”的短视频频频出现,相关搜索量在小红书上同比增加了150%。
多个雪场表示,前来滑雪的人数明显多于往年,特别是2022冬奥会的主办地崇礼,民宿整租费用从10月份的1.6万/雪季(中端两居公寓)涨到了2.3万元,房价已经接近往年春节的水平。
滑雪装备的销量也一路水涨船高。据CBNData联合天猫体育发布的《2020冬季新活力生活趋势报告》显示,最近一个月,滑雪装备的销量同比大涨13倍,南恩、Vector、Nobaday等国产新锐品牌,集体挤入“十大Z时代喜爱冰雪品牌榜单”。
肉眼可见,涌入滑雪赛道的巨大流量,正搭着网红经济的快车,从抖音、快手、小红书等内容平台,快速流转到淘宝、京东等电商平台,堆积起火热的“雪经济”。
国内“滑雪热”的兴起,最早可以追溯到2015年,北京获得2022年冬奥运举办权。因此,我国滑雪产业潜力逐步释放,巨量商机被多方资本瞄准,室内滑雪场数量激增。2015年到2017年底,原有的7家增至21家,中国已经成为拥有室内滑雪场最多的国家,约占全球数量的1/4。再到2020年底,国内开业的室内滑雪场为36家。
据中国旅游研究院数据显示,2016至2017年冰雪季,中国冰雪旅游人次达1.7亿,收入约为2700亿元。到2021至2022年冰雪季,中国冰雪旅游人数有望达到3.4亿人次,收入预计超过6700亿元,市场潜力巨大。其中,滑雪已成为冰雪旅游的一种重要形式,占到中国国内冰雪旅游总人数的27.6%。
滑雪有多贵?
据深燃(shenrancaijing)报道,95后丁爽去年雪季入坑,从头到脚,她置办了3顶头盔、3副眼镜、2双雪鞋、4套速干衣、2套护具、2块雪板,雪服也买了好几套,连背带裤、马甲都买齐了。丁爽笑言,“我还记账了,这一部分的投入花了我三四万块钱。”
玩的环节也不便宜。丁爽花3000多块钱办了张滑雪季卡,为了更好地打磨技术,她干脆在崇礼租了个房。“我租了整个雪季,从11月1日到4月1日,每周能有五六天都在雪上。”
丁爽介绍,崇礼很多小区都有专供雪季整租的房子,流程和正常租房没区别,都是找中介。“我一个人住,租的是普通的单人开间,整个雪季的价格是13000元,折合每个月2000多元。开间比较小,基本都是我这个价格,属于便宜的。”
算下来,丁爽这个雪季已经为滑雪花了快7万块钱。
另一项丁爽没有覆盖到的高消费是请教练。20~21雪季,刘雅请过教练,“我请的算是便宜的,一个小时一百多块钱,一天是1000多元。”
来自北京的薇薇也请过教练,“当时是3个小时1800块钱,折算下来一个小时就要600块钱。而且这个价格在圈内也是合理的。”
以上是玩滑雪的基础开销,但也只是最表面的,此外还有一些隐秘的开销。
私家车,是一笔经常被忽略的沉没成本,也可以算是玩滑雪的门槛。由于雪场大多在城郊,或者要跨城,携带重重的雪具,开车前往是最方便的。
刘雅就经常从抚顺开车去沈阳的雪场。她说,当天往返开销不大,但如果要住宿就会贵一些。以崇礼区为例,几个滑雪场附近的酒店都超千元了。
“后冬奥”时代 滑雪或将迎来黄金十年
在国内被称为“贵族”运动的滑雪项目,在欧美日韩等国家已经基本成为冬季运动的代名词。
《中国滑雪产业发展报告》指出,中国滑雪市场人口渗透率仅为1%,与世界排名第一的北欧滑雪大国瑞士的35%相距甚远,也大幅落后于日本的9%,美国的8%。这也意味着,我国滑雪相关产业还有很大可提升空间。
2016-2020年间,国家及地方政府出台了《冰雪运动发展规划(2016-2025年)》、《群众冬季运动推广普及计划(2016-2020年)》、《全国冰雪场地设施建设规划(2016-2022年)》、《全国冬季项目体育竞赛管理办法(试行)》等多项策,从政策支持、教育推广、基础设施建设、机制体制改革等多方面推动冰雪产业的发展。
以冬奥会为契机,国家体育总局提出了“3亿人上冰雪”的目标。北京冬奥会的逐渐临近,已经明显带起了一波滑雪热潮。
没有基础设施的成熟,不会有真正的滑雪热潮,冬奥会的举办成了国内许多基础设施建设的目标节点。2014-2019年,我国滑雪场数量从460家增加到770家,2020年受疫情影响,正常营业滑雪场为715家。
雪场周边配套设施也在不断完善,并试图突破滑雪运动季节性限制实现全季运营,在非雪季经营越野山地车、真人CS等项目,向集旅游、文娱、商业、地产为一体的冰雪小镇发展。
但这也仅仅是开始,冬奥会成功举办之前,市场更多是在抢先布局雪场等基础设施建设,完善交通酒店等配套。2022年之后,我们或将迎来滑雪行业的黄金十年。
(文中丁爽、刘雅、薇薇均为化名。)
丁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