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改变生活 · 科技引领未来
16省联盟采购团集中带量采购拟中选结果公布,降价难的超声刀,在超大型采购团的面前,能否低头颅?|来源:赛柏蓝器械|编辑:东台阶梯报价,多数跨国企业二轮未中选11月25日,深圳公共资源交易网公布《超声刀头及预充式导管冲洗器集中带量采购拟中选结
16省联盟采购团集中带量采购拟中选结果公布,降价难的超声刀,在超大型采购团的面前,能否低头颅?
| 来源:赛柏蓝器械
| 编辑:东台
阶梯报价,多数跨国企业二轮未中选
11月25日,深圳公共资源交易网公布《超声刀头及预充式导管冲洗器集中带量采购拟中选结果》。
此次超声刀头集中带量采购,由广东、山西、内蒙古自治区、福建、江西、河南、湖北、广西壮族自治区、海南、贵州、甘肃、青海、宁夏回族自治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安徽省黄山市等16个联盟地区的各类医疗机构共同参与,采购周期为一年。
按照《医疗器械分类目录》,超声刀头归属01有源手术器械01超声手术设备及附件03超声手术设备附件,管理类别为二类以上(含二类)。
根据此前发布的采购文件,分组方面,采购中根据产品注册证将符合申报资格的超声刀头医用耗材分为三类。其中1类产品列入A采购单,2、3类产品中,采购量与联盟地区内同一类别的所有注册证的采购总量占比,由高到低累计达90%(含本数)范围内的注册证列入对应类别的A采购单;剩余列入对应类别的B采购单。
报价方面,合理申报注册证的梯级价格,报价须小于对应类别的最高有效申报价(P0),否则视为无效报价。1、2、3类产品的最高有效报价分别为2500元、1500元和1400元。
此外,A采购单须同时按照2个梯级(第1梯级报价为P1,第2梯级报价为P2)分别报价,仅报1个梯级价格的,P1、P2视为无效报价。其中,P2应小于P1,否则P2视为无效报价。P1是联盟地区本注册证采购期首年采购量70%(把数按照四舍五入保留个位)对应的梯级价格;P2是超过联盟地区本注册证采购期首年采购量70%对应的价格,若企业中选第二轮竞价,P2为拟中选价格。B采购单竞价的每个注册证报一个价格。
拟中选产品确定方面,A采购单第一轮竞价中,所有注册证的P1为有效申报价的均获得第一轮竞价拟中选资格以及对应注册证联盟地区首年采购量的70%(若注册证首年采购量为0,则其第一轮竞价拟中选后对应的赋量为0)。
A采购单第二轮竞价拟中选产品确定规则符合以下条件的,获得第二轮竞价拟中选资格:按每个注册证P2由低到高依次顺位排序,P2价格相同的注册证则按照采购量由大到小依次顺位排序,前50%比例(四舍五入保留个位)的注册证获得本轮拟中选资格。
从拟中选结果来看,强生、柯惠、奥林巴斯、赛诺微、以诺康、瑞奇等15家企业中标。值得关注的是,在A采购单1类产品的竞争单元中,第二轮竞价未中选的三家企业强生、柯惠、奥林巴斯,均为跨国企业。
此前集采降幅不大?原因为何
此前,超声刀带量采购工作尚未广泛展开,在已经完成的集采中,降价幅度也不算大。去年7月,福建省开展超声刀类医用耗材带量采购,包括强生、奥林巴斯、天津瑞奇、北京速迈以及武汉半边天等在内的9家企业中选。中选产品最高降幅63.51%,最低降幅12.26%,平均降幅40.77%。
与其他已经广泛开展的各类高值耗材集中带量采购相比,超声刀的降幅为何能维持在较低水平?事实上,超声刀领域的市场竞争并不充分,长期以来,强生独领风骚,市场份额遥遥领先,奥林巴斯、美敦力等跨国企业也有较快发展,占据一定市场份额。国内企业尚在努力追赶中。
业内人士认为,相比较而言,我国的外科产品尤其有源类产品,国产化进展稍慢。超声刀领域,国内企业和国际一线品牌还有差距。在国家政策以及资本市场的助推下,国产企业必须潜心做好产品,以此获得更多的发展机会。
数据显示,我国微创外科手术器械及配件市场规模已由2016年的118亿元增至2020年的192亿元,年复合增长率13.1%,预计2025年将达到423亿元,2020年至2025年的年复合增长率为17.1%。
与此同时,我国微创外科手术渗透率还比较低,2020年仅为12.8%,而同期美国的手术渗透率可达50.7%。弗若斯特沙利文预计,我国微创外科手术渗透率将从2020年的12.8%增长至2025年的21.8%,微创外科手术市场还有很大发展潜力。
微创外科医疗器械市场中,吻合器和超声刀是比较大的版块,其中,吻合器占比达27.9%。资料显示,2020年,我国外科吻合器市场规模已达到68.93亿元,预计将于2025年达到152.11亿元,年复合增长率为17.2%。
我国超声刀的市场规模,也已从2016年的10.22亿元增长至2020年的20.08亿元,年复合增长率高达18.4%。市场潜力方面,沙利文资料显示,2020年超声刀在美国的渗透率已达27%,但在国内市场的渗透率仅为1.1%。预计2025年将达到61.1亿元,2020-2025年的年复合增长率可达24.9%。
从整体来看,集采的进行,使高值耗材的许多细分市场发生变化。头部企业的份额,不再牢不可破。但后浪能否抓住时机,未来的市场格局究竟在何种程度上发生了改变,还要静待时间给出答案。
附件:
- END -
张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