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改变生活 · 科技引领未来
平凡女孩市子自幼生活在小森——日本东北地区某个村庄的小村落。她和妈妈相依为命。当她成年后,母亲离家出走,杳无音信。市子去了东京,和男友短暂地同居了一段时间。和男友分手后,市子又回到了小森的老宅,自此开始了独自一人的生活。影片便围绕着市子在小
平凡女孩市子自幼生活在小森——日本东北地区某个村庄的小村落。她和妈妈相依为命。当她成年后,母亲离家出走,杳无音信。市子去了东京,和男友短暂地同居了一段时间。和男友分手后,市子又回到了小森的老宅,自此开始了独自一人的生活。
影片便围绕着市子在小森的生活缓缓展开。
我要分享的这部影片是日本导演森淳一导演的《小森林》,《小森林》分为夏秋篇和冬春篇。这部电影豆瓣评分高达9分,很多网友刷了无数遍。影片主角市子由桥本爱饰演,桥本爱颜值清新,和小森的青山绿水相互映衬,融为一体。
《小森林》与其说是一部电影,更像一部纪录片,画风唯美,节奏缓慢,把日本乡间简素的一餐一饭拍出了“禅意”,让人感受到劳作本身的意义,乡间生活的质朴美感,以及敬天爱人的生活哲学。不知不觉,我就被治愈了。
下面,我们就来看看为什么《小森林》可以治愈我们。
一、美食暖人心
小森远离都市,这里的村民们要购买商品,只有去很远的村公所,或者邻镇的集市。
虽然如此,市子也靠着山川田野的各种食材做出了一年四季的美味。这些食材,有些是市子自己种植的,有些是野生的,极少是买的。
市子和其他小森人一样,珍惜食物。她通过创新,将所拥有的普通食材,做成了美食。每吃一种食物,小森人都会心存感激地说:“我开动了”。
春夏秋冬,每一季,影片都介绍了七种美味。我们看看市子一年四季都吃了哪些美味呢?
①冬春篇
冬天的美食有:烤面包、纳豆味的糯米团、冻萝卜干+干柿子、烤红薯、红豆、烤面片、腌蕨菜
春天的美食有:野菜、冬花味噌酱、节节草根、野蒜苗炒鲑鱼白菜花意面、卷心菜、土豆、洋葱
夏天的美食有:烤面包、米酒、果酱、伍斯特酱油、雨久花泥、盐烤鱼和鳟鱼汤、西红柿
秋天的美食有:八月瓜(通草果)、核桃、鱼、糖煮板栗、烤红薯片、鸭子、炒青菜
不一定要山珍海味,也无需大鱼大肉,一蔬一菜都是美食。让美食温暖我们的胃和心情吧~
我让你不要晚上看这部电影,是害怕你会馋,会想自己做美食,但是手边没有任何食材~
二、感谢大自然的馈赠,享受生活的美好
多年前小森的耕地并不多,那时没有锯木机,村里的老一辈用刀把树一棵一棵砍掉,开垦出耕地。对土地的热爱刻在他们的骨子里。
为了有效利用村里的休耕田,增加村民收入,保护小森的农田以及美景,村政府专门召开大会讨论方案。
当市子去了城里,纪子(市子的朋友)的奶奶让纪子来种植市子的耕地。纪子的奶奶说,地一旦荒废就很难恢复成耕地。
在小森这片土地上,小森的村民们过着怎样的生活呢?
“种植蔬菜,种植谷物,将其加工成食物,做家务,养育子女,去山中或城里工作,为冬存粮食”。
虽然日复一日、月复一月、年复一年地过着相同的生活,但他们是真正地接受一切,并且认真对待,所以他们会打心底里享受着生活。
影片中,小森的老一辈们总是脸上泛着笑意。她们会去邻居家串门,会教市子如何种植,会与邻居们互相分享美食,会为收获而专门成立节日。
影片中,有一幕让我觉得特别温暖。
市子邀请了四个邻居大妈来家做客。市子用什么招待她们呢?
答案是烤红薯片。市子将自己种植的红薯切成片,在炉子上一片片地烤熟,端上桌子。
邻居大妈们吃得津津有味,她们开开心心地讨论着家事,诉说着自己老公对自己的爱意。
临走时,她们由衷地感谢市子的招待。
一片片的红薯片,成了人与人之间情谊的见证。
当她们做了糖煮板栗,也分享给了市子。
你来我往,相互照应,就是小森人之间的关系。
她们爱着小森,爱着自己,也爱着和自己生活在一片土地上的人。
我想,和谐的人际关系也正是《小森林》让人觉得治愈的又一个原因吧~
三、市子最终找寻到生活的意义:生活并非一个圆圈,而是螺旋
这部影片不仅有美食,还有关于生活意义的探讨。
市子曾经前往大城市东京闯荡,和男朋友同居过一段时间,但她最终和男朋友分手了,回到了小森。
她回到小森,并非发自内心的选择。她无力负担在东京的生活,常常吃泡面,但她觉得泡面挺好的,因为里面有蔬菜。她没钱买菜,便自己在盆里种植萝卜。因为生活的压力,老板的苛责,市子逃回了小森。
回到妈妈早已不在的老宅后,市子开始了一个人的生活。她自己种田,种地,做美食,储存冬天的粮食。
她每一件事都从头做到尾,就像妈妈曾经那样。在独自生活的过程中,市子肩负起了生活的重任,她渐渐地体会到了妈妈的不易。
一个女人,又要工作挣钱,又要干农活,又要照顾孩子。工作受了委屈,没有一个亲人支持她,家里的事仍然在等着她做。
市子和妈妈一起生活的时候,总是觉得妈妈懒,比如没有扫雪,没有花心思去做食物。当市子批评妈妈懒时,妈妈有时幽默以对,有时沉默不语。
市子靠着记忆,做了很多妈妈牌食物。秋天的时候,市子做了一道炒青菜。当时妈妈做这道菜时,她觉得美味,但口中却抱怨妈妈常常做炒青菜,没有做点费工夫的菜。
但市子做了几遍,都没有做出妈妈做的味道。当她试着把青菜的筋撕掉后再炒,成功了。
这时,市子恍然明白,妈妈做的每一道菜都倾注了对她的爱意,而非市子所想的懒。这里让我有点泪目。
也许,我们身边也有这样的人,一直默默地爱着我们,但我们却因为身在此山中,不识真面目。当这个人离开了我们,我们才真正地懂得,真正地理解。
市子努力地在小森生活着,但她心有不甘,想去城市,又怕受伤,一直犹豫不决。当邻居建议她搭一个架子种植番茄时,她的想法是,要是搭架子了,就要永久在小森居住下来了,而她并未下定决心。
邻居不太明白她的心思,但朋友纪子和裕太了解她。不过,他们没有她的这种苦恼。
纪子和裕太也从小就生活在小森。纪子从未想过去城市。裕太是心甘情愿地从城市回到了小森,他称赞小森的人是踏踏实实地在生活,他自己也是真心想要在小森生活下去。
而市子,是因为逃避才回到了小森,心并未在小森安定下来。
裕太说市子:
“我一直很佩服你独自一个人,却努力地生活,但其实总让人感觉,对最重要的事情你总是躲躲闪闪,遮遮掩掩,自我欺骗,却用努力这快幌子在遮掩这一切,你难道不是在逃避吗?”
市子也明白自己在逃避,但是她没有勇气去选择,只好任由生活推着自己前行。像极了每一个对生活迷惘的人。
市子在小森生活的日子里,妈妈也偶尔会有来信。
春天的时候,市子又收到了妈妈的信。而妈妈的这封信,促使市子下定决心,再次去城市。
妈妈在信中写到:
“在某个地方摔倒时,每次回头看之前的自己,发现每次都在同一个地方摔倒,尽管一直很努力,却总在同一个地方转圆圈。徘徊到最后不过是回到了原点,很让人失落。但是每次都积累下了经验,所以不管是失败还是成功,都不再是原点。那么不应该叫圆圈,而应该是螺旋。从某种角度看,也许很像是在同一个地方兜兜转转,可其实,多少会偏离上一点或下一点,如果是那样,也挺好的,也许,人本身就是是螺旋,在一个地方兜兜转转,每次却又不同,或上活下或横着延展出去……”。
我看了这一段也挺触动的,我们的人生不就是螺旋式上升吗?虽然兜兜转转,但是总是在进步。
市子看了妈妈的信,决定再去城市努力一下。
五年后,她带着老公和肚子里的宝宝回到小森参加春收庆祝节。
此时的她,成熟,平和,自信,充满力量。
市子的自我成长,也是治愈我的又一原因。
生活方式没有好坏之分,不同的生活方式代表的只是选择的不同。而选择什么样的生活方式,是每个人都要面临的人生课题。有的人,一辈子都是一种生活方式,有的人,还在慢慢地摸索着。
守一方土,修一寸心。
不管什么样的生活方式,都别忘记了爱。
爱,才是治愈我们的本源。
愿《小森林》可以治愈你~
我是爱阅读和写作的@甘棠mm,你的点赞、收藏、转发、评论、关注都是对我创作的莫大支持~谢谢你[心]
何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