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改变生活 · 科技引领未来
提到“安乃近”,很多人肯定都知道。它在前几年仍然很受欢迎,因为它有很好的退烧效果。几年前,安乃近基本上家家必备,因为它既便宜又有效。但是这样一种便宜有效的药物如今在医院是买不到了,可能只会有一些诊所出售。有些人会认为药品制造商已经倒闭,具体
提到“安乃近”,很多人肯定都知道。它在前几年仍然很受欢迎,因为它有很好的退烧效果。几年前,安乃近基本上家家必备,因为它既便宜又有效。但是这样一种便宜有效的药物如今在医院是买不到了,可能只会有一些诊所出售。
有些人会认为药品制造商已经倒闭,具体原因是什么很多人还不知道。事实上,这是因为它被列为违禁药物。有很多这样的药物,曾经被许多家庭视为常备药物,但后来在国内外都被列为违禁药物了。那么为什么安乃近被列为违禁药物呢?
一、安乃近是什么?
安乃近也被称为双吡酮,在1952年由国内制药厂研制成功,引入中国市场后一度与阿司匹林齐名。由于其化学结构属于2类吡唑啉酮,因此有镇痛、退热剂和不明显的消炎效果。安乃近归类为非甾体类抗炎药,与异质组的其他药物相比,它还具有额外的解痉特性。结合其最有利的胃肠道耐受性,这一特点使得安乃近在上市初期得到了广泛的临床应用。
然而在接下来的几十年里,越来越多的报道指出安乃近的副作用影响心血管系统(即低血压和心律失常) ,呼吸系统(即支气管痉挛,特别是哮喘患者) ,和皮肤(即斑丘疹)等。虽然大多数副作用在停药后迅速消失和或在临床环境中可控,但是安乃近引起的粒细胞缺乏症,其最早描述可追溯到1936年,对患者的生命构成严重威胁。
安乃近引起的粒细胞缺乏症可以独立于药物的剂量或给药方式出现,因此无法预测。此外,尽管大约一半的病例发生在安乃近治疗的第一周,但是潜伏期可长达数月之久,因此很难确定其相关性。已报道的安乃近引起粒细胞缺乏症的发病率差异很大。
虽然一项首次国际研究计算出每100万名患者每周接受安乃近治疗有1.1例粒细胞缺乏症,但其他研究发现发病率要高得多,包括一项瑞典分析报告每至少1439份安乃近治疗有1例粒细胞缺乏症。但无论哪种方式,过去几十年中已经报道了许多由安乃近引起的粒细胞缺乏症的死亡病例。
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安乃近因此退出了市场,或者在一些国家从未获得批准,包括澳大利亚、加拿大、法国、印度、日本、美国、英国和美国。然而,安乃近仍然可以在世界上许多国家通过处方药(如比利时、德国、意大利、葡萄牙、西班牙和瑞士)或非处方药(如巴西、中国、以色列、墨西哥、波兰、土耳其和俄罗斯)买到。
在这些国家,该药物仍然普遍用于癌症疼痛、绞痛、术后疼痛、头痛或急性损伤引起的疼痛等适应症。例如,在2006年至2013年期间,安乃近是瑞士第三大止痛药处方最多的药物,在德国,它是2012年处方最多的止痛药物,每日定量超过1.4亿剂。在非处方出售安乃近的国家,这种药物是慢性疼痛患者服用最多的止痛药。
在巴西进行的一项以人口为基础的横断面研究分析了41433人,结果显示,安乃近是最常用的自我治疗药物。安乃近是美国拉丁裔家庭中非常常见的自我药物,美国一个城市儿童医院的单点分析显示,超过三分之一的所有讲西班牙语的拉丁裔家庭以前使用过安乃近。
特别是在美国,安乃近作为非法药物掺假的应用日益增加。例如,最近通过不同的色谱分析在非法芬太尼样品(芬太尼本身经常被用来切割海洛因)中检测到安乃近,很长一段时间以来,人们都知道安乃近也被用作街头吸食可卡因的掺假剂,却仍然使用。
安乃近仍然是世界上经常使用的药物,有合法的,也有未经官方批准的,甚至是非法的。这种药物在肝脏中进行广泛的代谢,然而,很多人并不知道安乃近究竟对身体有什么危害,却依然在使用。
二、 安乃近的作用
1、镇痛作用
典型的非甾体抗炎药的镇痛作用是减轻炎症,也就是说,安乃近被用于继发于炎症减轻的镇痛作用。在早期的研究中都证明了安乃近对炎症具有竞争性抑制作用。作为一种非麻醉性镇痛药,在一些国家已被用于治疗疼痛和发热近90年,而在另一些国家则完全不为人知。它是由德国公司在1920年合成的,并于1922年开始大规模生产。
在20世纪70年代之前,安乃近一直在世界范围内免费供应,当时发现该药物有引起粒细胞缺铁性贫血的风险。此后不久,安乃近在美国、日本、澳大利亚和部分欧盟国家被禁止使用。然而,它仍然在一些欧洲国家、土耳其、以色列、印度、巴西和第三世界国家广泛使用。
2、强化解热作用
安乃近强解热作用背后的神经化学机制尚不完全清楚,但有证据表明它主要作用于下丘脑热调节中心以退热,或者抑制前列腺素在中枢神经系统(CNS)中的合成可能有助于其解热作用。然而有研究证实了安乃近的解热作用与抑制下丘脑前列腺素合成的机制无关。至于抗伤害感受作用,安乃近的解热作用机制尚不清楚。
3、抗炎作用
安乃近具有较弱的抗炎活性。有研究在慢性炎症(大鼠佐剂诱导关节炎)模型中研究了安乃近、吲哚美辛和地塞米松的镇痛和抗炎作用。安乃近作为一种镇痛药比作为一种抗炎药更有效,而消炎痛和地塞米松也有明显的抗炎作用。这些结果表明,安乃近通过一种不涉及前列腺素样物质释放的机制,减轻关节炎大鼠的痛觉过敏和水肿。
4、解痉作用
安乃近也有独特的解痉作用。在动物模型中,安乃近延缓了海马、皮质和纹状体的神经元损伤,防止了继发性高热损伤的并发症,并在脑缺血中诱导了显著的神经保护作用。治疗性低温可以降低缺氧性脑损伤和心脏骤停时的脑代谢率,在心脏和颅内手术过程中具有保护作用,也被用于头部损伤患者控制增高的颅内压。
三、 安乃近的安全性
安乃近的临床使用与各种不良反应有关,例如粒细胞缺乏症、再生障碍性贫血、过敏反应、中毒性表皮坏死松解症、肾功能衰竭、上消化道出血、卟啉症急性发作等。一项研究报告说,在怀孕期间服用安乃近的母亲所生的孩子患白血病的风险增加。最严重的不良反应无疑是再生障碍性贫血和粒细胞缺乏症,后者最为常见。
在荷兰的一项人口研究中,据报道,安乃近可使粒细胞缺乏症的相对风险增加 23 倍。这种增加发生在该国各地医院接受治疗的患者中,并与参考人群进行了比较。据报道,在成人和儿童中出现了双吡酮介导的粒细胞缺乏症后的致命感染,与粒细胞缺乏症相关的死亡率主要是由败血症引起的。
在医学文献中,安乃近粒细胞缺乏症的发生率各不相同。1973 年,瑞典报告的发病率为每年 10,000 名居民中1人,而 1981 年,德国的粒细胞缺乏症发病率为 20,000 人中1人。德国最近的一项研究分析了 2000 年至 2010 年的数据,报告的发病率为百万分之一。
由于与安乃近相关的严重不良反应和死亡人数众多,这种药物最初于 1963 年前在加拿大撤出市场,随后于 1973 年在美国撤出。此外,共有 30 个国家世界已将其退出市场,主要是在欧洲国家和澳大利亚。然而,拉丁美洲的许多国家仍继续将其用于临床目的,并且其免费销售允许在没有控制机制的情况下随意使用。
在美国,拉丁美洲移民人口中没有处方就服用安乃近的人群与粒细胞缺乏症的发病者关联密切。在拉丁美洲,安乃近自由销售的影响可能是其轻度和中度不良反应既未被认识也未被报道的因素之一,因此其发生率可能被低估。
在这些国家,关于安乃近的不良反应的报道很少。他们的记录将仅限于严重感染、过敏反应和其他需要紧急医疗护理的严重医疗状况的病例。曾经一名 59 岁的患者因多发伤而疼痛,并出现与安乃近相关的粒细胞减少症。安乃近在临床上用作镇痛剂共 23 天,暂停后粒细胞减少症立刻得到解决。
但医生没有提及患者之前是否被告知安乃近的不良反应,例如粒细胞缺乏症、再生障碍性贫血、过敏、肾毒性等。也没有提到是否向患者提供了没有严重副作用的替代镇痛剂。目前市场上有许多具有解热、镇痛和抗炎特性的药物,这些药物已证明临床安全性、耐受性、不良反应极小、无严重不良反应。
新型镇痛剂与安乃近的严重副作用形成鲜明对比。目前,没有临床证据证明使用安乃近作为镇痛剂或一线解热剂是合理的。包括加拿大、美国和英国在内的全球 30 多个禁止使用安乃近的国家表明,这种药物不仅没有必要,而且可能对健康有害。
如果自由销售安乃近或滥用,营利性制药公司就可以从这种药物的销售中谋取暴利,尽管它具有毒性和高风险。在没有医疗配方的情况下使用安乃近会显着增加对消费者产生不利影响的风险。应该杜绝安定宁的自由销售,不允许乱用。选择继续将其用作镇痛剂的医生应告知患者其有害影响,包括其并发症和死亡风险。
四、在印度合法的安乃近
1996年,印度政府禁止了安乃近与其他药物的联合用药,这项禁令是全球对安乃近安全性担忧的结果。这种药物有严重的副作用,如免疫系统严重受损。世界各地的监管机构都在努力弄清楚,安乃近的副作用是否经常发生,足以让这种药物完全退出市场。但印度却依旧是少数依旧销售安乃近的国家。
在全球范围内,这种用药因其本身安全性堪忧而受到严厉批评,并没有带来实质性的好处。但即使在今天,安乃近本身也可以在印度合法销售。虽然政府2013年确实禁止了它,但2014年早些时候政府改变了命令,使销售安乃近再次合法化。
印度的行为违背了包括美国、法国和澳大利亚在内的十几个国家的意愿,这些国家已经不再允许这种产品进入它们的市场。安乃近只是众多此类药物中的一种,这些药物在印度销售,但在其它地方被禁止。对大多数人来说,这可能听起来很奇怪,这究竟是为什么呢?
首先要明白的是: 一个国家的药品监管机构完全有权决定哪些药品适合本国人口,哪些药品不适合。事实上,这就是它存在的目的。重要的是它是否有履行其职责的制度。在制药公司所称的“成熟”市场(如西欧和美国) ,新药几乎总是首先推出。在这些市场,监管机构根据对志愿者进行的安全性和有效性试验结果批准一种药物。
由于没有一种药物是完全没有副作用的,机构根据风险收益比率作出决定。当与药物的效益相比较时,是监管者决定某些风险是可以接受的,这就是为什么有一些严重副作用的化疗药物被批准投放市场的原因。
印度等所谓新兴市场的监管机构从西方那里得到启示。只要药物在其本国或主要市场得到批准,就对大约100名印度志愿者进行安全性和有效性试验。由于印度主要是一个非专利药品市场,进入的监管门槛相对较低,除了药品创新者之外,许多公司传统上都在印度生产这种药品的复制品,印度有数百家公司销售数千种药物配方。
总结
曾经的常备药安乃近消失在人们的视野,许多人认为停止生产是因为价格太低不赚钱,事实并非如此。安乃近退出历史舞台主要是因为其严重的不良反应和新替代品的持续可用性。退出市场只是顺应了时代发展和保障人民健康。
事实上,早在2020年3月,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就发布了相关文件,明确规定在中国禁止生产、销售和使用安乃近注射液和其他品种。这些公告表明中国已完全下架安乃近,并将其列入黑名单。今天,随着我们这一代人的成长,中国的医药研发也进入了一个新阶段。未来肯定会有更好的替代药被研究出来。
高夕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