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改变生活 · 科技引领未来
从8月份开始,生猪没有了收储的支撑后,上涨难度加大,如今已迎来了“5连跌”,造成生猪低迷的主因是消费需求不振,产能却已恢复至正常水平,这也让生猪后期上涨无力。同时,因猪价的低迷不振,养殖端开始恐慌起来,不少人生怕猪价跌破7元,到时候亏损加大
从8月份开始,生猪没有了收储的支撑后,上涨难度加大,如今已迎来了“5连跌”,造成生猪低迷的主因是消费需求不振,产能却已恢复至正常水平,这也让生猪后期上涨无力。同时,因猪价的低迷不振,养殖端开始恐慌起来,不少人生怕猪价跌破7元,到时候亏损加大,只好选择将生猪出栏 。
01、猪价“5连跌”
前期河南水灾导致24.3万头生猪死亡,不少人都认为接下来猪价会因此而跟着大涨起来。其实并不然,看似死去的生猪很多,但和生猪存量4.39亿头来看不值一提,而7月收储的2万吨肉就消耗了60多万头猪,我国一天的猪肉人均销量为12万吨,可以说这点损伤并不大。
从今天的行情来看,生猪均价为15.23元/kg,行情下跌了0.01元,这已是连续5天下跌。当然,猪价的跌幅偏弱,28个监测区域,19平9跌2涨。其中西北地区迎来了稳中有涨,行情为13.5-15.1元/kg,新疆反弹0.25元,陕西上涨0.1元;东北行情为13.9-14.4元/kg,只有吉林下滑0.1元;华北行情偏稳,猪价为14.3-15.1元/kg,只有山西跌了0.1元。
而在南方市场,行情稳中有跌,华东行情为15.2-16.5元/kg,其中江苏下滑0.2元,因当地的交通管制,车辆运输比较困难,结果客商不愿意收储,连累了猪价。西南行情为14.2-14.5元/kg,川贵两地跌幅为0.1-0.25元;华中行情为15.2-16元/kg,其中湖南跌幅为0.2元;华南行情稳定,价格为16.4-19.3元/kg。
除了猪价下跌外,近期的仔猪行情也在下滑,行情一落千丈,补栏的人有限,不少仔猪育苗厂可谓是亏损加剧。尽管从官方数据来看,仔猪一头在600元左右。不过民间的真实成交价却只有 200-300元。
新乡辉县养猪户王大哥表示,前期因水灾养猪场损失惨重,如今理赔款已到手,接下来要给圈舍消毒,购买仔猪,如今价格便宜,预计年底出栏时成本可降到7元,王大哥对接下来的生猪市场信心满满。
02、“贴秋膘”带不动消费?
今天不仅是立秋,还是双休假日,尽管那些中高风险地区受影响比较大,但其他地方消费需求还算可以,不少人特意上街购买猪肉。家住枣庄的王大妈表示,自己今天买了2斤五花肉,2斤排骨,才不过花了50元不到,这是去年想都不敢想的事情。
也正是受消费需求有所好转,今天的猪价整体呈现出涨跌互现局面,并没有持续性大跌。但总体来看,市场消费仍然不及以前。而在上游,猪农的亏损仍在持续中,大家的恐慌心态较大,不少人加快了出清速度,不再继续养猪。
很多人好奇,为何猪价一直难大涨,到底是谁在拖生猪后腿呢?元凶已经找到:
1、餐饮低迷
近期100多个地区已加强了防控手段,当地的餐饮业出现了低迷局面,大家不敢再随意去往餐厅中消费,猪肉的消费需求也不是太高。同时,原本很多人期待8月“升学宴”能带动一波猪肉销量,但目前来看也必然会萎靡,猪价上涨不容易。
北方作为猪肉主产区, 在供应偏多且猪肉难外运的背景下,屠企的压价更为顺畅,猪价仍有偏低的可能。同时,上半年屠宰2715万吨猪肉,再加上230万吨冻肉,猪肉供应过剩,自然无法支撑猪价反弹。
2、南方疫病
南方作为生猪的主销区,猪肉销量还算可以,再加上反季节腊肠的制作,也带动了一波销量,不过目前仍处在三伏天,南方高温高湿的环境下,养猪比较困难,动不动就会生病,肥猪热应激的概率加大,大家也加快了卖猪速度,这也造成了猪价低迷。
3、产能恢复
在过去2年里,尽管猪肉消费需求低迷,但因产能仍然没有恢复,因此猪价持续高涨中,但从6月末的数据来看,母猪恢复呈过剩局面,生猪即将恢复100%,预计7月份将全部恢复,8月份可能还会超出2017年水平。在这一背景下,生猪想涨价可谓是难上加难。
从生猪现状来看,猪价的下跌风险依旧很大,但在危困中也有一线生机,那就是学生即将开学,食堂的备货力度加大,再加上疫区的防控效果显著,预计要不了多久就能恢复正常状态,可能8月下旬的“升学宴”能够正常举办。
如果真的如此,那接下来生猪可能会迎来一波“报复性”上涨,到时候猪价预计会涨至9-10元,9-10月预计会涨至11-12元,大家期待吧!
马原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