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改变生活 · 科技引领未来
编者按青年是国家和民族的未来、希望,从“说青年”到“青年说”再到青春担当,青年在社会发展的作用越来越大。在脱贫攻坚的工作中、在乡村振兴的道路上、在抗“疫”一线的战场里……到处都有青年的身影,他们也在用行动诠释着青年的力量。即日起,河南商报开
编者按
青年是国家和民族的未来、希望,从“说青年”到“青年说”再到青春担当,青年在社会发展的作用越来越大。
在脱贫攻坚的工作中、在乡村振兴的道路上、在抗“疫”一线的战场里……到处都有青年的身影,他们也在用行动诠释着青年的力量。
即日起,河南商报开设“出彩河南 青年说”专栏,让我们把目光聚焦到这群青年人的身上,来看看他们有着怎样的故事。
河南商报首席记者 孙科/文 受访者供图
大学毕业后,常晖就来到河南省高级人民法院工作,彼时,他也许未曾想到,除了法院,自己还能在另一片热土上发光发亮。
2017年11月,常晖到了商丘市民权县野岗镇孟庄村,接棒上一任,成为这里新的驻村第一书记。
常晖(左二)在老乡家里了解情况
驻村后,引入资金修路、打井、建公园,还引进企业帮助村民致富
由于前面驻村第一书记的努力,刚来孟庄村时,常晖觉得这里的基础设施各方面都有所改善。但很快,常晖发现了其他问题,“村两委班子年龄偏大、结构老化;村集体虽有一定的收入,但还不够壮大。特别重要的是,有些村民的精神面貌不是很好,通过自己的努力摆脱贫困的意愿不是很强。此外,村里当时的卫生条件比较差,存在的垃圾较多。”常晖说,当时,这些问题摆在了他面前,感觉很棘手。
为了解决这些困难,常晖开始“想法子”。
首先,抓好基层组织建设。常晖说,驻村以来,在上级党委支持下,调整支委1人,增选村委1人,班子平均年龄由59.3岁下降到54岁。
“另外,近几年,我们先后投入资金400多万元,修了路、打了井、挖了河、建了公园广场、安了三四百盏路灯……村里的人居环境有了巨大变化。”常晖还称,为了壮大集体经济,他们想了很多办法。引进新企业,入驻了原来空置的企业车间,又积极争取资金,新建了2000平方米的车间,引进企业两家,解决了40多个村民的就业问题,仅这一项,就增加了10多万元村集体收入。
此外,今年孟庄村还在接洽一个育苗大棚的项目,合作的企业都已经谈好,预计6月份启动。
同时,孟庄村还对村里的传统优势种植产业进行了升级,比如,引导村民种植中药材(地黄)80亩。今年又买了3400棵市场认可度高的秋月梨梨树苗,免费发给村民,发展了40亩,预计3年后成熟挂果,5年进入盛果期,每亩梨树会为村民带去1.5万元左右的收入。
在改善村民面貌上,常晖他们还实行了一系列奖补政策,“比如,发放‘务工奖补’,外出务工者,一年收入达到2万元钱,可以奖励1000元。子女孝顺父母3000元钱,我们奖励800元钱。”
他成为了第24届“河南青年五四奖章”获得者
如今的孟庄村,街道整洁、明亮,村民们的“钱袋子”也鼓了起来。
在2019年3月省脱贫摘帽考核中,孟庄村代表全县接受第三方评估验收,取得了“百分百满意”和“零漏评、零错退”的优异成绩。
去年以来,孟庄村先后被表彰为河南省农村基层党建示范村、商丘市文明村、民权县脱贫攻坚先进村。而常晖也被表彰为第七届省直机关十大杰出青年、民权县优秀共产党员,今年,常晖还成为了第24届“河南青年五四奖章”获得者。
常晖说:“我生在农村,长在农村,对农村、农民有着天然的深厚感情,很感谢组织让我这个从农村走出来的机关干部能有机会为父老乡亲做点事情。这段经历,也让我成长了很多。”
(河南商报编辑 吴冰 施尚景)
张原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