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改变生活 · 科技引领未来
小孩子感冒发烧,通常先用物理降温,当效果不好,体温飙升到38.5摄氏度以上时,才建议口服退烧药,这是为什么呢?其中的原因有很多,一个原因就是为了避免退烧药的滥用,以免引起不必要的不良反应。布洛芬是退烧药中常用的一种,它属于非甾体抗炎药,风湿
小孩子感冒发烧,通常先用物理降温,当效果不好,体温飙升到38.5摄氏度以上时,才建议口服退烧药,这是为什么呢?其中的原因有很多,一个原因就是为了避免退烧药的滥用,以免引起不必要的不良反应。
布洛芬是退烧药中常用的一种,它属于非甾体抗炎药,风湿关节病患者往往不陌生,他们常用到非甾体抗炎药来消炎止痛。同时,风湿关节病患者对非甾体抗炎药的不良反应也耳熟能详,用药不当可能造成胃肠道、肾脏、心血管等多方面的不良反应,不得不防!
合理使用非甾体抗炎药,要从药物的选择、用药的方式、药量的控制三个方面来把握,缺一不可。今天的文章,我们主要讲用药的方式,给大家推荐除了口服之外的另一种方式——外用,一起来看看,外用非甾体抗炎药对风湿关节病患者有什么好处!
非甾体抗炎药对风湿关节病患者有何作用?
在风湿关节病中,如痛风性关节炎、类风湿关节炎、骨性关节炎一类,有一个共同特点,那就是:发生在关节的炎症属于无菌性炎症。
说到感染,我们会想到伤口发炎,会想到感冒引起的咽喉炎、扁桃体炎、支气管炎、肺炎,想到中耳炎、牙周炎等等,这些炎症多和细菌、病毒入侵有关,在症状严重时,就要使用抗菌和抗病毒手段,来协助清除病原体和消除症状。
但关节中的无菌性炎症,并没有病原体入侵,使用抗生素这些治疗就没什么作用,在症状严重时,就需要另一种药物来消炎止痛,那就是非甾体抗炎药!
什么是非甾体抗炎药?顾名思义,就是不含甾体结构的抗炎药。这个甾体,指的是类固醇物质,所以甾体抗炎药大家也不陌生,比如糖皮质激素。非甾体抗炎药在临床上广泛用于多种发热和各种疼痛症状的缓解,是关节炎患者最常用的抗炎止痛药!
痛风性关节炎、类风湿性关节炎、骨性关节炎,关节炎中的“三巨头”,有一个共同表现——滑膜炎。
当滑膜陷入炎症中时,发炎的滑膜细胞会分泌磷脂酶A2,这种酶又会催化磷脂水解为花生四烯酸,花生四烯酸又会在环氧酶(COX)的催化下,合成“鼎鼎大名”的炎症介质——前列腺素!前列腺素又会干什么呢?
非甾体抗炎药则可以通过抑制环氧酶(COX),减少前列腺素的合成,从而达到解热、镇痛、消炎的作用!
消炎止痛效果好,但非甾体抗炎药具有很多副作用!
治疗风湿关节病常用的非甾体抗炎药有布洛芬、萘普生、双氯芬酸钠、尼美舒利、洛索洛芬、美洛昔康、塞来昔布、艾瑞昔布及依托考昔等。需要注意的是,非甾体抗炎药具有天花板反应,不会因为加大剂量就提高疗效,过量服用反而使副作用增加。
非甾体抗炎药有哪些不良反应呢?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要避免这些不良反应发生,我们首先要问自己几个问题:自己有没有消化道溃疡?自己是不是心血管高风险人群?自己有没有肾功能损害?自己有没有非甾体抗炎药过敏?这些问题不搞清楚,就自行买药服用,发生了不良反应也就不奇怪。所以,关节炎患者使用非甾体抗炎药,还是要在主治医生指导下使用,医生会结合病情和个体情况考虑,尽量减少不良反应的风险。
减少副作用,口服之前可以先外用!
在非甾体抗炎药的使用原则中,有这样一条,使用最低有效剂量的非甾体抗炎药。什么意思呢?就是说只要能够缓解症状,尽量减少非甾体抗炎药的使用量。什么才叫缓解症状呢?将疼痛控制在可以忍受的范围内,基本不影响日常的关节活动即可,没必要靠药物完全掩盖症状。
所以,在用药方式的选择上,如果能够通过外用缓解症状,自然也就没必要口服,外用非甾体抗炎药比口服的安全性要高很多,尤其体现在消化道不良反应上。
不过,该不该外用非甾体抗炎药要以能否缓解症状为原则:
对于慢性关节炎患者来讲,早期一般症状较轻,发展到重症有一个过程,于是非甾体抗炎药外用制剂就有了用武之地,我们完全可以在外用制剂效果不佳时再选择口服,既可以达到缓解关节炎症症状的核心目的,又能尽量减少药物的不良反应,何乐而不为!
@头条健康
马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