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改变生活 · 科技引领未来
(老梁说)大家伙都知道,咱新中国是在1949年十月一号成立的,那会咱手里的事也是相当多的。您比方说,匪患问题,千百年来咱就一直没解决。后来咱新中国动用了三十九个军一百四十多个师一百五十万人员,才把这匪患给剿了。还有小弯弯那蒋介石叫嚣着要来一
(老梁说)大家伙都知道,咱新中国是在1949年十月一号成立的,那会咱手里的事也是相当多的。
您比方说,匪患问题,千百年来咱就一直没解决。后来咱新中国动用了三十九个军一百四十多个师一百五十万人员,才把这匪患给剿了。
还有小弯弯那蒋介石叫嚣着要来一个,一年准备、两年反攻、三年扫荡、五年完成的宏伟目标,也不知道他是哪里来的迷之自信。
当然他还在不停的炒着,打解放战争就开始炒的第三次世界大战的冷饭,哎,这都快馊了,到了朝鲜战争结束之后,才消了这心思。
所以那会,咱家里这特务,那特务还真就不少,全藏起来和咱玩捉迷藏。
这还不说第二年,咱就扛着枪进入朝鲜打美国人的屁股的事。
万事开头难,到处都是需要做的事情。
可也就在咱开国大典过去不久,中央就发出了一份加急电报,直接就发往了山东,要求山东有关部门,寻找一个叫牛宝正的山东大汉,而且电报中还要求,一旦找到人,就立刻送进京。
最终这事还真就办成了,可当调查人员找到这人的时候,满脸的惊讶,因为这个中央要寻找的人,居然是一名被公安管制人员。
当然管制他也是有原因的,因为他过去干过的一些个事情,不仅做过国民党的警察队长,还在监狱里头当过看守班长。
就这经历,在当时没有其他佐证的条件下,这就是典型的反革命分子。
不过调查人员,还是询问了牛宝正是否认识这次发出急电的中央人员,他居然说一个都不认识,名字听都没有听过。
当时的调查人员,就感觉到奇怪,但依然还是将牛宝正送入京了,可进京之后,牛宝正就享受起十八级的行政人员的待遇。
那么这到底是咋回事呢?
咱要想把这事捋清楚了,小编感觉,咱还是从牛宝正这人的经历讲起,您就能嚼咕明白了。
牛宝正
咋说呢?那会牛宝正的家庭条件也不好,和大多数的中国人一样,过着饥一顿饱一顿的日子。
毕竟牛宝正出生在清末,那会咱国家何止是动荡能说得明白。您要知道自打鸦片战争开始,到朝鲜战争结束,这一百多年来,咱可一直都在打仗,这都没怎么停下来过。
这也是没有办法的事,清政府见天的给人跪,那不平等条约,一个挨着一个,割地就不说了,还赔款。
这些个赔款哪来的?都在老百姓的头上摊着呢?
后来清政府是没了,但这打跑了旧军阀,他又来新军阀。而其中大军阀和大军阀见天的打,小军阀他也不消停,老百姓种的那点子口粮,能把自己喂饱了这就不错了。
所以牛宝正在这种环境中出生,还是个普通人家里头,能吃饱饭这就可以了。
他也大字不识一箩筐,天天为了吃饭想办法。
这不眼瞅着牛宝正就长大了,一晃就到了1910年,他就从原来的牛村,迁入了无棣县。
你说也赶巧了,他刚到这地,就琢磨着给自己弄一口饭吃的时候,这县里头的警察局,要弄一支骑兵出来。
说道这里估计有小伙伴要好奇了:“这警察局还要弄一个骑兵部队?”
这也是没有法子的事,那会大军阀小军阀,还有抽根扁担就敢说自己是土匪的。
作为一个行政部门,你手里没有俩枪给撑腰,这县政府腰杆子也不硬,军阀就不说了,估计有俩枪的土匪,都要找上门来讨饭来了。
所以那会的警察局配备个骑兵这都不算啥,您比方说上海的警察局,这都有铁甲车装备,比一般的部队装备都好。
有钱的地,这警察部队就好点,没钱的地,能有两条长枪就不错了。
牛宝正这个无棣县,能装备上骑兵,这说明这县还是可以的,毕竟骑兵这玩意,人吃得东西倒也无所谓,可这马要是吃的差了骨瘦如柴的,您还不如骑头驴出去呢?
好了,咱接着说。
这牛宝正一瞅,这可是一个糊口的机会,毕竟那会有工作的机会也不多,尤其是他这种大字不识一箩筐的人,靠贩卖一点体力,挣点钱也不容易。
结果他一报名,还真就选上了,原因就是招兵的一瞅,他这人人高马大的,而且这年龄也三十而立了,看那样子也是老实巴交的。
“收了!”哎!这牛宝正算是正式的当兵了。
后来招兵的一瞅,就感觉牛宝正沉稳,能压得住,就给了个正目的位置。
啥是正目呢?其实就是班长,手底下能管着几个人,后来做出了成绩,还给升了一级,这就分队长了。
说道这里估计有小伙伴就要问了:“咋一进去就给了一个正目呢?”
咋说呢?看他老实才给的,毕竟您就算是发给那些个,看着眼睛咕噜噜乱转的,这枪发到他手上,您还是能管住啥时候给枪,啥时候不给的枪。
但要是给这种看起来机灵的人,来一个位置,谁能知道这家伙心思活泛不活泛?要是带着一帮人造反了,那可就亏大发了。
实在人至少不会这么干。
当然牛宝正当时也没考虑这个,而是想着能给自己家庭多少带了很多变化,这才是他考虑的问题。
其实这份薪资,也没能让牛宝正安生多少日子。
毕竟那会不是旧军阀之间打,就是新军阀崛起相互打。来了张宗昌,他还张作霖,冯玉祥和李景林也会来。
说道这里估计有小伙伴要问了:“好好地说牛宝正的事,你咋说起了军阀混战的事?”
咋说呢?军阀大战,那军饷不要钱吗?这一准就是废话,毕竟大炮一响就黄金万两,那个军阀给自己手底下的人发不了军饷,估计不用多少日子,这手底下的军队就的叛变。
所以,这些个军阀可不会放过任何一次搜刮财物的机会,那么发给他们这些警察骑兵的月薪也就成了被搜刮的对象了。
牛宝正一瞅这发到手上的钱,一回比一回少,而且指不定啥时候,就被派上去打仗了。
家小养活不了,这指不定就要丢了命。
于是牛宝正就从这警察骑兵里头退了出来,这就辞职了。
这不后来,蒋介石完成了北伐,这全国就达成了一种明面上的一种统一,至少没有之前那么乱了。
牛宝正借着当时还算平稳的局势,带着一家老小,就上了北京了。他的想法也简单,北京这块算是大城市,寻找工作的机会他也多不是?
咋说呢?刚来的那段日子,他这日子也不好过,没有一个稳定的工作,挣到钱也全靠运气。
就这么糊弄了两年的时间,咋说呢?他毕竟也是干过警察骑兵分队长的人,人情世故多少也懂一点,两年的时间,也结交了几个人。
所以他通过朋友的介绍,就认识了北平的宪兵侦缉队长高继武。
“成吧!这事我来办!”高继武算是点头答应,给牛宝正找一个工作。
这不后来,就把他给推荐到了一所监狱里头上班,其实就是一个看守。
毕竟他本来就做过警察这行当,所以很快就上了班,还是因为这个原因,他做了这个监狱的看守班长。
说道这里,咱必须的介绍一下这监狱。
这个监狱他就在北京市西城区草岚子胡同十九号,开头是作为一间临时监狱来使用的,关押的就是北平和天津这俩地被国民党抓来的共产党人员。
不到一年的时间,这临时监狱就换了一个名字,叫北平军人反省分院,听着文雅了一点,其实监狱的本质一点都没有变,后来人们干脆就把他叫做草岚子监狱,所以国民党又憋不住了,后接又把这地改成了北平市第三监狱。
总之换了好几个名字,到了四十年代的时候,还被改成了北平市高等特种刑事法庭看守所,当然名字加长了,也不能改变他监狱的本质。
其实到了解放后,这地还是被当做监狱使用了一段时间,直到1960年的时候,这地就被改成了宿舍,没想到吧!
好了,咱接着说。
这地光占地就有一万三千平方米,最中间是一栋二层小楼房,二层是国民党一干人全在这里办公,一层就是监狱,这楼的后边还有四十八间牢房,分成了南监和北监。
根据周围老邻居们的回忆,每到放风的时候,他们总是能听到很多哗啦啦的脚镣声。
而这牛宝正就是在这个监狱里头当看守的。
咋说呢?这个监狱里头关押的最为出名的所谓政治犯,就要数薄一波、杨献珍、安子文等等这些人。
估计薄一波大家伙都认识,其他一些个人就不怎么认识了,小编只想说一句,当年阎锡山被日本人打得找不到北,就他那些个旧军真就不成,后来成立新军。
而这些个新军,咱共产党主要领导,大多都是从草岚子监狱出去的人。
从这里您就知道这个草岚子监狱的重要性。
估计说道这里,大家伙就能猜到,建国之后为嘛牛宝正会被送入北京,并且能享受十八级行政待遇的原因了。
有兴趣的小伙伴您接着往下听。
咋说呢?牛宝正来这所监狱的目的其实很单纯,就是为了给自己的家庭弄一口饭吃,其他的坏心思,他就没有,农民的质朴在他的身上还是有的。
牛宝正入职没有多长时间,咱共产党这里就发生了一件事。
当时的中共顺直军委书记廖划平,在1931年的时候被北平宪兵司令部给抓了起来,随后这人就叛变了。
咋说呢?廖划平这个人,在历史上不仅创建了中国青年共产党,还是四川早期党员之一,资格算老的了,而且在他叛变的时候,身上还兼着冀鲁豫边特委书记。
所以廖划平这人一叛变,对咱的打击那可是不小。
很多人就因为他被捕了,估计有几百人,其中一些人就被送到了草岚子监狱了,薄一波、安子文、杨献珍等就是在这个时间段里头进入到这个监狱的。
咋说呢?牛宝正面对这么多人被抓了进来,其实也没啥感觉,毕竟看押人员,是他的工作吗?
那么在后来的接触中,牛宝正到是很佩服起被关押起来的人员。
咱举个例子,您就明白了。
杨献珍没有被送到草岚子监狱之前,其实就被国民党审问过的,不管怎么样,杨献珍就是不承认国民党给他安排的罪名,还有拒绝回答他们想要知道的任何事。
别的不说,就说在密审室里头,将他吊到房梁上,还有鞭子不停的抽,目的就是要胡鄂公的住址。
一个多小时的审问,杨献珍楞是一个字都没吐出来。而且因为吊的时间太久了,把左手腕都给吊断了。
这要不是同一个监狱里头,有一个懂医术的韩有才给他把已经粉碎了的骨头接上,后来还细心地推拿按摩,这人基本上就残废了。
后来国民党接着拷打审问,杨献珍还是一个字都没有吐露出去。
这不,国民党没有法子了,这就随便按了一大堆的罪名,要给他来个死刑。
其中一些个罪名说起来也好笑,都是一些个子虚乌有的事情,您比方说行刺张学良啦,策划石友三啦,煽动军警暴动啦等等。
杨献珍啥都没有说,居然就编出了这么多的罪名。杨献珍不画押,被国民党按着手指头硬给上了一块印泥,按上去的。
当时算下来,杨献珍都够四个死刑了,押到黑牢里头,这回头就等着执行了。
后来被送到军法处,杨献珍抓住机会反供了,这才被判了五年。
这事把那些个审问杨献珍的国民党给气坏了,回头把军法处给告到了南京这块。
咋说呢?当时南京政府听了之后,就要派一些个特务跑过来瞅瞅是咋回事?
顺道还要求把杨献珍一些个人就地处决,这后头就遇到日本人发动九一八事变,这事就算是拖下来了,于是杨献珍这些个人才被送到了草岚子监狱,看押了起来。
所以牛宝正到是很佩服咱共产党的。当咱这些人被关押过来之后,牛宝正也没有那种恶狠狠的样子,反而比较和睦一点,也不会有意针对任何一个人。
咱聊到这里,接着说另一条线,这条线和上边这一结合,就能了解整件事的一个大概。
共产党是有坚定信仰的,那么被关押起来之后,大家伙就逐步地形成了一个有党支部干事会的领导核心,继续在监狱里头和敌人斗争。
那么为了保持共产党人的革命气节,他们一有机会就会组织大家伙学习。
但这种学习没有外来的刊物,你没法知道外边发生了什么,这不好弄。
所以大家伙就想着,开辟一条可以接受外来资料的渠道。
他们通过观察,就感觉牛宝正或许就是一个很好的突破口,但这个突破口,你不可能突兀地要求对方怎么样的,这还得有一个机会。
哎!这机会没多久可就来了。
牛宝正这天正在上班,就收到了打家里头邮寄来的一封信。
信里头的事也简单,牛宝正的母亲生病了,这病得还不轻,可这家里头就没有几个钱,就算是把大夫请进家门,他也治不了,所以就想让牛宝正想想办法,筹几个钱出来。
咋说呢?牛宝正他到是想回信,但他连认字都困难,所以写回信这就尬住了。
这要是找人代笔,就两条路,一个是出去花钱,另一个就是找同事代笔。
可出去花钱找人写的话,他目前在上班,这不赶趟。你要找同事的话,他不愿意让同事知道自己手头上也紧,帮不了家里头什么,这说出去,他感觉自己抬不起头来。
所以牛宝正这一琢磨,他就把主意打到了咱共产党人的身上了。
“对呀!一看杨献珍那人,就像个读书先生,文质彬彬的,说话也不像咱这种大老粗!”
所以牛宝正就想着让杨献珍来代笔,把自己的情况和家里头说明一下。
回头牛宝正找到杨献珍,把他的事这么说,杨献珍同意了。毕竟就是写个回信吗?牛宝正把自己的意思这么一说,杨献珍润了一下笔,就把这回信给写好了。
牛宝正拿信就走了。
杨献珍感觉这是接触牛宝正的一个非常好的机会,于是他就把这个消息拿到了,监狱里头组建的党支部干事会上讨论。
大家伙这么一研究,感觉确实是不错,这次机会可以把牛宝正给争取过来,从而打通和外界联系的通道。
于是党支部就发动大家伙,看看大家伙身上还有现钱没有,最终收集上一些。
因为杨献珍和牛宝正接触过,这个任务就交给了杨献珍。
于是我们就看到,杨献珍趁着放风,而且牛宝正在附近执勤的机会,接近牛宝正和他聊了几句之后,就把钱塞给了牛宝正,让他拿回去给母亲治病。
这是雪中送炭,牛宝正很是感激,没多久牛宝正和杨献珍就成了朋友。
有些时候,牛宝正一些个心里话也会对杨献珍说道说道。
最终杨献珍感觉时机成熟了,就想着让牛宝正为他买点报纸期刊什么的,就说:“在监狱里头呆着,看不到字,这心里头也慌着呢?”
咋说呢?之前母亲治病的事,牛宝正就已经心生感激,也想着找机会报答一下。
买期刊这事,对于牛宝正来说,这也是一件危险的事,这要是被抓住了,他也是会被抓起来的。牛宝正也知道,杨献珍让他带进来的,都是一些个进步书籍。
但牛宝正这个人,对于别人给他的帮助,还是记在心里头的。
于是牛宝正就保证:“这事没问题,一定给他带些报纸期刊进来给他看的。”
当然这种购买报纸期刊的行动,杨献珍也不会让牛宝正白干,钱都是杨献珍他们拿,有时候有剩余的就留给了牛宝正。
于是报纸就这么被带了进来,这也让杨献珍他们对外面的世界发生了什么,有了一定程度的了解,从而在对抗国民党的时候,也有了十足的把握。
后来牛宝正还给杨献珍买来了外文版本的马列主义书籍,这让在监狱里头的共产党员又有了一个学习的机会。
那么监狱的党支部在这些外来的刊物下,还创办了属于自己的刊物《红十月》。
随着这种不断的交往,牛宝正也认可了共产党的很多事情,在思想上也在慢慢地靠拢共产党。
从共产党人在每一次审问的那种坚贞不屈的形象中,牛宝正感觉共产党人是可以信赖的。
于是牛宝正又开始了,将监狱里头的信息,往外边传递的任务。
而且还会利用职务之便,延长一点放风的时间。或者咱党组织在每个月的探视日,就会伪装成探监的对监狱进行联系,而牛宝正作为监视,就可以在暗中保护。
有时候为了传递消息,牛宝正晚上还会派孩子和妻子到约定的地点取信件。
比如当初冯基平,去外地活动,后来返回北平,就趁机和牛保平联系过,将一批秘密资料直接送到了监狱里头。
当然国民党对于监狱里头的变化,还是有所察觉的,他们感觉到了监狱里头似乎有一个核心,而被怀疑的对象就有十八个人。
为了这件事,国民党派了一个宪兵班跑到监狱里头驻扎起来,用来监视在那。
牛宝正知道这事之后,就告诉了当时叫张永璞的薄一波(化名)。
这让咱党支部有了宽裕的时间,应对这件事,结果大家伙都知道了,国民党啥都没瞅见。
当然国民党可不会甘心的,于是他们又来了第二次,不过这一次比较隐蔽了。
他们派了俩特务,装成了政治犯,这就想混入到监狱里头,刺探一点东西出来。
结果这事又被牛宝正知道了,回头他就通知了党支部。
这不用问,国民党又啥都没有捞到。
“见鬼了!”国民党感觉有劲没处使。
后来,国民党为了分化瓦解,再来个笼络人心,就开出了这么一个条件,说在监狱里头刑期超过五分之一的政治犯,只要在报纸上登山一篇所谓的《反共启事》,回头就可以出去了。
咋说呢?这事做起来相当容易,但这事一旦做了,就等于把自己这么多年的信仰给放弃了,而且这叛变的标签可就算是打到身上了,你咋洗都不会洗清楚明白的。
监狱外边的党组织,很想把草岚子监狱的人都营救出来,毕竟草岚子监狱里头关押的咱共产党员,那都是坚强的骨干,这么多年下来,那都是印证过的。而且当时的局势是全国性的抗日,咱需要大量的人手。
所以党组织决定,草岚子监狱的人,是可以通过国民党的这个政策,发布《反共启事》,从而获得出去的机会。
但这个决定,送到咱监狱党支部手里头的时候,咱头一个想法这压根就是敌人的一个圈套,不能相信。
后来党组织又通过牛宝正,给监狱党组织送去第二封信,确定这是党组织的决定,中央的决定。
之后杨献珍用外文对党中央做了汇报,不同意登报出狱。
最终又有了第三次信件,依然是通过牛宝正传了监狱里头,并附上了北方局向党中央建议的主要内容抄件,证明这就是中央批准。
这后来大家伙就一股脑都写了,准备发到报纸上,结果国民党一瞅,哎!这么多人?这就心里打嘀咕。
结果一个多月下来,楞是没有一个人被放出来。
最后协调,咱分批出去。于是1936年九月上旬,出去了九个人,然后是下旬出去了二十一个人。总之,前前后后用这种方法出去的一共有六十一个人。
这也为后来,咱弄出山西新军做出了铺垫。
咋说呢?这事做的久了,难免就要被看出来的,后来牛宝正因为和监狱里头的人接触过于频繁,而被国民党给盯上了。
牛宝正被国民党给抓了起来,这个期间牛宝正被严刑拷打了一番,但牛宝正一个字都没有透露出去。
牛宝正咱积极的营救下,总算是从国民党的手底下逃了出来。
他的家人和他本人被咱护送出了北平城,也就是从这里开始牛宝正和咱组织中断了联系。
一晃这就是十来年了,革命成功了,当年草岚子监狱里头囚犯,如今已经成为了新中国的功勋,他们没有忘记牛宝正。
于是在建国之后,拿到紧急的寻人电报就发出去了。
但大家伙只知道他叫牛宝正,是个山东人,就什么也不知道了。
本来这事,属于大海捞针了,但一个在山东渤海抗日根据地工作过的同志,说他认识牛宝正。
于是,我们才找到了牛宝正这个人。
咋说呢?当初牛宝正从北平出来之后,就回到了山东无棣县,做个小买卖度日。
当全国都解放了,无棣县并不了解当初发生的事,只是知道他当过国民党的警察队长,还做过监狱看守班长,所以将他划归到历史反革命分子当中去了,而且实行了公安管制。
其实,牛宝正也讲述了自己在监狱里头的经历,帮助过共产党,为了这事,他本人也差点被枪毙了。
但他说的这些个人,当时使用的都是化名,所以也说不清楚。
后来寻找他的人,根据牛宝正描述人的体型,最终确定两个人安子文和刘澜涛,从而确定了牛宝正的身份。
牛宝正是一个平凡的英雄,他做了他感觉当时应该做的事情。
到了1954年的时候,牛宝正因病去世。
好了,今天就写到这里,喜欢的朋友加个关注,顺手点个赞呦!
金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