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改变生活 · 科技引领未来
号称莒端,辟邪镇宅含朱砂的紫丝砚四方,朋友做的,大家欣赏!收藏者:鲁之揅四方紫丝砚,编号分别为:12000、600、400、300收藏的紫丝砚,四方品质不同收藏的紫丝砚,难得了收藏的紫丝砚,刻字了收藏的紫丝砚,竖起来收藏的紫丝砚,很有感觉收
号称莒端,辟邪镇宅含朱砂的紫丝砚四方,朋友做的,大家欣赏!
收藏者:鲁之揅
四方紫丝砚,编号分别为:12000、600、400、300
收藏的紫丝砚,四方品质不同
收藏的紫丝砚,难得了
收藏的紫丝砚,刻字了
收藏的紫丝砚,竖起来
收藏的紫丝砚,很有感觉
收藏的紫丝砚,莒端
收藏的紫丝砚,方的
收藏的紫丝砚,字一般
收藏的紫丝砚,侧面
收藏的紫丝砚,开口式
收藏的紫丝砚,侧面
收藏的紫丝砚,带石皮,标本
收藏的紫丝砚,残砚
收藏的紫丝砚,老坑
收藏的紫丝砚,断口
收藏的紫丝砚,老坑残石
收藏的紫丝砚,方的,
收藏的紫丝砚,方的侧面
收藏的紫丝砚,试水
收藏的紫丝砚,水后
收藏的紫丝砚,有感觉
收藏的紫丝砚漂亮
收藏的紫丝砚,残砚试水,特征很明显,值得收藏
收藏的紫丝砚,有意思
收藏的紫丝砚,有时候残的比完整的还值钱
收藏的紫丝砚,再看一眼
收藏的紫丝砚,了不得了
收藏的紫丝砚,vhs长方形
收藏的紫丝砚,南宫砚友
收藏的紫丝砚,更清晰
收藏的紫丝砚,带石皮
收藏的紫丝砚,研磨
收藏的紫丝砚,很好
三个以一,收藏的紫丝砚,,聚会
收藏的紫丝砚,重器
收藏的紫丝砚,这么大的料,难得一见
收藏的紫丝砚,用料狠
收藏的紫丝砚,镇馆之宝
收藏的紫丝砚,收藏级
收藏的紫丝砚,背面画的,不满意,就没雕刻
收藏的紫丝砚,机组就这样吧
收藏的紫丝砚,有银星闪烁
收藏的紫丝砚,牛啊!
收藏的紫丝砚,哈哈
收藏的紫丝砚,细节
收藏的紫丝砚,看见了吗?
收藏的紫丝砚,洗澡
好了,砚台看完了,下面分享几篇紫丝砚的文章:
砚界公益拍——《云生太古》紫丝砚
2019-10-21 23:56
【拍品】:《云生太古》紫丝砚
【规格】:12.5×9.8×2.4cm
【描述】:紫丝砚生莒南,墨花飞起朱砂燃。紫丝砚,小砚种里的珍品,砚做另类云纹,大刀阔斧,老辣痛快,云生太古,气摄八方,气局驾驭的很到位。紫丝砚始于明代,产于山东临沂市莒南县壮岗镇下峪子村水库底,蕴藏量较少,清乾隆间曾作为贡砚,又成莒端。清代文人许瀚,庄瑶在其文章中都有记载,山东博物馆有一方紫丝石古砚,砚铭曰:“此处便有紫丝石,何必远求端溪砚。”
紫丝石,地层为元古界海洋胶南群洙边组,岩性为绢云母千枚岩。石质细而坚,滴水不干,呵之生润,下墨细速,久用不乏。紫丝石石色多灰黑色,偶有灰绿、灰黄诸掺杂其间,似蛇皮纹,并有金属光星星点点,质量较重,石中含辰砂微粒,(辰砂即朱砂,有安神定惊的作用),所以加水磨制时,便出现紫红色石沫,故称紫丝石。现坐落于当地的115师司令部纪念馆里,就有当时首长们用过的紫丝砚。紫丝石坑现已成水库,已无法开采,绝迹了。
帮朋友做的紫丝砚
作者:砚滨客
转载▼
分类: 砚 |
朋友带来三块紫丝石,要我雕砚,结果其中两块裂太多,经不起整胚,不成块也就无法成器,这是仅剩的一块,石头有点硬,所以雕得浅,效果不理想。
此砚还有个特点:因石料不是平行于岩层取料,故而砚面石品类似松花的刷丝,且中间部分辰砂的含量很高,两边的含量相对低一点,这个我有点想不通,请懂岩石学的朋友指点。
原文地址:雅玩记事之九——鲁砚(四) 莒南紫丝砚作者:子羽
莒南县位于山东省东南部鲁苏交界处,历史悠久,文化灿烂,风光秀美,物产资源十分丰富,出产一种赛过端砚的砚台——紫丝砚。地点在莒南县壮岗镇下峪子村水库底。此砚资源已经枯竭,水库底石层用炸药炸碎垫村中道路。
原省政协常委、中国工艺美术家协会理事石可先生的《鲁砚初探》中记载:紫丝砚产于莒南县水库河底,系蛇纹岩之夹层,蕴藏量较少,开采不易。清乾隆年间曾作为贡砚,称“莒端”。石色多青黑,有灰绿、灰黄诸色掺杂其间,似蛇皮纹。以刀刮之有朱砂点成红色缕丝,着水变紫,以取名为紫丝石。石质细而坚,滴水不干,呵之生润,下墨细速,久用不乏。
山东省地质博物馆资深专家张希禹、张鲁府的《谈鲁砚的开发及现状》一文中,对紫丝砚是这样描述的:紫丝砚——产于莒南县壮岗镇下峪子村,地层为元古界胶南群洙边组,岩性为绢云母千枚岩。其石多靛青色,石中含辰砂微粒,所以加水磨制时,便出现紫红色石沫,故称紫丝石。其石很早被人用以制砚,因石质极接近端石,曾被人们称为“莒端”。有一方用紫丝石刻制的传世古砚,砚铭曰:“此处便有紫丝石,何必远求端溪砚。”对紫丝石给予高度评价。张希禹称“辰砂微粒”,石可先生称“朱砂点”,其实,“辰砂微粒”“朱砂点”是同一种矿物,主要成分是硫化汞。辰砂又被称作为朱砂,它是一种色彩鲜艳的彩石。新石器时代的先民就开始应用辰砂做颜料。紫丝砚与墨相互研磨,砚石中的辰砂色增强了墨色偏暖的倾向,丰富了墨色的层次,提升作品的品位。另外,紫丝砚中含有的朱砂,在民间有避邪消灾的说法,因此,很多民间艺人也喜欢用紫丝砚来研墨、作画、写对联。因此,紫丝砚是书画家追求的圣物。
我写了一首小诗赞赏紫丝砚:
紫丝如紫端,经旬犹落丹,壮岗觅此砚,下峪有深潭。
上面紫丝砚为临沂砚台雕刻大师亓石明先生刻制。浮雕为:孔子师老子。砚铭为我的一幅书法作品。
砚界公益拍——《朱砂燃》紫丝砚
2019-03-29 23:48
【拍品】:《朱砂燃》紫丝砚
【规格】:20×12.2×4.2cm
【描述】:紫丝砚生莒南,墨花飞起朱砂燃。紫丝砚,小砚种里的珍品,始于明代,产于山东临沂市莒南县壮岗镇下峪子村水库底,蕴藏量较少,清乾隆间曾作为贡砚,又成莒端。清代文人许瀚,庄瑶在其文章中都有记载,山东博物馆有一方紫丝石古砚,砚铭曰:“此处便有紫丝石,何必远求端溪砚。”
紫丝石,地层为元古界胶南群洙边组,岩性为绢云母千枚岩。石质细而坚,滴水不干,呵之生润,下墨细速,久用不乏。紫丝石石色多青黑,有灰绿、灰黄诸色掺杂其间,似蛇皮纹。质量较重,石中含辰砂微粒,(辰砂即朱砂,有安神定惊的作用),所以加水磨制时,便出现紫红色石沫,故称紫丝石。现坐落于当地的115师司令部纪念馆里,就有当时首长们用过的紫丝砚。紫丝石坑现已成水库,已无法开采,绝迹了。
原文地址:此处便有紫丝石,何必远求端溪砚-----山东莒南紫丝砚作者:目不识丁二
“山东莒南县,出产紫丝砚;质量赛端石,周末墨不干”这是一首在当地流传已久的民谣,称赞赛端砚的紫丝砚砚堂内的墨从周一到周末都不干的奇特之处。
其间
下峪子村与紫丝石有关的两个人物--------张居健、张坤田。据一位老教师介绍(今年78岁),他爷爷的爷爷叫张居健,家里很穷,在秋冬枯水季到砚石堂采一担砚石,步行到大店赶集,拿石头换粮食,每到集日,大店的庄氏家族都等着他的到来。而当时庄氏家族门庭显赫,有72家堂号,一度跨鲁、苏、皖三省,民间有“人行十日,不吃他家饭,马行千里,不吃别人草”之说。由此可见紫丝砚之好。
另一个就是张坤田:莒南县志第389页记载:民国初年,下峪子村艺人张坤田,用当地产的紫丝石雕砚出售,雕工精细,至今仍有作品传世。
1945年,日军扫荡壮岗时,开采过紫丝石。
中日恢复邦交(1972年9月25日)后的1977年,日本人通过外贸部门联系,要求进口莒南的紫丝砚。成立于1975年的镇工办于77年组织人员开采,因水大无力开采而作罢。
村里的支部书记张全一回忆说,约在1987、1995、2002年,香港的一位收藏家分三次写信给村委(信早已找不到),要求买一块紫丝砚,村里一直未回信(因为没有砚台)。香港的这位砚友不知从哪里查到了紫丝砚的记载,对此砚恋恋不舍。看来记载是有的,只是不知出处。以上事例足以说明紫丝砚的迷人程度。
上图为黎花砚舍收藏的一方清荷叶池紫丝砚,虽小犹珍,紫丝砚中老砚尤其少见。
高同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