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改变生活 · 科技引领未来
今日《人民日报》两度关注旺苍点赞旺苍产业发展01一起来看看具体内容吧全产业链培训技能更先进一铲子入水,泥巴粘在铁锹上,浮出水面。张虎昌左手捏着铁锹前把,右手扶后把,一个转身,铁锹稳稳落在了田埂上。用铁锹背拍一拍田埂,“这一步起到夯实的作用,
今日《人民日报》两度关注旺苍
点赞旺苍产业发展
01
一起来看看具体内容吧
全产业链培训 技能更先进
一铲子入水,泥巴粘在铁锹上,浮出水面。张虎昌左手捏着铁锹前把,右手扶后把,一个转身,铁锹稳稳落在了田埂上。用铁锹背拍一拍田埂,“这一步起到夯实的作用,少不得。”
一大早,四川旺苍县锦旗村的稻田里,脱贫户张虎昌忙碌了起来。将水田四周打埂、夯实、加高,并挖出深沟养鱼,现如今老张搞起了“稻鱼共作”的循环农业。
“鱼吃稻株上的害虫,排泄物还能为水稻提供养分。”张虎昌抹了抹额头上的汗珠,“稻田不施肥、不打农药,每亩能节省100公斤复合肥。绿色稻米1斤也能比普通稻米多卖2元。”养鱼加上卖稻子,一亩地增收3000多元,张虎昌尝到了绿色农业的甜头。
机械化育秧、免费提供鱼苗、订单收购……前几年,旺苍县在锦旗村开展水稻“循环种养产业”示范。学会技术,懂了循环种养,张虎昌的绿色稻米摆上了超市货架;学通经营,抱团成立合作社,稻鱼实现订单销售。如今,张虎昌参加的合作社还请来了省里的教授讲起农村电商、直播营销。
“高素质农民培训围绕产业结构优化调整和转型升级等重点内容,集中在2到3项主导特色产业开展全产业链培训。”旺苍县乡村振兴局局长何显常说,统计显示,旺苍县已累计培养高素质农民4050名,推动领办、创办农业经营主体1500多家。
为培养一支有文化、懂技术、善经营、会管理的高素质农民队伍,四川省鼓励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利用送教下乡、田间课堂、线上培训等形式,培养各类农业专业技术人才。2021年,四川全省培养高素质农民达3.8万人,不少脱贫户走进课堂学习,到省外专业机构交流,一些人还成为农业经理人和新型职业农民。
02
一片叶子兴起一个产业
富裕一方百姓
为特色脱贫产业增值赋能
顺应消费升级需求,技术赋能生产,持续擦亮品牌,深挖文化内涵,做大做强像茶产业一样的特色脱贫产业,让脱贫群众生活更上一层楼。
冬日暖阳下,四川省旺苍县三合村,茶田横成浪、纵成波。村民石义良正在修剪、松土。卖有机茶、开农家乐,石义良去年收入超过60万元,“卖茶叶又‘卖风景’,小绿叶成了‘黄金叶’。”在旺苍,种茶、制茶、茶旅、茶体验……6.8万人以茶为业,去年茶产业综合产值达38.37亿元。
小茶叶,大产业。数据显示,我国832个脱贫县中,以茶叶为主导产业的有150多个,产值超过千亿元,累计带动260多万脱贫人口增收致富。
近年来,各地立足资源禀赋,推动茶叶产能持续扩大,产业链水平不断提升,我国茶叶产量和消费总量都居世界首位。然而,茶产业发展不充分问题也日益凸显:部分地区茶产品开发利用不够、茶文化挖掘不深,“经营主体小散弱”“有品类缺品牌”等现象仍然存在。统筹发展好茶产业、茶文化、茶科技,必须坚持绿色发展方向,强化品牌意识,优化流通营销环境,推动茶产业高质量发展,让更多茶叶长成“致富叶”。
质量是产业的根基。好茶叶是精心种植、管理出来的。要顺应消费升级需求,打造绿色生态茶园,通过提升良种率、智能化管理,集成推广配方施肥、生物防治等绿色技术,构建“从茶园到茶杯”的全程质量可追溯体系,“生产有记录、信息可查询、流向可跟踪”,确保茶叶质量安全。同时,要以市场需求为导向,推进适区适种、适品适种,科学划定生产优势区,引导差异化发展,以优产优供促进茶产业提质增效。
高质量发展不仅靠品质支撑,也需品牌引领。市场经济发展到今天,品牌就是金字招牌,是茶产业提档升级的发力重点。要调整生产经营策略,擦亮区域公共品牌,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形成规模发展、效益提升的良性循环。要通过开发精深加工新产品,提升附加值,满足新需求。这方面有不少成功的实践。一些老字号茶企守正创新,推出棒棒茶、茶胶囊、茶面膜等新产品,老品牌焕发新活力。以喜茶等为代表的新茶饮品牌,以信息技术赋能,引导新消费,年轻人排队买茶成为一种时尚。由此可见,做好供给侧文章,满足多样化需求,品牌就能助力产业强起来。
挖掘茶文化,促进三次产业融合发展。“茶区变景区、采摘变体验、茶山变金山”,在不少茶叶优势产区,因地制宜发展休闲采摘、观光旅游、科普教育等新业态,种茶、制茶、饮茶、游茶融合发展,让农民更多分享二三产业增值收益。不少地方加快茶产业发展与茶文化传承融合,加强茶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保护,让茶艺、茶理、茶道等文化要素滋养文旅底蕴、品牌内涵,促进茶文化传播推广,构建现代茶文化产业体系,提升茶产业的整体影响力。
一片叶子兴起一个产业,富裕一方百姓。要顺应消费升级需求,技术赋能生产,持续擦亮品牌,深挖文化内涵,做大做强像茶产业一样的特色脱贫产业,让脱贫群众生活更上一层楼。
来源 | 人民日报
编辑 | 杨 洁 责编 | 侯来芹
编审 | 易新林 监审 | 万 艳
电话 | 0839-4206601
邮箱 | 1528754903@qq.com
声明 | 媒体引用时,请标注“信息来自旺苍发布”。
丁夕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