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改变生活 · 科技引领未来
喝酒是中国传统习俗,不管是走亲访友还是聚会,都会有喝酒的习惯,而在我国不同的地区也有不同的酒文化,在国内大部分朋友喜欢喝白酒,喝白酒也是我国特有的文化之一,但是,喝酒之后不能开车,这是所有车主都必须遵守的规定。
喝酒不开车、开车不喝酒,目前,我国对酒后开车管理越来越严格,醉驾也被纳入刑法之内,那么,什么情况下属于酒驾、什么情况下属于醉驾呢?下面我们介绍一下酒驾、醉驾的标准:
车辆驾驶人员血液中的酒精含量大于或者等于20mg/100ml,小于80mg/100ml属于饮酒后驾车,醉酒驾车是指车辆驾驶人员血液中的酒精含量大于或者等于80mg/100ml的驾驶行为。血液中的酒精含量大于或者等于80mg/100ml为醉酒驾车。
酒驾、醉驾的处罚标准又是什么呢?
面对如此严厉的处罚,大部分车主喝酒之后不选择开车,众所周知,喝酒之后我们大脑反应会变慢,手脚动作变得迟缓。
当我们遇到紧急情况时来不及作反应,容易造成交通事故,所以喝酒之后禁止开车,那喝酒之后多久能开车?交警:超过这个时间,可以放心驾驶!
喝酒之后多长时间可以开车,这并没有确定的时间,但可以参考下面几个因素:首先就是看酒精浓度,我国白酒有很多种,而酒精浓度也不一样,比如38度、42度、52度等等,一般情况下,酒精浓度越高,我们解酒所需时间就越长,比如38度白酒需要5个小时,而42度可能需要7个小时。
其次就是喝得多少,喝酒的量也是重要原因之一,就算是酒精度数很低的果酒,喝多了之后也会产生醉意。
所以,喝酒越多所需的解酒时间就越长,比如半斤38度白酒和1斤38度白酒,如果喝半斤38度白酒需要6个小时,如果喝1斤38度白酒可能需要9个小时。
最后就是自身酒量,每一个人的酒量都不同,有些人喝1斤白酒没事,而有些人喝半斤白酒就醉了,所以,酒量越大解酒时间就越短,酒量小解酒时间就越长。
当我们喝酒之后产生了醉意,并且不是大醉的时候,可能需要8、9个小时才能解酒,最好休息10个小时再开车。
如果是解酒很慢,也很容易喝醉,那么我们休息的时间就要长一些,比如休息12个小时之后,可能就不会有酒驾的嫌疑,一般情况下,休息12个小时就可以完成新陈代谢,如果休息之后还感觉有些头疼或者头晕,这时可能没有完全醒酒,所以这时不要着急开车。
总而言之,不管喝酒之后休息多长时间,一定要确保我们完全醒酒,才能安全驾驶,在此提醒大家,不管遇到多大的事情,喝酒之后一定不要开车,这是非常危险的行为,一定要为自己和他人的安全考虑。
王龙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