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改变生活 · 科技引领未来
笔者东邪新冠疫情已经发生了一年多,全球范围内的疫情仍未得到控制,这导致世界的运行秩序受到影响,例如近期发生的多种工业原材料上涨,进而带动其他商品价格的上涨。除了工业原料之外,有一种动物的价格也在疫情期间走俏,它就是实验猴。一直以来,实验猴在
笔者 东邪
新冠疫情已经发生了一年多,全球范围内的疫情仍未得到控制,这导致世界的运行秩序受到影响,例如近期发生的多种工业原材料上涨,进而带动其他商品价格的上涨。除了工业原料之外,有一种动物的价格也在疫情期间走俏,它就是实验猴。一直以来,实验猴在国际市场上的价格并不低,2015年就已经达到了6000元一只,2019年上涨到1万元左右。
之后疫情发生,全球实验猴的供应收缩,导致其价格飙升到6、7万一只,甚至还出现十几万一只的情况。实验猴的供应紧缺和价格上涨引发西方一些媒体的报道,近期《纽约时报》就专题报道了这一事件,并将矛头指向我国,指出我国想利用实验猴去卡美国科学发展的脖子。
近两年来我们一直听到的是美国在芯片上卡中国的脖子,现在美国媒体又反过来指责我国,这是怎么回事?难道美国自身没有问题吗?
实验猴是什么种类的猴子?它为何如此值钱?
在探讨以上问题之前,让我们先来了解一下实验猴,看看它的价格为何持续走俏。首先,并非任何种类的猿猴都适合作为实验猴,因为这其中涉及饲养成本、实验要求等因素。目前国际上流通的实验猴主要是两种猕猴,分别是恒河猴和食蟹猴。选择猕猴的原因很简单,它们的繁殖速度比其他猿猴快,种群繁衍速度较快,适应能力强且容易驯养。
更重要的是,人类和猕猴在生理上比较接近,因此猕猴优先作为实验猴的选择。恒河猴和食蟹猴主要分布在南亚、东南亚和东亚地区,去年5月一篇关于新冠疫苗的研发文章在国际期刊上发出,该疫苗的实验对象就是恒河猴,实验结果表明疫苗在恒河猴身上获得了一定的预防效果。恒河猴和食蟹猴的体型差异比较明显,前者比后者大一些,因此一般在实验中所需要使用的药物剂量更多,增加实验成本。
其次,食蟹猴的繁殖速度比恒河猴快,更适合饲养,因此不少国家从上世纪后期开始逐渐用食蟹猴替代恒河猴。我国是实验猴养殖大国,食蟹猴在所有实验猴中的比例高达85%。除了我国之外,老挝、越南、菲律宾、马来西亚等国家也是食蟹猴的来源国家,不同的是东南亚国家是食蟹猴的原产地,我国也是通过引进种猴然后再扩大养殖规模。
美国媒体为何指责我国?真实情况是怎样的?
实验猴在国际市场上的价格之所以长期保持高位和持续走高,是因为它的养殖成本较高以及市场供应收缩。据了解,养殖一只实验猴的周期最短是3年,而且养殖之前需要经过严密的筛选,筛选过后则需要对其进行精心照料。其次,受疫情影响,食蟹猴的出口纷纷减少,加剧国际市场供应的减少,供小于求,商品价格上涨。
在这样的国际背景下,美国媒体开始找原因,他们当然不会放过中国。《纽约时报》列出数据表示,疫情前一年即2019年,美国进口了大约3.5万只实验猴,有超过六成都来自中国,而疫情之后我国基本不对外出口野生动物,这是因为我国在2020年1月出台了《关于禁止野生动物交易的公告》,该公告是处于疫情防范的需要,并没有要控制国际市场上实验猴价格的意思。
但美国媒体就不那么想了,他们认为中国在经济、科技和原材料上被西方国家卡脖子,因此想要用实验猴作为回击。但实际上我国一直倡导的是和平发展、公平贸易,对任何一个国家都是保持这样的态度,因此西方媒体的指责和抹黑根本站不住脚。此外,还有媒体曝出美国其实很早就开始建立实验猴研究中心,如今其国内的实验猴数量足以供应实验需求。
总结
这不是典型的“哭穷”和“泼脏水”吗?这已经是美国媒体等西方媒体一贯的套路,在舆论上制造对中国的不利影响,从而影响世界对中国的看法,最终会影响中国在世界上的形象和发展。那么我国芯片被美国卡脖子,美国媒体为什么不扪心自问呢?在资本主义的控制下,他们根本不可能“反思”,“贼喊做贼”才是他们真正的真面目。
刘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