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改变生活 · 科技引领未来
上巳(sì)节,俗称三月三,古称上巳节,相传是黄帝的诞辰,自古有“二月二,龙抬头;三月三,生轩辕”的说法。“上巳”二字由干支纪年法而来,三月上旬的第一个巳日,叫做上巳。
“上巳”最初是“禊礼”,据《周礼·春官·女巫》记载:“女巫掌岁时祓除衅浴。”《后汉书·礼仪上》也有记载:“是月上巳,官民皆絜(洁)于东流水上,曰洗濯祓除去宿垢疢为大絜。”
因为此时正当季节交换,阴气尚未退尽而阳气“蠢蠢摇动”,人容易患病,所以应到水边洗涤一番,见见阳光,所谓“禊”即“洁”,故“祓禊”就是通过自洁而消除致病因素的仪式,又祈求福祉降临。
曲水流觞
用兰草洗涤身体、去除灾气,也是辞旧迎新的节奏。两汉时祓禊甚至成为国家大典,《西京杂记》:“三月上巳,张乐于流水。”两汉皇室祓禊分别在灞水和洛水进行。但到晋代,祓禊被简化为洗手脚了,同时还有了新的风俗曲水流觞。
众人坐于环曲的水边,把盛着酒的觞置于水中任其漂流而下,停在谁面前便要将杯中酒一饮而下,并赋诗一首。作不出来诗的,便罚酒三杯。魏明帝专门建了一个流杯亭,东晋海西公也在建康钟山立流杯曲水。
当时王羲之与谢安、王彬等42位名士在会稽山阴之兰亭祓禊集会,并且将聚会的诗词汇为《兰亭集》,王羲之与孙绰分别作序,著名的《兰亭集序》就此诞生。
临水宴饮
到了唐朝,上巳成为当时隆重的节日之一。在官府的推动下,上巳节从原来局限于文人雅士阶层的狭窄的春游活动,变成了全民性质的狂欢活动。当时的皇帝经常在上巳节这一天组织政府行为的郊游和饮宴,因为地址通常选在长安附近的曲江池皇家园林一带,因此就成了历史上著名的“曲江宴”的源头。
宋人吴自牧在《梦梁录·卷二》中写道:“唐朝赐宴曲江,倾都禊饮踏青”,说的正是彼时上巳当日,长安城内男女老少盛服而出,在曲江畔宴饮、郊游的景象。
有了皇帝带头游玩,上巳节的娱乐活动内容更加多了:踏青、荡秋千、蹴鞠、拔河、放风筝、射箭、彩舟竞渡等等活动,都被纳入到了上巳节的民俗节庆中来了。原本一个宗教意味很重的节日,在唐朝变成了全民狂欢的娱乐性节日。
宋朝后渐衰
宋朝后期,由于理学的盛行,男女大防,因此除了上元节(元宵节)等几个少数节日外,男女出游受到了约束,官方不再鼓励举办类似仪式,三月上巳节逐渐衰微,但是一些习俗仍在民间流传,只不过不再是大规模的全国性的习俗了。
清朝的统治者们虽然对汉文化很是倾慕,但是除了对少数极大传统节日外,管制极严,反而是边远区域得以保留汉文化习俗。
不过值得庆幸的是,受到中原文化的影响,一些少数民族积极吸取并与自己的文化相融合,逐渐形成了富有民族特色的节日:比如壮族多于三月三赶歌圩,搭歌棚,举办歌会,青年男女们对歌、碰蛋、抛绣球,谈情说爱;土族在三月三传统节日鸡蛋会,他们在寺庙里举行献牲酬祭,请法师诵经跳酬神舞,以禳灾祛祸,保五谷丰登,人畜两旺。
有关上巳的诗句,有据可查的大约200首,下面几首供大家参考:
1、鹧鸪天·上巳风光好放怀
[宋] 辛弃疾 上巳风光好放怀。
忆君犹未看花回。茂林映带谁家竹,曲水流传第几杯。摛锦绣,写玫瑰。长年富贵属多才。要知此日生男好,曾有周公祓禊来。
2、蝶恋花 上巳召亲族
[宋] 李清照
永夜恹恹欢意少,空梦长安,认取长安道。为报今年春色好,花光月影宜相照。 随意杯盘虽草草,酒美梅酸,恰称人怀抱。醉里插花花莫笑,可怜春似人将老。
(这首词作于建炎三年,是一首寄寓南渡之恨的力作。)
3、采桑子·清明上巳西湖好
[宋] 欧阳修
清明上巳西湖好,满目繁华。争道谁家。绿柳朱轮走钿车。游人日暮相将去,醒醉喧哗。路转堤斜。直到城头总是花。
4、上巳日徐司录林园宴集
[唐] 杜甫
鬓毛垂领白,花蕊亚枝红。欹倒衰年废,招寻令节同。 薄衣临积水,吹面受和风。有喜留攀桂,无劳问转蓬。
5、上巳
[宋] 陆游
残年登八十,佳日遇重三。 帘幙低新燕,房栊起晚蚕。 名花红满舫,美酝绿盈甔。 春事还如昨,衰怀自不堪。
6、《和滑州李尚书上巳忆江南禊事》
[唐] 刘禹锡
白马津头春日迟,沙州归雁拂旌旗。 柳营唯有军中戏,不似江南三月时。
7、上巳
[宋] 文天祥
昔自长淮树去帆,今从燕蓟眺东南。 泥沙一命九分九,风雨六年三月三。 地下故人那可作,天涯游子竟何堪。 便从饿死伤迟暮,面对西山已发惭。
8、和春深
[唐] 白居易
何处春深好,春深上巳家。 兰亭席上酒,曲洛岸边花。 弄水游童棹,湔裾小妇车。 齐桡争渡处,一匹锦标斜。
9、上巳
[唐] 崔颢
巳日帝城春,倾城祓禊辰。 停车须傍水,奏乐要惊尘。 弱柳障行骑,浮桥拥看人。 犹言日尚早,更向九龙津。
10、丽人行(节选)
[唐]杜甫
三月三日天气新,长安水边多丽人。 态浓意远淑且真,肌理细腻骨肉匀。 绣罗衣裳照暮春,蹙金孔雀银麒麟。
关于三月三(上巳节)的诗句
1、画堂三月初三日,絮扑窗纱燕拂檐。——唐·白居易《三月三日》
2、何处春深好,春深上巳家。——唐·白居易《和春深》
3、巳日帝城春,倾都祓禊晨。——唐·崔颢《上巳》
4、三月三日天气新,长安水边多丽人。——唐·杜甫《丽人行》
5、鬓毛垂领白,花蕊亚枝红。——唐·杜甫《上巳日徐司录林园宴集》
6、卜洛成周地,浮杯上巳筵。——唐·孟浩然《上巳洛中寄王九迥》
7、上巳年光促,中川兴绪遥。——唐·王勃《上巳浮江宴韵得遥字》
8、三泉驿内逢上巳,新叶趋尘花落地。——唐·元稹《三泉驿》
9、三月三日天气新,临川道中愁杀人。——宋·陆游《上巳临川道中》
10、去年来此上巳日,今年重来未寒食。——宋·杨万里《过秀溪长句》
11、清明上巳西湖好,满目繁华。——宋·欧阳修《采桑子》
12、江上琴书留滞久,水边车马祓除稀。——明·高启《上巳有怀》
13、醉来金谷罚多少,兴到兰亭叙有无。——明·袁宏道《上巳日柬惟长》
14、水曲兰芳静,城阴柳絮迟。——明·何景明《三月三日》
15、一回憔悴望江南,不记兰亭三月三。——明·汤显祖《上巳燕至》
16、过了清明上巳,孤他楚尾吴头。——清·沈曾植《清平乐》
17、烟雨清明,烟花上巳。——清·王士禛《踏莎行·秦淮清明》
18、兴怀何限兰亭感,流水青山送六朝。——清·龚鼎孳《上巳将过金陵》
王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