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改变生活 · 科技引领未来
这句话出自“儒林外史”,表面上是说明朝,但实际是指清朝雍正-乾隆年间的官场情况。这个“清知府”,并不是清朝知府,而是“清廉的知府”的意思。知府相当于今天的市长。实际上,乾隆年间,一个知府的主要合法收入分为俸银,俸米(基本工资),和养廉银(职
这句话出自“儒林外史”,表面上是说明朝,但实际是指清朝雍正-乾隆年间的官场情况。
这个“清知府”,并不是清朝知府,而是“清廉的知府”的意思。
知府相当于今天的市长。
实际上,乾隆年间,一个知府的主要合法收入分为俸银,俸米(基本工资),和养廉银(职务津贴)三部分
俸银俸米:等于基本工资,整个清朝时期都一样。
知府这一级,一年是105两银子和105石大米,合起来一年不过是200两银子。
养廉银:属于职务津贴,根据所在的省份富裕程度不同,一般为俸银的10-50倍,比如湖北的知府为3000两/年
实际上 3年任期干完,一个中等地方的 知府的合法收入不过1万两。这还没算上开销呢?
合法收入1万,却能在卸任时带着10万走人,这还叫清官???
这是因为,在古代,官员不但有合法和非法收入,还有“灰色收入”,也叫陋规,这个不属于贪污,从皇帝到朝廷,都不会对这些说什么。
陋规分为“规”和“礼”两部分。“规”用今天的话说就是“附加税”“乱收费”,说白了就是向百姓征收国家规定以外的税赋。
比如要修筑一下城墙,发动百姓们捐款,然后自己留用一部分,当然比例不能太高也不太低,最好和前任做得一样。比如前任一万两自己留了3000,那你最好也别太黑,但也不能只留1000,不然给别人难做。
而“礼”很好解释,就是官员之间的送礼,下级给上级送礼。
比如你刚当上知府,下属官员们要给你送礼,你娶了小妾,也要送礼,你爸妈大寿,也可以收礼,虽然零七八碎的,加起来也不错,爽吧?当然,你也需要向你的上级送礼。所以送多少礼,收多少礼,都有规矩。
李鸿章说,世界上最容易的事是做官,如果连官都不会做,那什么也做不了。
为什么?因为清代做官不需要你懂什么,你只需要懂送礼送多少,收钱收多少,如果你实在不知道,就请几个高明的师爷就好。象韦小宝那种半文盲,在清朝大多数时候,也能做个模范公务员。
十万雪花银肯定很多,但具体有多少?一般娶个小妾在200两以内,所以娶10房小妾真的都不算什么,从大多数知府并没有娶10个来看,他们还是挺克制的。
基本的米麦价格,顺治至乾隆每石折钱1000文也就是一两。《中国历代粮食亩产研究》说一石米约重153.5斤.但这个斤不是现在500克的斤,而是明代594.6克的一斤,一石米大约是今天的188斤。
为啥要算米价?因为从古到今,米的价格相对其他商品稳定,又是生活必需品,中国历朝历代穷人占多数,吃饭是基本问题也是最大的问题。
当然今天工业社会和 古代农业社会经济结构相差很大,但如果想问:“古代一两银子换算成今天人民币有多少?”那史学界公认最靠谱的比较,还是看古今米价。
今天的大米价格大约是2.5元一斤,也就是说,雍正乾隆年间的一两银子,大约是470元人民币的购买力。
由这么计算,一位清代知府(地级市市长),当官三年,能剩下约4700万人民币。
李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