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改变生活 · 科技引领未来
澳大利亚山火持续近五个月,5200万哺乳动物,6200万鸟类,3.89亿爬行动物,在这场大火中丧生。
东非蝗灾爆发,饥肠辘辘的沙漠蝗虫入侵埃塞俄比亚、肯尼亚和索马里,规模及破坏力史无前例,整个东非深陷蝗虫危机。
菲律宾致命火山爆发,火山灰冲上1万4千米高空,45人紧急撤离,灰云之中电闪雷鸣,像世界末日。
美国爆发40年来最致命流感,已有6600人死亡。
今年仍在全球各国肆虐的新冠疫情......
历史上,每一次自然灾害的发生何其相似?每次都是一场人类与自然之间关于平衡的战争。
自然教育是儿童教育的重中之重,从小就要开始引导,为儿童建立“尊重生命,敬畏自然”的认知尤为重要。
不要忘记人类是自然的孩子,我们赖以生存的每一口空气、每一滴水、每一口食物......都是大自然的馈赠。但我们在享受自然馈赠时,却在不断破坏自然的内在平衡。
感恩自然,是大人向孩子阐述人与自然关系中的“底层逻辑”。只有真实的感受才能产生联结,多学习多了解多关心,才是感恩自然的第一步。
在英国,孩子们会在春天种下种子、照顾幼苗长大,夏天收获食物,秋天把藤蔓晒干,冬天编织圣诞花环。让孩子们感受自然生命的成长变化,了解自然。
在日本,学校十分注重自然环境对孩子的影响,学龄前的孩子每一天都有大量的时间在户外自由玩耍,下雨天出去踩水、玩沙,平日里饲养小动物。
在德国,自然教育就像空气一样包围着生活在其中的人,润物细无声地进入孩子的体内,直达灵魂。德国人相信,一个从小长期与自然亲密接触,亲身体验过自然带来美好生活与丰富资源的人,不可能不会想去保护它。德国育儿研究理查德·勒夫指出,“不要忘记人类是自然的孩子。”
自然教育看似很宽泛的一个话题,实则与我们每个人息息相关。多感官了解、亲近、感受、接触,用全部的身心来感受大自然的馈赠,给予孩子更多与大自然融为一体的机会,这样,我们及下一代自然懂得如何去感恩大自然,这个世界才能更长久地与人们和谐共处。
丁楠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