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改变生活 · 科技引领未来
汉帝国建国已经七八十年了,一直对这个匈奴隐忍,给好东西、派公主去和亲、送财宝、送美女。就这样,匈奴还是动不动就骚扰汉朝边疆。对一个汉帝国来说,一个华夏的国家来说,他有他的自尊心。他有他的国民的反应,所以这个压力对皇帝来讲那是非常大的。
匈奴骑兵
公元前119年春节,汉武帝决意发动漠北之战,他把远征漠北的使命交给了卫青和霍去病,汉武帝的性格早就埋藏着冒险的基因。一旦拥有机会,这种基因就会毫无节制地释放出来。这次出关,官方所动用的战马是10万匹,民间还有4万匹,一起有14万之多。10万精锐骑兵分别由大将军卫青,骠骑将军霍去病统领。分作东西两路远征漠北,卫青从定襄出兵,命李广做前将军,公孙贺任左将军,赵食其任右将军,曹襄任后将军,大军越过沙漠,于漠北寻找匈奴主力决战。
卫青
应该说卫青很幸运。老天帮忙,他一出塞就抓住了一个匈奴俘虏,俘虏就告诉了卫青当时的匈奴王伊稚斜的位置,卫青当机立断,迅速的就把方向确定以后迅速出击。卫青一下子就看清了这个机会,同样也看清了机会背后致命的危险,接下来每一步都必须无比谨慎,就在卫青精心部署战局之时。前将军李广在帐外等待着统帅下达出发的命令。
李广
冯唐易老李广难封。李广束发,也就是说,刚刚成年,作为良家子身份打仗,比他能力差的封侯了,甚至他的兄弟也封侯了,唯独他总是封不了侯。可是李广自己的军事上的能力,尤其是作为一个战将的能力很高。
所以有一次记载:
广以良家子从军击胡,用善骑射,杀首虏多。
广出猎,见草中石以为虎而射之,中石没镞,视之石也。
晚上回来以后,突然发现前方有一只老虎,人在这样的情急之下,会爆发力量,所以搭弓射箭,一箭射过去。结果射完了以后,再走近一看,不是老虎,是石头。再一看,惊奇啊,整个箭头插进石头去了,连羽毛都打进去了。
传说中的李广是设计精湛才能卓越的飞将军。在汉武帝时代,李广留给人们的印象更多的是他的不幸和厄运。
公元前129年,汉朝军队第一次远征匈奴。李广和卫青等四位将军各自带领一万人马出征塞外。李广论作战经验胜人一筹,胜算最大,运气却最差,遭遇匈奴主力,李广受伤被擒之后,侥幸逃脱才回到长安。公元前121年,汉武帝派李广和张骞出右北平,打击匈奴。匈奴4万大军包围李广所率4000人,张骞的部队却迟迟没有到位,李广的4000士兵几乎全军覆没。从戎40余载,残酷的现实和不佳的运气,让封侯的机会一再和李广擦肩而过。
卫青的部署从未如此细致周到,他反复斟酌着擒获单于的方案。马邑之战已经过了14年,但大汉帝国失去良机无比悔恨的那声叹息在卫青的心中难以抹去。终于,卫星发出了指令,他命令担任前将军的李广与右将军赵食其合并一处,改为从东路进军合围单于。东路道路迂回,不利于部队行进,从东路进军,意味着失去了与单于正面交锋的机会的。
漠北之战行军路线
本来李广好不容易有了这么一次机会,可以直接跟单于去面对面去交锋,但是,卫青临时改变了战略部署,把李广调到了东路。知道这个消息以后,李广就直接就去找卫青,就跟他讲了这么一番话。就是说,我从青少年一直到现在跟匈奴打了70多仗了,但是,都没有像样地打过一次胜仗,宁可战死在沙场上,也要争取这么一次机会,然后为自己的军旅生涯画上一个句号。卫青把心一横,拒绝了李广的请求,李广率部队从东路行军合围单于,这是卫青最后的决定。也是对李广戎马一生最后判决。
卫青在这个时候,可能也有一点私心,就是他的好朋友当年救过他一命的公孙敖,因为之前不久的一次战争的失败,把好不容易得到手的这个侯爵的爵位给丢失了,所以,卫青想给他一个机会让他重新立功,重新挣回这个爵位,所以就把李广前将军的位置让给自己的好朋友。
公孙敖
绝望的李广把愤怒郁结在心底,未向卫青告辞,就动身出发了。苍茫的大漠,李广留给卫青的最后一眼是他孤独绝望的背影。
卫青率领大军向北跋涉一千余里,在横穿大沙漠后,卫青遇到匈奴单于。一阵昏天暗地的厮杀后,空旷的戈壁上覆盖着数不清的尸体。双方的军队都已经疲惫不堪,除了李广率领东路军,卫青部署的军队全部投入这场激战。此时此刻。李广是卫青最后的希望。李广不知道自己究竟身处何方,李广绕道东路前往目的地,行走了几天,他们始终没有发现匈奴人的踪迹。按照约定的时间合击匈奴单于的战役应该已经打响。然而此时四周旷野除了风声一片寂静,李广终于意识到自己的部队,迷路了。约好了跟卫青要汇合,但是李广带领的东部军队迷路了。迷路了以后,就是失去了,跟这个卫青准时合围的这个时间节点。
匈奴单于伊稚斜
李广的东路军始终没有出现,匈奴单于伊稚斜,在数百名骑兵的保护下,冲破汉军防线,向西北方向飞奔逃走。卫青带着斩杀匈奴一万九的战绩班师回朝。在归途中迷路多日的李广带着东路军终于出现,卫青派人前去询问情况,准备向汉武帝汇报。在这个时候,李广本身心里面就积压了一堆的怒火。他最后一次机会对战匈奴,结果卫青临时把他给调动了,不把这个机会给他,然后又倒霉催地在行动的过程当中迷路了,不仅没有立功,而且违反了军纪。李广就拒绝回答所有问题,李广对主帅的藐视让卫青愤怒,他发出一道军令,审问李广。两人的冲突一触即发。李广决定自己承担起这个责任。他说,校尉们无罪,是我迷失了道路。然后,在去之前他已经抱定决心,今天是一死,他最后是把原因归之于天,但是其实他真正要责怪的是卫青。
李广
李广说,我从少年时开始与匈奴作战70多次,本有幸率兵迎击单于,而大将军却将我部调到东路,路途本就绕远,又迷失了道路,这难道不是天意吗?况且我已60多岁。不能再受那些酷吏的侮辱。李广留下了最后的遗言。拔出战刀,斩断了自己的喉咙。李广这个人的性格是一个非常典型的军人的性格。他的人生目标就非常简单,就是想在战场上和匈奴决一高下,然后取得一次非常伟大的胜利,然后来封侯。但是现在的问题是李广他这一辈子的军旅生涯当中,他的能力和他的成就是分裂的。能力很强,但是,真正的战绩却没有办法让他封侯,以后越是老了,机会就越来越渺茫,他心气如此之高,但是,命运就是有点捉弄他。名将用原本用来斩首匈奴的刀结束了自己。
何悦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