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改变生活 · 科技引领未来
一直以来,我国的人口数量在世界范围都是数一数二的,据第七次人口普查的数据显示,2020年我国人口数量达到了14.1亿,成为了世界上人口数量第一的国家,但与此同时,我国在全球老龄化国家排行上也榜上有名。
据资料显示,2020年我国60岁及以上的老人已达到2.64亿人,占总人口的18.7%,而且这个数字还是逐年攀涨的,当然老龄化是一个国家不可避免的事情,而如何有效地减少老龄化带来的负面影响就成为重中之重,除了推行二胎政策,加快构建养老体系以外,延迟退休也是其中很重要的一环。
延迟退休已确定
其实一直以来我国的退休年龄都相对偏低,至今依然是建国初期确定的男性60岁退休,女干部及女职工分别55岁和50岁退休,而人社部的数据表明,美国、德国、日本等国家的退休年龄基本都延迟到了65岁甚至更高,这既是为了更好地利用人力资源,也是为了尽可能缓解老龄化带来的影响,所以我国的延迟退休势在必行。
其实早在2014年,我国人社部就提出过需要考虑延迟退休的问题,但是一直以来,延迟退休的具体方案都没有最终确定,这也让很多即将达到退休年龄的人都心里慌慌的,不过在2021年,延迟退休的大方向已经确定。
2021年3月,“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中提出了“小步调整、弹性实施、分类推进、统筹兼顾”等16字原则,决定逐步开展延迟退休政策,那么这16字原则具体将如何解读呢?
延迟退休不会“一刀切”
关于这些原则的具体含义和解释,我国劳动和社会保障科学研究院院长金维刚做出了解析,首先延迟退休不会“一刀切”,而是会根据不同年龄段、不同性别以及不同的工作人群采取不同的政策,尽可能地保证政策平稳推行,减少出现社会问题的可能,这也是小步调整的意义。
而弹性实施则指的是不同工作的人可以拥有不同的选择,因为每个人的工作压力和强度都是有区别的,所以国家也不会要求所有人都按照一个要求退休,而是允许人们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自主选择,像一些苦活累活是有可能保持原有退休年龄退休的。
另外延迟退休在实际落地时不会仅仅是单一的政策,而是会有一系列配套的保障措施和相应的政策同步跟进,这不仅仅是为了避免政策落地时可能会出现的问题,也是为了切实地保障退休群体的利益,让延迟退休的老人们享受到更好的生活。
80、90后要注意
如此一看,延迟退休政策已经趋于完善,那么什么时候正式推行呢?有关专家表示,延迟退休方案很可能会在2022年正式推出,但同时也很可能会有5年的缓冲期,也就是说正式实施很可能会在2027年左右。
所以60后完全可以放宽心了,而70后则很可能会成为第一批享受到延迟退休的群体,不过也不用太过担心,因为根据国家公布的16字原则中可以看出,第一批人群的退休时间不会延迟太久,很有可能仅仅延迟几个月就可以正常退休了。
但是80后及90后就没有这么好的运气了,因为当80后、90后接近退休年龄的时候,延迟退休政策应该已经很完善了,配套的政策和保障措施也应较为全面了,所以他们的退休时间一定会比70后要晚得多,很有可能需要多工作几年才可以退休。
不过80后、90后也不需要太沮丧,因为延迟退休肯定是小步推进的,国家会根据政策的落地情况进行实时调整,毕竟延迟退休牵扯到了几乎全体国民的退休生活,国家一定会尽可能地维护民众的利益。
对于老龄化已经相当严重的我国来说,延迟退休在一定程度上是有利于国家发展的,而国家强大了,我们的生活自然也会越来越好,所以延迟退休是利大于弊的,至于这项重大政策在未来究竟会如何实行,效果究竟如何,我们一起期待吧。
你怎么看待延迟退休?你支持延迟退休么?
刘原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