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改变生活 · 科技引领未来
历史上最狠的不是株连九族而是株连十族,朱棣的皇位是从他侄子建文帝手中夺来的,曾掀起一场血雨腥风。朱棣登上皇位后,在大臣中进行大清洗,一些对建文帝忠心耿耿的老臣们受到了迫害。方孝孺就是其中之一,也是受害最惨的一个。他不甘屈于朱棣,写下“燕王篡位”四个大字,不受灭九族的威胁,甚至回敬朱棣:“就是株连十族又能拿我怎么样?”(在株连九族的基础上加上门生)朱棣勃然大怒,将其十族尽诛。而朱棣夺位的原因是因为她的哥哥朱标死了。
我来讲讲为什么,如果朱标没死的话,为什么朱棣就不会夺位呢。首先在朝堂上,朱标在朝野中的威望特别高,自己的能力又强。至少朱标如果活着,朱元璋绝对不会对那么多功臣直接开杀,因为杀功臣的原因是怕朱允炆管不住他们,并且朱标跟大将蓝玉关系很好,朱标有能力管好蓝玉,但朱允炆没有,有朱标在的一天,蓝玉不可能改朝换代。蓝玉是朱元璋留给朱标的一把锋利的刀,但是刀这种东西伤人又伤己。在你控制得住的时候这是一把杀人利器,控制不住了那就是自伤的神器。蓝玉要是在,夸张点说跟那句东坡先生写的形容周瑜的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
再看兄弟之间,早些时候朱元璋在外。兄弟之间可以说都是朱标带大的,既当哥又当爹的。老二老三不成器,朱标多次把他们叫来好好讲道理,教育他们在兄弟间的威望那是相当的高。借大家开玩笑的话如果朱棣要是敢造朱标的造反,兄弟几个能把朱棣绑了送到朱标面前。朱棣造反那是因为朱允炆削番,但他那哪是削番啊,那是置身于死地啊。你要兵权,好我给了。你连富家翁都不给我做。周王,燕王同母兄弟第一个挨刀。贬为庶人,流放云南。剩下的,湘王,贬为庶人。湘王火烧府邸以死明志没有反叛之心。齐王,贬为庶人软禁南京。代王,贬为庶人软禁封地大同。岷王,贬为庶人流放漳州。(庶人就是平民)所以各路番王才纷纷响应。要是放在朱标身上:朱标宅心仁厚,真不会干出这种事来。兵权要交出来,就做个闲散王爷。在你们底盘你的地位最高,啥也不用干。啥也不缺。你看上的姑娘,百分之八九十明媒正娶都能归你,为啥百分之八九十。总有个例嘛,至于啥咱也说不清楚。穿的,那肯定是最好的材料啊。吃的,那给王爷做菜那不得选手艺好的啊。粤菜吃腻了?不要紧,换个川菜师傅!住,王府!行,马车啊,轿子啊。自个儿骑马也得行啊。
可朱允炆受到了国家管理团队中几位朝廷重臣的蛊惑,要剥夺众藩王们,也就是他的亲叔叔们,手中的军权,先后导致了他的几位叔叔们被剥夺了所有的权利,成为了庶民,还有一位叔叔被逼全家自杀而亡,最后轮到了能征惯战英明神武的燕王朱棣,更是欲置之于死地而后快。
被逼无奈,燕王朱棣为了自保,才不得不打着“清君侧”的旗号,从北平起兵,要铲除国家权利团队中对朱允炆实施道德绑架,蛊惑他削减藩王权利的那几位朝廷重臣。
由于朱允炆被国家管理团队所挟持,他既不能向朱棣认错,也不能命令皇家军队停止跟朱棣所辖的军队的战争,最后南京城破,朱允炆,可能逃跑了,也可能自杀了,由于国家不能没有皇帝,于是,朱棣不得不继承大统。
说实话朱标“猝死”这事不能怪其他人,只能怪朱元璋,这么说呢,宰相胡惟庸作为历史上一个著名的“权相”,他经常利用自己手中的权力为自己谋取私利,并且还在朝廷中形成了自己的统治势力,许多国家的重要事件,本来应该上报给朱元璋进行批阅,但是胡惟庸却私自进行了批阅,批阅之后直接实行,这种越俎代庖的行为让朱元璋对胡惟庸进行了诛杀。
胡惟庸事件浅显看来是因为胡惟庸过度干预皇帝的权力,结党营私而引起朱元璋的不满,诛杀了他,并且牵连废除丞相制度,但是实际上却是当时的朱元璋吸取了元朝灭亡的经验教训,他认为元朝的灭亡是因为丞相的权力太大而威胁到了统治者的权力,显然是不利于对于国家进行统治的,因此朱元璋所要做的就是废除丞相惩治,来稳固自己的统治权力,但权力是稳固了,但什么事都落到太子头上,于是太子就被累死了,才有了靖难。
高夕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