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改变生活 · 科技引领未来
看过《穷爸爸富爸爸》这本书的人应该都有这样的领悟:思维决定了上层建筑。之前写过上海的一位优秀女孩的创业故事,靠着扎根农村一样能有所成就。今天,有这样一位女孩,1999年出生,却掌管着10000亩的水塘,连鳗鱼是死是活都不清楚,把饲料当作玩具
看过《穷爸爸富爸爸》这本书的人应该都有这样的领悟:思维决定了上层建筑。
之前写过上海的一位优秀女孩的创业故事,靠着扎根农村一样能有所成就。
今天,有这样一位女孩,1999年出生,却掌管着10000亩的水塘,连鳗鱼是死是活都不清楚,把饲料当作玩具,鳗鱼也不会抓,然而1年后,实现年收入10亿元!
父亲如此胆大,公司上上下下全部表示不服,她又是如何做到的?
“我养殖鳗鱼的时候,你还在玩泥巴!搞不好你都没出生!”
面对她的到来,公司上上下下几乎所有人都不服气。她叫徐千惠,1999年出生在广东省顺德市,2017年考入英国曼彻斯特大学,攻读数学金融学专业,2020年毕业后,就掌管了这家面积达到10000亩的鳗鱼养殖场!
21岁的她,仍然稚气未脱,初来乍到,面对如此规模的鳗鱼养殖环境,她对各个方面都产生了浓烈的兴趣,然而也正是她的这种兴趣,在员工面前就成了种种无知!
“这是什么玩意儿,感觉像泥巴!”
徐千惠看到员工们正在用这种黏糊糊的东西投喂鳗鱼时,好奇的她发出了这样的疑问,这种被她称之为“泥巴”的东西,正是鳗鱼的饲料,是用60%的鱼粉和40%的淀粉混合加水搅拌而成的,但是她却直接上手捏成了她认为的“泥巴玩具”。
“这些鳗鱼怎么都死了?”
当徐千惠看见整车的鳗鱼没有动静,便发出这样的疑问,而员工听了后也是哈哈大笑,随口说出一句:“那是因为这些鳗鱼今天要装车发货,水里面有冰块,是冻晕了,不是死的,如果是死鳗鱼,你爸爸哪有这么大的家族企业传给你?”
徐千惠深知摆在她面前的巨大的困难,可是她为什么坚持回来呢?
是因为一位胆大的父亲给她打了一通电话。
“女儿啊,你毕业了,是想给别人打工?还是回来给别人当老板?”
2020年,徐千惠在英国曼彻斯特大学毕业,就收到了香港的一家金融公司的入职邀请,正在此时,远在广东省台山市的父亲给她打了一通电话。
在英国读书的徐千惠,也深深思念着家里,她想念着祖国的土地和亲人,也不想再这样离家很远了,怀揣着一种思乡的情感,她选择了听从父亲的建议,2020年2月就回到了广东省台山市。
他的父亲,年纪也大了,除了经营一家10000亩的鳗鱼养殖场,还在当地开了一家医疗器械的公司,公司越做越大,也没有很多精力管理,想到女儿已经大学毕业,父亲便做了这么一个大胆的决定。
事实上,父亲的这家鳗鱼养殖场损失惨重。
2020年,正是疫情爆发的那一年,父亲养殖的鳗鱼主要做的是出口的生意,2020年上半年,养殖场几乎是停滞状态,员工在岗人数少,出口生意也受到了非常大的影响,导致那一年,她父亲的头发白了不少,无奈做出了这么一个决定。
“放手去干,年轻人扎根农村,创造价值,为社会贡献力量!”
父亲为了给女儿打气,说出了这么一段话,胆大的父亲把公司的经营权都放手交给徐千惠,让她不要有任何心理负担。
当然,面对员工们的不服也是理所应当的,员工们跟着父亲打下江山,个个都是经验老道的养殖户,而徐千惠才22岁不到,养殖场面积又如此大,让人信服确实很难。
徐千惠为了能快速熟悉鳗鱼的养殖方法,每天在养殖场里转悠,不懂就问,难免会造成不少的笑话和误会。
然而一个月后,徐千惠就做出了一个让公司所有人惊掉下巴的决定!
“这些鳗鱼通通不卖了,给我放回水塘,继续养!再养8个月!”
徐千惠的这个决定,让公司上下的员工们都为之震动,因为这个决定打破了他们之前一贯的做法。
在之前,大部分鳗鱼是出口到日本的,鳗鱼重量长到200克就可以上市销售,日本的客户在吃鳗鱼的时候会选择规格在200克左右的鳗鱼,如果再继续养殖8个月,鳗鱼长大后卖给谁呢?如果这8个月出现死亡了怎么办?
除此之外,还有一个重要的因素就是成本问题:100万条的鳗鱼继续养殖8个月,饲料成本都要上千万元!
因为多方面的考量,多养殖8个月这种方案,大家都不认可,于是员工们纷纷把这个决定告诉了她的父亲,理由如下:
但是她的父亲,已经将经营权交给了女儿,对女儿说出了这么一句话:
“以前老一辈的经营方式和养殖方式虽然有成功的地方,但是需要年轻人做出迭代创新,只要自己心里有杆能赚到钱的秤,我就支持你这么做!”
尽管有父亲给她鼓励,但是仍然有一个大难题摆在她的面前:如何能养殖大规格的鳗鱼呢?
鳗鱼幼苗投放到水塘后,保证饲料、水质、溶氧这三个因素后,鳗鱼幼苗生长迅速,2个月的时间就能长到原来体重的80倍左右;再养殖一年,体重能达到200克,这便是出口到日本的重量标准;再继续养殖8个月,重量能达到500克左右。
徐千惠想着,受出口影响,只能打开国内市场,养殖大规格鳗鱼。8个月时间,一条鳗鱼的养殖成本在16元左右,但是能卖到30多元,这事情还是可以做的!
但是公司的技术员没有把握,能把鳗鱼养到500克,之前做的都是小规格鳗鱼市场,因此心里没底。除了他们,徐千惠一样心里没有把握。
但是勤奋好学的徐千惠,很快就找到了当地的其他养殖大规格鳗鱼的养殖户,虚心请教。用了四大招,仅仅一个月就收入5000多万!2020年收入10亿元!
徐千惠虚心求学养殖技术,并且不断进行市场调研,发现国内市场需求,用了四大招,就成功在2020年销售了1000万多条的鳗鱼,不仅如此,还带动了当地2000多养殖户共同养殖!
她靠这四大招,解决了大规格鳗鱼的养殖问题、大规格鳗鱼的市场需求问题、鳗鱼的肉质问题。
饲料的改良
鳗鱼喂食很有意思,不是直接往水塘撒入饲料,而是把饲料磨粉加水搅拌,做成这样软乎乎的饲料团,鳗鱼闻到香味后,就会聚集过来,一团20到30斤的饲料,只需要2分钟不到,饲料就会被吃完。
而之前,这种饲料是由60%的鱼粉和40%的淀粉组成,要想养出大规格的鳗鱼,必须增加鱼粉的含量,提升营养。因此徐千惠增加了鱼粉的含量,饲料改成80%的鱼粉和20%的淀粉。
效果也很明显,仅仅多养4个月,鳗鱼重量就由200克增加到400克左右。
养殖密度
之前养殖的是200克小规格鳗鱼,10亩的水塘能养8吨左右的鳗鱼,密度自然相对来说就大了。如今要养殖500克大规格的鳗鱼,需要保证容量充足,因此徐千惠把密度降到原来的一半,提供它们充足的活动空间,保障溶氧量充足。
增加鳗鱼运动量
在最后的两个月,投喂的饲料团让鳗鱼只吃一个半饱的状态,让鳗鱼自己游动起来,寻找水里的海藻、浮游生物,增加它们的运动量,这样的鳗鱼,肉质更加紧实。
因此,之前10亩的水塘一个月投喂1吨的饲料,现在降到了一半。她找到了生鲜超市和批发市场,因为规格符合需求,肉质很好,一个月的时间卖出了5000多万元。
鳗鱼熟食加工
徐千惠的父亲,原本有一个熟食加工厂加工烤鳗鱼,受到日本客户的好评,她就用同样的办法卖到北京,发现没人要。于是考察了市场,发现日本市场的烤鳗鱼甜度高,含盐量少,中国北方的市场喜欢略咸,甜度低的鳗鱼熟食。
除此之外,她还发现:
徐千惠靠着市场调研,不断研发新产品,顺利打开了国内市场,最高一斤能卖到90元!
靠着这4大招,徐千惠的鳗鱼不仅能养到500克,还能有销路,2020年卖出了1000多万条,这样的10吨卡车,装满需要700到800辆车!而徐千惠,成了别人眼中佩服的一位90后女孩!
2021年,随着鳗鱼出口生意逐步复苏,徐千惠又把鳗鱼分为三个规格进行销售:
而此时,父亲面对自己能干的女儿,脸上都是幸福的笑容,这位1999年出生的女孩,也打破了别人对她的种种质疑。
养殖时间不长,她却能一步一步坚持下来,取得了不错的成绩,而她却说:
“我还年轻,在未来,我还要在农村创造出更大的天地!”
徐千惠这位姑娘,除了感谢父亲以外,也感谢农业带给她的变化,当她看到农业能带动千户养殖户们改善收入、提升生活水平的时候,内心是满足的,也意识到父亲最初的那句话的意义所在。
徐千惠扎根农村,承担了更多的社会责任感,为她点赞!
对于她的故事,您怎么看呢?
刘阳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