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改变生活 · 科技引领未来
每年螃蟹上市的时候,一般10月至春节前,是靖江蟹黄汤包最好吃的时候。靖江位于长江下游北岸,东、西、南三面临江。靖江倚江而居,盛产各种江鲜水产。《舌尖上的中国》让靖江的蟹黄汤包算是又一次名扬千里:“在河蟹的产地,人们在利用这一食材上迸发出更多
每年螃蟹上市的时候,一般10月至春节前,是靖江蟹黄汤包最好吃的时候。
靖江位于长江下游北岸,东、西、南三面临江。靖江倚江而居,盛产各种江鲜水产。
《舌尖上的中国》让靖江的蟹黄汤包算是又一次名扬千里:“在河蟹的产地,人们在利用这一食材上迸发出更多的创造力。流传百年的靖江蟹黄汤包是其中的经典。”
在靖江吃汤包,吃的是悠远的历史文化。
靖江好多吃汤包的地方墙壁上都张贴着跟汤包有关的历史文化。你要是跟店员闲聊,还能打听到各种跟汤包相关的民间传说。
传说靖江“蟹黄汤包”是三国时传下来的。刘备白帝城托孤后,一命呜呼。身在东吴的夫人孙尚香万分悲伤。忠于爱情的孙夫人遥望滚滚大江,满含悲愤登上了北固山。她祭拜过上苍和丈夫亡灵后,跳入长江。后人为了追怀孙夫人的忠贞与贤淑,用面粉包上猪肉茸和蟹肉馅儿的馒头,前往奠祭孙夫人。这种肉馒头味道鲜美可口,竟引来了不少美食家的关注,很快就成了饭店餐桌上的热门食品,逐渐演变成今天的蟹黄汤包。
坊间说的最多的就是“乾隆吃汤包甩到半背”。传说有一年乾隆爷微服来靖江品尝蟹黄汤包。汤包一上来,他抓起一只,张嘴就咬,只见一股汤汁直射出来,烫得他一甩手,汤包扔到背后去了,身上手上全是汤汁。
大概正因为皇帝老儿出的这个洋相,蟹黄汤包到明清时代的制作工艺达了巅峰,同时美名远播。
靖江蟹黄汤包至今已有二百多个年头,不得不说它的历史悠久,久到你不得不叹服。
靖江蟹黄汤包的配料十分讲究,集结了靖江的多种美食原材料,备料的制作工序有十几道,耗时久。
靖江蟹黄汤包属于苏菜系;其主要制作食材有猪蹄膀的厚皮、蟹黄、鸡汤、精白面粉等。
取猪蹄膀的厚皮,切细,文火煨一夜,至猪皮完全溶入汤中,再冷却成为透明果冻一般的胶状物。螃蟹必须选用鲜活而硬实的大蟹,取其蟹黄和大腿处的蟹肉。鸡汤必须是本地的草鸡(还得是老母鸡)彻夜文火熬成的汤。
将剁碎的猪腿肉,熬好的鸡汁、姜丁、蒜末一起放入猪皮熬成的胶冻内拌匀。美味的汤汁就制作出来了。
接下来就是汤包的主馅——蟹黄及蟹肉的拆取。这是一项繁杂的流水线一样的技术活。
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不管是哪一道工序,做起来都既耗时又费力。大家看一看拆蟹阿姨的绑满胶布的双手就知道了。
将蟹黄及蟹肉与做好的汤汁揉拌均匀,也就将汤包的馅料备好了。
这个馅料的准备,就算手脚再麻利的师傅,也需要一天一夜的时间。就美食的备料来说,不可喂不久。
这里的工艺主要指的是汤包皮的制作工艺以及汤包的包法及蒸法。
汤包的皮一点马虎不得,必须用上等的精白面粉,只有这种面粉揉出的面才能承受三两的馅料。面团必须反复揉、捏上劲,擀成一片片薄如纸、边浑圆的面皮。
这比不得一般做馒头,它要求中间略厚,周围厚薄要非常均匀,湿燥软硬恰到好处,因为只要有一点此厚彼薄,必然会招致汤包露馅。
据有经验的擀皮师傅说,每张皮净重四钱半为最佳。
包汤包的师傅那是经过各种培训,层层考核才能正式上岗的,因为这是一项技术活。一般点心师傅是不能胜任的。
包汤包的每一个动作都要求轻、柔,并且用力均匀。用"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来形容这组动作,一点不为过。唯有这样,才能保证汤包不破,能完好无损的送入客人口中。
包汤包不比包馒头,对顶部的折皱是有严格要求的。每个汤包折皱不能低于25个,但又不要超过32个,间距均匀,收口紧实,这样的包子蒸熟后,外皮看起来近乎透明,却又能充分锁住内里的汤汁。
熟练的汤包师傅整个动作一气呵成,3、5秒就能包好一只。
蒸汤包的也必须是专业的师傅,因为蒸汤包火候很重要。各家的蒸炉火力各异,只有有经验的师傅才能真正把控得好。
一般足汽猛蒸5分钟左右,误差不得超过10秒钟。蒸好汤包,全靠师傅的经验。
这么复杂的工艺,这么高深的技术要求,你还敢发脾气吗?
到了汤包店,你一定会看到大堂里有这几个字:汤包不等客,客要等汤包。
因为汤包要好吃,必须现蒸现吃。
还记得我前面说的乾隆吃汤包的故事吗?据说,就在那次,汤汁撒了乾隆爷一身,要在平时,他早就龙颜大怒了,可此刻他竟顾不上发火,而是赶紧舔那指上的汤汁,因为这汤汁实在鲜得不得,让他顾不得发脾气。店里伙计一瞧,猜出皇帝老儿是头一回吃汤包,赶紧上来指点,乾隆依着伙计的法子一试,果然灵光。
乾隆皇帝会出丑,因为他第一次吃汤包,不懂得汤包的吃法。
那这个连皇帝都不知道的吃汤包的方法到底是什么呢?
如果你是外地游客,服务员一定会提前告诉你吃汤包的十二字要领:轻轻提、快快移、先开窗、后吮汤。
“轻轻提,快快移”指的是汤包的取法,一般服务员会帮你完成这个步骤。
“先开窗,后吮汤”才是食客们要掌握的。
当晶莹剔透、圆润饱满、一步三晃的汤包放到你的面前,你千万不要像乾隆爷那样迫不及待下口,否则你的下场和他一样。
我们需要将汤包凉一凉,耐下心来,先就着袅袅青雾闻一闻它的香味也是可以的。然后在汤包皮的制高点轻轻咬一个小口,不至于让汤包里面的汤溢出,又可以降一降汤包里的热气。
心急吃不了热汤包,你的好脾气这个时候派上用场了。当你感觉汤包不会烫人的时候,张开你快流哈喇子的嘴巴,紧紧含住小破口,用舌尖抵住边缘,先用舌尖试一下汤汁的温度,然后用力吮吸。汤汁稍有黏稠,在口中缓缓流淌,浸润了口唇然后直抵咽喉,咕隆咕隆落入腹中,肚子里荡漾着温暖。
蟹黄汤包的汤汁稠而不油,油而不腻,汤多味鲜。
待汤汁吮吸待尽,你便可以享用皮和内馅了。皮薄如纸,内馅又美味可口,这时不大快朵颐,更待何时?
要吃到好吃的汤包,并且吃得惬意,那就得拿出你的耐心来。
从古至今,多少文人骚客赞美过靖江蟹黄汤包!
他们赞叹它的工艺绝:制作"绝"、形态"美"、吃法"奇"。
他们赞美它的外观美:饱满圆润、含苞待开、美白如雪、晶莹剔透、吹弹得破、柔嫩滑腻……
不管它有多绝,多美,它一定可以改改你心急的坏毛病!
高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