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改变生活 · 科技引领未来
12月7日下午,原本一直推迟开学的深圳哈罗礼德学校(国际学校),突然以电话及邮件的方式通知家长,将暂停民办学校(中国籍),一至九年级的办学许可申请工作。如果说,14天前,海口哈罗的高中因无法拿到高中办学资质,是个提醒,那么,这次深圳哈罗民办
12月7日下午,原本一直推迟开学的深圳哈罗礼德学校(国际学校),突然以电话及邮件的方式通知家长,将暂停民办学校(中国籍),一至九年级的办学许可申请工作。
如果说,14天前,海口哈罗的高中因无法拿到高中办学资质,是个提醒,那么,这次深圳哈罗民办校停办事件,就要引起足够的重视了。
显而易见,对于规范整顿民办学校已经延伸到了国际学校。
哈罗暂停办学并非个例
在11月初,英国顶尖私校威斯敏斯特公学突然宣布,其在海外授权的唯一一所学校——成都威斯敏斯特学校(以下简称“成都威敏”)已经结束运营。
筹备4年、几经变更开学日期,最终还是胎死腹中,让人不免唏嘘。
可以说,2020年以前,北京上海的国际学校可谓是门庭若市,一些家庭父母甚至不惜砸锅卖铁送孩子去上国际学校,不过这种情况在目前正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尤其是随着一项通知的下发,或将让国际学校走下神坛!
▲深圳哈罗礼德学校校区效果图
国际学校要“凉”了?
12月10日在北京举办了教育盛典,国际教育研究院副院长发表了关于国际学校未来发展的主题演讲,她表示:
“2021年国际学校褪去浮华,回国教育本质,今后会更加注重学校的内在修炼,未来可能没有公办学校和国际学校之分了。”
此消息一经发布引起了轩然大波,这是否说明国际学校将走向末路,凉凉了?
其实此通知并不突然,国际学校走下坡路早已有预兆。
不少省份在今年9月就明确表示:要先开展“公参民”学校专项治理,力争到2022年底基本消除“公参民”办学模式,2023年底彻底整改到位。
比如:西安:西工大咸阳启迪中学更名为咸阳启迪中学;西安交通大学附属小学南校区更名为雁塔雁南小学;西安交大二附中南校区学校更名为西安雁南中学....北京:部分2022年9月之前递交“转公”材料的学校,确定,像人分和人北联合在第一批之列....广州:10月29日,广州市白云区教育局发布通知,批复培英实验学校、广园小学实验学校、广大附属实验小学、华师附中新世界学校等12所学校变更办学名称......
换句话说,学科培训全面熄火的另一边,也将民办学校改革推向新的阶段。
还有2020年4月至6月期间,多所百强国际学校退费风波引起两次舆情高峰。
第一波:4月22日至5月11日,媒体根据家长爆料,报道了全国多家国际学校与家长之间的退费矛盾。
第二波:6月24日至6月30日,家长不满校方的解决方案,引发媒体持续关注。
种种迹象表明,未来国际学校的地位将大幅下降,越来越多家长不愿意当冤大头。
国际学校家长:每年几十万的学费,最终被挤回高考这条单行道。
其实,自从去年传出哈罗学校学费一学年要32万后,就引起许多讨论声。
这个价钱,直接登顶全深圳最贵的国际学校。
有家长分享:前海哈罗一学年的学费从K3阶段开始,就已超过30万,直到G6-G8阶段的32万。
按32万计算,如若再加上平均10万的寄宿费(不强制寄宿),那么一年学费+寄宿费共需缴纳42万。
以上为哈罗官网发布的深圳各年级学费一览
有家长进一步地算了一笔账,如果PreK-G8都选择在哈罗读的话,光学费就要350多万。
如果接着读完整个PreK-G12阶段,学费会突破500万,加上寄宿费、餐费、活动费用等,甚至会接近千万。
譬如约25000的入学押金,可选择的18000元/年的校车费、38.5元/餐的午餐等等。
当初家长顶着高昂的学费也选择把孩子送进国际学校,是打着“佛系家长”的旗号,不想加入学区房斗争,想让孩子免受中考高考压力,但眼下,孩子怕是要被挤回了高考这条单行道了。
那么想要继续学习优质的国际教育资源的家长,无非就下面两种选择:
1、出国留学
全球多国高校承认中国高考成绩
还记得之前“剑桥大学承认中国高考成绩”的消息曾刷屏网络。二随后,剑桥大学在其官方微博上表示,承认中国高考成绩并非是学校新规,此规定已执行数年。
据了解,世界范围内已有20多个国家和地区承认中国高考成绩,其中也包括英国、美国、德国、法国、澳大利亚、意大利等热门留学目的国。
海外各高校认可高考成绩意味着中国学生增加了一个可选择的升学出口。但同时,有家长疑惑:如果我可以在体制内一直读到高中毕业,再用高考成绩申请海外高校,那就不用“高价”读国际学校再出国了吗?
怎么说呢,因地制宜吧,有些可能需要移民身份约束,但像德国,除了个别,本身人家大学就是免费的,即使外国学生也可以直接申请。
2、拥有海外身份
就如前面提到的哈罗国际学校,暂停的是民办学校(中国籍),外籍还是不影响的,所以说拥有个海外身份有时候也挺香。
王原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