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改变生活 · 科技引领未来
5月24日,新发地市场蔬菜的加权平均价是2.03元/公斤,比5月17日的2.25元/公斤下降9.78%;比去年同期的2.27元/公斤下降10.57%。上周末,价格同比上涨7.14%,本周(5月18日-5月24日)同比由明显上涨转变为明显下降
5月24日,新发地市场蔬菜的加权平均价是2.03元/公斤,比5月17日的2.25元/公斤下降9.78%;比去年同期的2.27元/公斤下降10.57%。上周末,价格同比上涨7.14%,本周(5月18日-5月24日)同比由明显上涨转变为明显下降。
本周后期,5月23日,北京地区开始进入气象学意义的夏季。今年是近10中北京地区进入气象学意义夏季最晚的年份。进入夏季的时间推迟,说明整个春季气温的不稳定,气温忽高忽低,也影响了春季蔬菜的正常生长,导致一些蔬菜的上市期推迟。只有到了5月上旬以后,那些推迟上市的蔬菜形成集中上市的现象,使得5月中旬以后菜价连续下降。今年春季蔬菜的价格走势属于高开低走,春季蔬菜的价格整体上是高于去年同期的,只有到了本周中后期,价格才明显低于去年同期。
本周菜价大幅下降,主要是春季蔬菜集中上市的结果,后期还会继续在低于去年同期的价位运行一段时间。
目前,北京市场上上市的鲜嫩蔬菜,大部分来自北京及周边地区,主产区是黄河以北地区,以山东、河南、河北、辽宁蔬菜为主。这些产区的蔬菜,一般可以供应到6月末,随后的供应地将继续北移到北京以北地区。在6月底之前,蔬菜价格的整体走势仍然会延续稳中有降的态势,菜价逐渐进入上半年价格阶段性的低点。
具体到个别品种的价格走势来看:去年同期蔬菜偏高的,今年会价格偏低;去年同期价格偏低的,今年则偏高;冬春季价格偏高的,近期会偏低;冬春季价格偏低的,近期会偏高一些。蔬菜整体供应量充足,个别品种价格同比有高有低。菜价的整体走势仍然表现出稳中有降的态势,菜价仍然处于季节性区间。
1、大白菜
5月24日,新发地市场大白菜的批发价是0.3-0.45元/斤,上周同期(5月17日)的价格是0.4-0.5元/斤,周环比下降16.67%;去年同期是1-1.2元/斤,年同比下降65.91%。
近期,北京及周边地区的大白菜进入全面的收获期,由于去年同期价格偏高,今年的种植面积扩大,导致本周的价格比去年同期下降了约2/3。河北廊坊固安县距离新发地市场最近,所以新发地市场销售的大白菜几乎全部来自河北固安,其他地方的大白菜大部分只能就近销售,难以进入新发地市场。
由于这茬春季大白菜存量充足,价格低迷的现象还会继续延续一段时间。
随后上市的是河北承德的大白菜,承德大白菜近期很快也会进入收获期,所以,在短时间内,大白菜的供应仍然会处于相对宽松的状态。
2、西葫芦
5月24日,新发地市场西葫芦的批发价是0.4-0.7元/斤,上周同期(5月17日)的价格是0.4-0.6元/斤,周环比上涨10%;去年同期是1-2元/斤,年同比下降63.33%。
目前市场上销售的西葫芦主要来自山东聊城、泰安,本周的价格虽然比上周有所上涨,但是价格仍然处于底部运行的状态。
去年同期,西葫芦的价格相对略高一些,今年的3-4月份价格也是处于近几年同期的高点,使得近期上市的西葫芦处于扩种、供应过剩的状态。
按照目前的价格,西葫芦的种植户处于略有亏损的状态,在这种情况下,有些农户就开始“拔秧”,腾出耕地改种其他作物,使得西葫芦的价格有所上涨。如果“拔秧”提速,西葫芦的价格还会继续有所上涨。
这种种植面积扩大导致价格反弹的现象屡见不鲜。去年年底到今年年初,南方产区种植的菜花类蔬菜、莴笋、椒类蔬菜,都曾经出现阶段性卖难现象,农户在入不敷出的条件下,有的疏于田间管理;有的“拔秧”,导致今年春节过后菜价大幅反弹。供应状况快速由宽松转化为趋紧,价格也由低位快速蹿高。西葫芦以前也出现过这种现象,所以,在目前西葫芦供应宽松的状态下,适当“拔秧”是可以的,不要“拔秧”过度,最好是不要从众,一窝蜂的都“拔秧”。
3、番茄
5月24日,新发地市场番茄的批发价是1-2.1元/斤,上周同期(5月17日)的价格是1.4-2.5元/斤,周环比下降20.51%;去年同期是1-2.2元/斤,年同比下降3.13%。
番茄的价格从去年11月份以后开始快速上涨,在高价位运行了近半年的时间。这种长时间高位运行的状态,势必刺激农户扩种的积极性,以至于今年春节过后,番茄的种子销售火爆,秧苗供不应求。所以,针对这种现象,有业内人士预测,6月份以后,番茄的供应状态会由偏紧向宽松转换。目前就正处于这种转换的过程之中。
去年11月份以后,番茄的价格一直在高于上一年同期的价位运行,只有到了本周后期,番茄的价格回落到去年同期的价位之下。
目前新发地市场上销售的番茄,来源地比较广泛,山东、河北、辽宁、内蒙古的番茄都有;暖棚、冷棚的也都有;既有刚开园的番茄,也有收货尾期的,质量差异导致价格分布的区间较大。
按照近期番茄的价格走势来看,价格继续下滑的趋势已经形成,暂时没有刹车的迹象。
4、大蒜
5月24日,新发地市场大蒜的批发价是3.2-4.5元/斤,上周同期(5月17日)的价格是3.2-4.4元/斤,周环比上涨1.32%;去年同期是1.1-2.2元/斤,年同比上涨133.33%。
新发地大蒜价格行情
这里需要强调的是:近期由于一些媒体的追踪报道,大蒜价格上涨的消息不胫而走,有的媒体记者甚至用“算你狠卷土重来”来吸引眼球,引发产区出现了储存大蒜的热潮。据新发地市场的商户反映,就连一些从来没有做过大蒜的人也开始存蒜了,这些人有可能会铩羽而归。新发地市场的商户也收储一些鲜蒜,是为了保障自己有充足的货源。他们收储的鲜蒜,都是长得比较老的鲜蒜,蒜米充实,一旦鲜蒜行情不好,可以把这些鲜蒜晒干,作为干蒜销售。而那些从来没有做过大蒜的人收储的鲜蒜,很多还是比较嫩的鲜蒜,如果晾晒,很可能只是一个空壳。
商户们为什么担心后期行情不好,也是有缘由的:据初步统计,今年大蒜的种植面积比去年同期减少约1/4,但是今年大蒜的亩产是增加的,亩产量比平常年份要高。所以,大蒜总产量比去年减少的幅度不到1/5。去年大蒜供应过剩,过剩的程度在1/5左右,今年减少1/5,实际上是实现了供求平衡。目前的蒜价已经一步到位了,后期继续上涨的空间有限,以至于真正的储存商现在都不敢出手。
新发地市场大蒜的经销商中,有全国最大的大蒜出口商,他们的总部已经预感到今年大蒜经营活动中的风险,目前已经派出几路人马到大蒜的主产区、副产区调查,理顺今年的经营策略。所以,后期收储大蒜的热潮会降温的,已经入库的鲜蒜也是有较大的销售压力的。所以,蒜农对价格的预期,可以适可而止,千万不要惜售,趁着现在的行情不错,“变现是硬道理”。
作者:新发地市场统计部 刘通
马悦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