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改变生活 · 科技引领未来
作为一个曾混迹在营销圈的社畜,墨墨不得不承认,谈及做营销转化,我输给了打着健康幌子圈钱的骗子和神棍们!这不,前段时间就炸出了一个大新闻,“酸碱体质”理论的创始人,美国的杨罗伯RobertYoung,因为虚构了这个理论诈骗被罚了一亿多美元!虽
作为一个曾混迹在营销圈的社畜,墨墨不得不承认,谈及做营销转化,我输给了打着健康幌子圈钱的骗子和神棍们!
这不,前段时间就炸出了一个大新闻,“酸碱体质”理论的创始人,美国的杨罗伯Robert Young,因为虚构了这个理论诈骗被罚了一亿多美元!
虽然墨墨第一时间就把文章链接转到了家庭群里,但是长辈们一开始不太相信(自己交了智商税),直到后来主流媒体相继发声,大家才纷纷反应过来:当初自己买保健品不就是为了平衡体内的酸碱度吗!
遗憾的是,墨墨在发文之前去淘宝上搜索了一下,仍有大量弱碱水、苏打水的商品文案中,提及有助于备孕(注:依据原“酸碱体质”理论,碱性体质更容易生下男孩)、改善亚健康等神奇效果……真的是非常不与时俱进了,也不晓得“洋萝卜”的事情曝光后,消费者是否会在这些高溢价的商品面前保持理性,或者说,依然持续地爬出一个坑,掉入另一个坑。
作为一个同样渴望变健康、变美但没什么钱的墨墨,今天就总结出下面几条健康领域常见的“很费钱但没什么卵用”的消费陷阱,希望能帮助大家认清真相,快乐拔草。
一、各路女神代言的燕窝
燕窝本质上来说,是金丝燕用自己的唾液将植物和自己的羽毛粘合在一起做成的窝。之所以被追捧,是之前有部分研究表明燕窝在干燥状态下,由50%的蛋白质+30%的碳水化合物+10%的杂质或矿物质组成。一来燕窝的蛋白质比例确实高,二来其含有唾液酸,具有抗氧化增强免疫力的作用,因而成为不少贵妇的保养品。但活人终究不是实验室的小白鼠,每日摄入燕窝的量是有限的,抛开用量谈成分无异于耍流氓。所以每天吃3-5g燕窝,效果可能还不如吃个鸡蛋……
(一克燕窝要好几十,吃燕窝的贵妇们其实吃的是钞票……而且是从方方面面氪重金保养,能不美吗?)
二、明星亲自上阵安利的酵素
去百度搜索一下“酵素”,弹出的百度百科是“酶”,可见课本里的生物催化剂,换个日本名字,就能让消费者乖乖掏钱。
那么酵素到底有没有用?
很多女明星会在自己的小X书、X音上说,酵素可以“美容减肥”。但初中课本知识还没忘记的读者一定清楚,酶本质上也是蛋白质的一种,进入胃里直接就被消化掉了,口服是木有效果的。不少妹子反馈自己喝了酵素有减重,其实只是酵素促进了蛋白质的分解、帮助肠胃消化,带走了便便和水分,并没有分解脂肪……至于变美?做好防晒、长期喝柠檬水也可以白一度呀,和柠檬酵素无关的!
(@被范冰冰和景甜安利了的仙女们:其实,若能做到每日按时喝足白开水,也能让你美一圈,达到上述至少一半的效果)
三、各类防癌食品/保健品
我国人对防癌抗癌常年保持极大的热情,因为缺乏医学理论知识,很多消费者会被引入这样一个逻辑误区:某植物/食品含有某种成分,经验证,此成分能够清除自由基/抗氧化/提高有机体的免疫力等等,因而食物本身、或由食物提取物制成的保健品,有抗癌的奇效。
比如,在很多消费者眼中,因为大蒜、洋葱、红豆杉、蒲公英根、螺旋藻、灵芝孢子粉……含有某某成分,所以它们抗癌——这种观点,显然站不住脚!因为你既不知道这些食品要用什么方式、吃多大的量才能达到抗癌效果,也不晓得抗癌物质是否能被人体吸收从而发挥作用。真相是,在非药品领域,目前实验没有发现任何一种食物能真正达到“防癌”的功效。
然而,很多消费者表示, “反正是好东西,多吃也吃不坏”。殊不知,对于身体健康来说,最重要的是营养均衡,只吃 “防癌食品”,可能适得其反哦!
(别挑食~健康食物合理搭配,胃开心钱包也开心!)
不吃总行了吧?我选辟谷!
和前三条比起来,辟谷(注意,是读作bi gu不是“屁股”)可能知名度略低一些,但辟谷的概念其实源自道家,简言之,辟谷就是“不食五谷”,通过服用“气”来获得能量,达到养生效果。
墨墨从各类论坛的帖子了解到,多数人报名辟谷养生项目,是为了减肥;还有一部分人被广告中所说辟谷的奇效吸引,比如能够不化疗不吃药治好肿瘤等各类顽疾。
除了小部分辟谷项目允许学员少量进食之外,多数的不允许学员在辟谷期间吃任何事物,每个阶段3-7天不等。
如果尝试这种比较激进的断食方式,由于身体无法从外界获得能量,只能分解自身的脂肪,所以短期内体重确实可以下降,但非常容易反弹。此外,节食阶段脂肪分解过程中,会产生中间产物酮体。如果人体无法将其及时代谢掉,有可能引发酮症酸中毒。之前有新闻报道过糖尿病患者辟谷引发身亡,所以大家千万不要被网络上所谓的学员分享软文洗脑,盲目辟谷不仅贼花钱、贼饿、心情贼低迷,还可能要命!
(某辟谷网站内容截图,描述了一种万能的养生手段,墨墨只能表示:文案在打擦边球)
有时候,墨墨能够站在消费者立场上理解大家的心理——因为不了解而恐惧或好奇,从而盲目、从众,甘愿当商家的活体小白鼠。消费者总需要通过买点什么,来证明自己努力奋斗赚钱是有意义的:我买上了更稀缺更昂贵的保健方案,来善待我的身体。
对于那些坚定地认为自己就是通过吃某保健品吃好了的小伙伴,墨墨也不会再去反驳,或者推荐什么“平价替代”——毕竟吃得开心、吃出好心情也是难得的。当然了,最重要的还是保护好自己,重金买来鸡肋事小,被无良商家欺骗伤害了身体事大!
附:
何龙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