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改变生活 · 科技引领未来
文|酷科学室编辑|酷科学室2021年,随着疫情的不断反复,那些熬过2020年寒冬的企业,很多都没有走进2022年,就在民生无比艰难的时刻,最令人意想不到的事情接连发生,先是那些曾经被誉为中国企业家教父级别的大佬纷纷垮台,之后那些在各个行业创
文 | 酷科学室
编辑 |酷科学室
2021年,随着疫情的不断反复,那些熬过2020年寒冬的企业,很多都没有走进2022年,就在民生无比艰难的时刻,最令人意想不到的事情接连发生,先是那些曾经被誉为中国企业家教父级别的大佬纷纷垮台,之后那些在各个行业创造财富神话的富豪们集体形象崩塌。
不过,2021年终归是结束了,那些债台高筑,形象全无的大佬们也迎来了他们的至暗时刻,大家也只能说一句,正义虽会迟到,但绝对不会缺席。
今天就跟大家盘点一下,2021年形象惨遭崩塌的八位大佬。
01 柳传志
作为联想集团的创始人,柳传志一直是中国企业家教父级别,还被评为中国改革开放40年百人杰出民营企业家之一。
可就是这么一个看着似乎哪哪都不错的老头,却在退休之后爆发了一系列令人叹为观止的问题。
在去年年底的时候,司马南将炮火对准了联想集团,亲手撕开了柳传志为联想盖起来的遮羞布,连续几期的视频将联想集团从里到外扒的干干净净。
明确地指出了联想集团的【六宗罪】:国有资产流失;高管八成是外籍人士;高管分红占总利润的30%;拖欠供应商资金超千亿;研发费用占比不足3%;联想的产品国内卖价比国外高。
再加之2020年,柳传志从联想退休之后,领取了9790万退休金,如此高的年退休金,真是羡煞旁人。
无独有偶,联想另一位退休高管朱立南虽然没有柳传志那么出名,却也有6198.1万退休金。至于现任掌舵人杨元庆,2020年的年薪也在1.7亿左右。
2020年,联想的总利润为38.68亿元,而27位高管就拿走了11.8亿,相当于利润的30%,占比着实有些惊人,且不说联想负债率超90.5%,1000多亿欠款没有付清,这要是爆雷了,得有多少企业家庭蒙受巨大的损失。
随着司马南的一系列开撕,柳传志和各位高管直接被推上了舆论的风口浪尖,可面对全民质问,并无一人敢站出来发声。
如此一个曾作为民众骄傲的民族品牌,就这么轰然倒塌,作为创始人的柳传志首当其中,一夜之间,形象毁于一旦。
正所谓,因果循环,报应不爽。昨日之因,造就今日之果;今日之因,造就明日之果。
02 许家印
作为中国恒大集团董事局主席,许家印和柳传志一样,都是中国改革开放40年百人杰出民营企业家之一,当时代的风口转向房地产的时候,许家印还做过中国首富。
在恒大辉煌的那几年,许家印崇尚多元化,做过矿泉水,整过足球,足足涉及八大板块,不过最终多是入不敷出。
2021年,恒大被爆出外债总共高达1.97万亿,什么概念?这就相当于全国GDP的2%。在国家政策几次三番强调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之后,恒大彻底陷入绝境。
曾几何时,为了扩大自己的帝国版图,恒大疯狂欠债,贷款圈地,欠着供应商的钱搞建设,将杠杆撬到最高,一系列操作下来,在全国储备了2.93亿平米的土地,全国200个城市里面,有800个在建项目,光是欠供应商的钱就高达2000亿,这点也跟联想一眼,一旦爆雷,后果不堪设想。
面对如此高额的外债,许家印表示要竭尽全力,举家还债。可这十年里他从恒大的分红中套现了超过500亿之多,却只愿意拿出70亿来救恒大,这杯水车薪的救法,着实有作秀之嫌。
作为一个曾经的中国首富,却做着与国家政策相反的事情,站在房地产的风口上大发横财,将整个房地产行业搞得乌烟瘴气,有如今的局面,也是昨日就已经酿下的。
03 潘石屹
潘石屹跑得掉吗?当然跑不掉。
2013年,李嘉诚集中出售名下资产大楼,为【逃离内地】做准备,听见风声的潘石屹紧随其后,急不可耐地兜售名下资产,似乎真的以为房地产就会在那年得以终结。
第二年,先是以52.3亿向金融街出售了静安、海伦两个广场的物业项目。以后几年也是不断的出售,到了2019年,SOHO中国卖楼的脚步越来越快,已经打算售卖核心产业了,先是高调的宣布要以78亿的价格出售北京、上海13个办公物业项目,之后又卖了位于北京的9个商业项目共计2583个地下停车场。
据资料显示,这5年里,SOHO中国总共出售资产累计套现293.41亿。
到了去年,潘石屹更是一不做二不休,准备将SOHO中国打包卖给美国的黑石集团。可就在谈判的紧要关头,国家出手了,
市场监管总局在去年8月时宣布,要对此项收购事件进行调查,使得SOHO中国的“卖身”计划就此搁置,再想找个卖家就不是个容易的事了。
之后10月22日,又有群众举报SOHO北京建华置地偷税漏税,一波未平,一波又起。到了12月7日,SOHO上海公司也被市场监督局查出加收电费的问题,7家上海公司均涉及此案,共处罚金8664万元。
随着事情的一件件爆出,聚焦在潘石屹身上的目光就更多了。
比如,虽然潘石屹为河南水灾捐了1000万人民币,又为老家天水捐了1000万人民币,看似是很多,可为了让两个儿子去国外上学,潘石屹先后给哈佛大学捐了1个亿,给耶鲁大学捐了7000万。之后陆陆续续,给这两所世界名校累计捐了6个亿,相较于给国内的捐款,简直是毛毛雨。
既然是如此向往西方社会,那就痛痛快快地赶紧走,这种顶着资本主义的脑袋,挣着社会主义钱的吃里扒外的行径,与跳梁小丑一般无二。
04 马云
作为阿里巴巴的创始人,马云四次蝉联中国首富,英语老师出身的他,在演讲方面极具天赋。马云一直将自己称之为是大侠风清扬,在辉煌之际,还曾以自己为主角,邀请各国武打明星拍摄功夫电影《功守道》,还和王菲一起合作过音乐,在中国的顶级商人中,只有马云一人做到了影视歌商四栖全占,风头独一无二。
2020年,在上海外滩金融峰会上,过于膨胀的马云在演讲时大放厥词,说了一系列自己关于互联网金融的思考和看法,他觉得自己可以和中国银行拼一拼,不断的抨击中国金融的当铺思想,简单的说,他觉得如今的银行就像是个当铺,影响了很多的企业家,他表示这种当铺思想是无法支撑未来30年的金融发展。
他打算利用大数据为基础的信用体系取代当铺思想,让信用等于财富,他将信用放到了首位,将无抵押担保放贷提上议程,正所谓一石激起千层浪,银行是靠着吸收储蓄来进行放贷盈利,而银行储蓄则是企业和民众的保命钱,如果想他所说的那样,贷款无担保,将产生巨大的投资风险,国家的监管机构再不盯紧,岂不是拿着企业和民众的血汗钱开玩笑?
不过这还真像是“对钱没有概念”的马云说出来的话。
在经过那番演讲之后,马云随即被约谈,蚂蚁金服也被终止上市,至于曾经无比辉煌,以他为首的湖畔大学资本联盟也被叫停。
这个口无遮拦,大放厥词的前首富,毫无顾忌地抨击着国家的金融体制,嘴上批评着那些用杠杆撬动百倍金融的企业家,自己却还打算带着蚂蚁金服上市,利用百倍杠杆做金融,又当又立有些令人费解。
如果真的让蚂蚁金服上市,并一步步做大,对于金融行业产生的影响无法估量,甚至在未来还会有无法掌控的可能,不光会危害到整个金融业,还会动摇中国的经济。
《人民日报》曾经点评过:没有“马云的时代”,只有时代中的马云。无论他曾经创造过多少令人叹为观止的神话,造就过多少资本传奇,可一旦超出国家的底线,终究会被国家所放弃。
05 俞敏洪
2021年年中,最受人瞩目的当属教培行业,随着“双减”的正式落地,俞敏洪和他的新东方成了重点关注对象,不管是断崖式的股价,还是被清退的学生,解聘的老师,已经捐给希望小学的课桌椅。
因为捐赠桌椅板凳,俞敏洪喜提热搜,大家纷纷盛赞他是那个“在雨中奔跑,还不忘给他人撑伞”的人。
大家感动得转载起了“体面人俞敏洪”的文章,为这个有情义的中年汉子点个赞。
可还没感动多久,另一篇“我一点都不同情俞敏洪”的文章便横空出世了,文章中重点阐述了,教育的本质归根结底,是公益性质的。如果脱离了这个公益本质,被资本所裹挟,那么摧毁的不但是基础教育的公平,还会为国家带来可怕的道德坍塌。
至于打破教育公平的罪魁祸首,就包括俞敏洪和他的新东方。
不过,在“双减”政策下,相比那些费尽心机不退学费,甚至直接跑路的教培机构,俞敏洪确实是做了他能够做的了。
至于在教培行业跌倒之后,俞敏洪也并没有选择躺平,反而转型开始直播做起了农产品,带着旗下的农产品直播平台“东方甄选”出现在抖音直播间。
之所以会选择农产品,一方面是因为俞敏洪本身就是农民出身,从小就喜欢土地和农业,另一方面也是想要做正确的事情,与主播老师们一起助农,支持乡村振兴事业。
06 薇娅
2021年12月20日,如果没有爆出“惊天大瓜”,调味品品牌“松鲜鲜”的创始人易子涵应该在准备12月22日参加薇娅直播间的带货活动,并提前准备了1万多箱货。
结果还没谈好活动流程呢,下午4点的时候,就爆出薇娅偷税漏税被罚13.41亿的消息,
根据杭州税务局的官方消息,薇娅在2019年2020期间,偷税漏税6.43亿,欠缴税款0.6亿元。因此依法对薇娅做出税务行政处理处罚决定,追缴税款、加收滞纳金并处罚共计13.41亿元。
得到消息的易子涵有些预感,自己谈好的直播估计是要黄掉了,果不其然,到了下午6点,薇娅便在直播群里通知,22号的直播暂定取消,排期后续另行通知。
结果到了晚上10点,薇娅所有的平台账号已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全部被封。
易子涵明白,自己备的那1万箱货百分之百要烂在手里了,对此她也做出了解释,松鲜鲜目前有几十个SKU,品牌为了控价,给薇娅备的货都是直播间专门定制的规格,只能直播消化,如果薇娅这边消化不掉,别的渠道也用不了这么多,库存清理不掉,公司的现金流转也会出现问题。
守着1万箱库存,走投无路的易子涵只能发朋友圈寻求帮助。
虽然最后将库存清理完了,可这件事就像是直播带货的一个缩影,让我们看到当下直播带货存在的弊端。
这些国货新品牌为了能够借助直播扩大自己品牌的影响力,频繁地在直播带货中踩坑。在薇娅、雪梨相继被封杀之后,产生的连锁反应正在打仗,主播与品牌方,还有MCN机构之间,关于金钱与流量的博弈以及各式各样的中介机构,全都是剪不断理还乱。
而薇娅的此番翻车,要比明星翻车的杀伤力还要大,至少明星翻车不会触及民众的利益,而薇娅的这番操作却让网友们对于带货主播产生了不信任之感。
07 赵薇
在我们的印象里,赵薇一直是那个眼睛圆圆,横冲直撞的“小燕子”,可在我们不知道的时候,人家已经从一个默默无闻的演员,变成了身家数亿的女商人。
2021年8月26日晚,娱乐圈突然传来了一个巨瓜,演员赵薇悄无声息地消失了,她出演过的所有作品,演员表中都查无此人。
若是在网上搜索赵薇的名字,现实的结果也是“根据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结果未予显示”
可见赵薇所犯的事情绝对不是小事,已经到了触及法律的地步。
至于犯了什么法我们不得而知,但她从出道开始,这沉沉浮浮的演艺生涯,她倒是一直在法律边缘疯狂试探着。
显示2001年年底赵薇身穿日本军旗装为《时装》杂志拍摄封面,一经曝光,口碑立马跌入低谷,尽管多次在公开场合道歉,却依旧不被观众所原谅。
甚至在年底去湖南参加演唱会的时候,还被现场观众当众泼粪,俗称“泼粪门”。
之后赵薇一直处于封杀状态,直到拍摄《京华烟云》才渐渐复出。没几年便嫁给了富商黄有龙,跻身资本圈,成为马云朋友圈的常客。
加入到马云的圈子之后,赵薇对于演艺事业就没那么看中了,开始在股市里兴风作浪,为了自己的荷包,割股民的韭菜。
2014年,夫妇俩斥31亿港元巨资入股阿里,占比9.81%,成为阿里影业的第二大股东,随着阿里影业的股票接连上涨,夫妇俩轻轻松松便赚到了24亿。
可赵薇并不满足,她还想要更多的24亿,于是2016年,又用6000万资产加之51倍杠杆向银行贷款30亿,准备收购万家文化30%的股权,最后当然没有成功,赵薇夫妇被处罚5年内不准进入证券市场。
过了没多久,她指导的电影《没有别的爱》又因为参演人员是参加过“台独”活动的戴立忍和给辱华照片点赞的日本女艺人水原希子而受到观众们的联合抵制,还收到央媒的点名批评。
随着电影被叫停,赵薇还没消停多久,旗下张姓艺人便因为参拜日本某处一夜之间凉遍全网,虽然事后赵薇表示她已经和此人解约,可为时已晚。
随着赵薇被封杀,昔日觉得她哪哪都好的朋友们纷纷与她划清界限,就连曾经一直放话最喜欢赵薇的黄晓明,都连夜删光了和赵薇的所有合影与信息内容。
可见,岁月当真是一把钢刀,曾经那么美好灵动的女孩,终究被锉成令人退避三舍,面部可憎的存在。
08 张庭
相信大家肯定听过“TST庭秘密”,这个微商品牌,之前我就有朋友见天的在朋友圈发这个,一说就是多么多么好,做这个多么多么挣钱,还动不动能从她发的朋友圈看到创始人张庭和她老公林瑞阳的照片,时不时就会邀请大批知名明星一人为这个品牌站台,什么林志玲、赵薇、范冰冰、陶虹、徐峥,都在她朋友圈见到过。
就给人一种,她加盟了“TST”立马就成了娱乐圈的“自己人”的感觉,不得不说,这个营销手段还是挺厉害的。
随着朋友发的朋友圈,我不光发现张庭的生意越做越大,还发现她还积极热心公益事业,捐钱捐物样样不落,简直是业界良心,还是上海青浦区的纳税大户,光是交税金额就高达21亿。
除了朋友见天不落的吹嘘张庭,一些营销号也时不时的就鼓吹张庭的品牌是什么国内护肤品冉冉升起的新星,而张庭也成为了当之无愧的“微商女王”。
虽然表面看着都挺好,但这些年关于【产品烂脸】、【销售模式酷似传销】等传言就没有断过,可毕竟断人财路犹如杀人父母,这种牵扯到几十亿金额的产品,没到尘埃落定那天,谁也不敢放到台面上来说。
直到去年6月的时候,张庭的公司才因为涉嫌传销被立案调查,到了年底直接冻结6亿资金。然后就是全网欢腾。
网友们纷纷表示:莫名舒适,听说骗了不少宝妈;最讨厌他们夫妻俩了;不明白为什么卖那么贵还有那么多傻子买。
记得张庭去年“最出圈”的一次,就是袁隆平院士去世的时候,很多明星网红都自发的暂停直播,只有张庭在直播的时候表示,为袁老师默哀一分钟。然后又手舞足蹈的卖起了自己的床上四件套。
观看直播的观众觉得她这种做法不太合适,希望她能够停播。
然后她就自顾自的哭了起来,边哭边抱怨自己辛苦,还说大家都有孩子吧,她每天从早忙到晚,回家还要带孩子,看稿子,大家都是成年人,都有压力。
Excuse me?你一个月入几百万,身家几十亿的大明星和我们这些小老百姓抱怨什么呢?
如今墙倒众人推,张庭的相关账号也全部都被禁言了,1月4日,有律师解读了张庭夫妇涉嫌传销一事,根据广告法的规定,明星如果代言某个产品的时候,需要亲自使用这些产品才行。
之前那么多的明星用自身的影响力和号召力为张庭的“TST”站台,如果他们明知道这是传销,还为了钱这么做,那么也都会被处罚,除了没收代言费,还会被处于一到两倍罚款。
哪怕是曾经口碑再好的明星,一旦牵扯上诸如此类的负面新闻,想要在娱乐圈继续发展也颇为艰难。
至于这些明星,也应该好好反思一下,明明应该是给观众们带来好作品的人民艺术家,宣传文化知识,传播正能量,为什么如今会变成观众们唾弃的资本家?我们真要去追捧这些用影响力敛财,牟取暴利的明星吗?
结语
眼见他高楼起,眼见他宴宾客,眼见他楼塌了,这些不可一世的金融巨鳄,地产大亨,行业领头羊们之后还会有何种发展,我们拭目以待。
王龙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