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改变生活 · 科技引领未来
作者:桅杆普京前些天宣布:俄方向欧洲联盟成员国等“不友好”国家和地区供应的天然气,将改用卢布结算。这是迄今为止,俄罗斯在经济领域对西方采取的最强力的反制措施,可以说是动用“经济核弹”。为什么这样说?(一)面对西方全面绞杀,俄祭出“经济核弹”
作者:桅杆
普京前些天宣布:俄方向欧洲联盟成员国等“不友好”国家和地区供应的天然气,将改用卢布结算。这是迄今为止,俄罗斯在经济领域对西方采取的最强力的反制措施,可以说是动用“经济核弹”。为什么这样说?
(一)面对西方全面绞杀,俄祭出“经济核弹”
俄乌战争已经超过一个月,战场内外均处胶着状态。笔者在前文说过,俄军在乌克兰战场采取的是低烈度战争策略,在火力运用上相当克制,没有进行大范围、长时间的狂轰滥炸。战场之外,外交不用说了,双方在经济领域的战争打得更为激烈。
自开战以来,西方对俄罗斯的经济制裁急剧升级,采取全面绞杀政策,从贸易制裁、技术管制、金融封锁、资产冻结到货币限制等等,实施全方位的制裁,甚至将俄7家银行踢出SWIFT资金结算体系。
因西方全面制裁,俄罗斯经济遭受沉重打击,股市狂跌,汇率狂贬。与开战之前(2月23日)相比,股市最多下跌57%,被迫停止交易;汇率最多贬值48%,接近腰斩。此外,至少3000亿美元外汇储备被冻结,大批企业和个人在西方的资产也被扣押。
这场战争,表面上是针对乌克兰,实际上是对整个北约及整个西方。普京敢于发动这场战争,是因为手中握有两大杀手锏:在军事领域是核武器,在经济领域是天然气。核武器这一杀手锏在开战之初就已经动用,即通过明确发出核威胁,一举震慑了北约,打消了西方出兵干预俄乌战争的念头。这一效果立竿见影:面对泽连斯基的苦苦恳求,美国多次表示“不会派遣美军到乌克兰作战”,北约拒绝在乌克兰设立飞区。
面对西方全面的经济绞杀,俄罗斯开始动用第二个杀手锏,祭出天然气这一“经济核弹”。
普京宣布出口到不友好国家的天然气改用卢布结算后,克里姆林宫28日发布消息称,俄方将要求这些国家最晚在3月31日前,购买俄天然气必须改用卢布结算。29日,俄总统新闻秘书佩斯科夫更是强硬表态:如果欧洲的不友好国家拒绝以卢布结算,俄方将停止天然气供应。这是俄乌开战以来,俄罗斯针对西方经济绞杀,所采取的最强力的反制措施。
(二)祭出“经济核弹”,效果立竿见影
有人可能不大理解:在西方的全面封锁之下,俄罗斯出口大幅萎缩,应该急需外汇才对。向欧洲出口天然气是俄最重要的外汇来源之一,为什么在这个时候要强制改用卢布结算,而不收欧元或美元?
实际上,这是普京的一个妙招,目的是为了拯救卢布汇率。其内在逻辑是这样的:在购买俄天然气时,改用卢布支付,欧盟等不友好国家就必须先到外汇市场购买卢布。这样一来,对卢布需求就大幅增加,进而拉动卢布汇率上升。据统计,欧盟每年从俄罗斯进口的天然气,金额高达3200亿美元。
当然,这个逻辑成立的前提,是欧盟国家离不开俄天然气。目前,欧盟国家进口的天然气40%以上来自俄罗斯。尤其是德国,进口天然气的55%由俄罗斯提供。天然气的特点是储运困难,欧洲国家在短期内根本找不到替代品。对德国等欧盟国家而言,如果不进口俄罗斯能源,经济、生活就没法过了。按保加利亚总理佩特科夫的话说:“我们支持一切对俄制裁,但油气禁令除外,我们别无选择,只能要求豁免,我们太依赖了。”
正因为如此,对不友好国家的天然气交易改用卢布结算的消息一经宣布,效果立竿见影:从23日到昨天(29日)最新收盘,卢布兑美元汇率,由最低时的156:1上升到87:1,上涨80%,已经接近开战之前(2月23日)81:1的水平了。
并且,因为欧洲对俄能源的依赖性,这个消息不是“短期题材”,而是长期有效的反制措施,对卢布是长期利好。
(三)欧盟除了服软,没有别的办法
俄罗斯宣布上述消息后,欧盟国家反应强烈。3月28日,在7国集团能源部长视频会议之后,德国副总理兼经济和气候保护部长哈贝克说:7国集团成员“拒绝俄罗斯提出的以卢布支付能源的要求”;并说7个国家的部长一致认为:俄要求以卢布支付结算,是“对现有协议单方面且明显的违背,合同的效力依旧存在,所涉及的企业必须履行合同规定的义务。这意味着用卢布付款是不可接受的。”
这个意思很明确:俄罗斯违约了,这种违反契约精神的行为“是不可接受的”。
在这件事上,俄罗斯只是改变了天然气购销合同中的支付币种,西方就认为是“对现有协议单方面且明显的违背”。从法律上讲,这没有错,确实是对合同主要条款的单方面修改,属于单方面违约行为。但是,西方在俄乌开战后,单方面、全方位地对俄实施经济制裁,甚至冻结或扣押俄企业和个人在西方的资产等等。这是不是更严重的违约?
这场战争,军事上是俄罗斯对乌克兰,经济上是俄罗斯对整个西方。既然在战争状态下,还谈什么违约不违约?就看谁手上的牌更狠了。
同样是德国,副总理表态很强硬,财政部长林德纳的表态就令人回味了:“建议德国的能源企业不要使用卢布购买俄罗斯的天然气。因为普京正在努力改善经济状况。如果你用卢布支付,就会增强他的货币。但是,决定权在德国企业。”从语境上看,“但是”后面的内容往往是最关键的。也就是说,用不用卢布结算,“决定权在德国企业”。
实际上,德国首先服软了。
美国一直鼓动欧洲减少对俄罗斯的能源依赖,实际上是为了推销自己的能源。拜登最近在欧洲期间,承诺向欧洲额外提供150亿立方米天然气。但一来杯水车薪,二来远水解不了近渴。因此,面对普京祭出的“经济核弹”,欧洲除了服软,能有什么好办法?
【深耕战争史,弘扬正能量,欢迎投稿,私信必复】
刘同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