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改变生活 · 科技引领未来
来源:五台山文殊洞2018年10月28日至30日,来自世界55个国家和地区的一千多位佛教代表齐聚中国福建莆田,共同参加胜妙祥和、法喜盈溢的佛门盛会——第五届世界佛教论坛。本届论坛围绕“交流互鉴,中道圆融”的主题,在交流互鉴中高扬文明之帆,“
来源:五台山文殊洞
2018年10月28日至30日,来自世界55个国家和地区的一千多位佛教代表齐聚中国福建莆田,共同参加胜妙祥和、法喜盈溢的佛门盛会——第五届世界佛教论坛。
本届论坛围绕“交流互鉴,中道圆融”的主题,在交流互鉴中高扬文明之帆 ,“希望佛教人士深入发掘佛教诸恶莫作、众善奉行、慈悲平等、中道和平等价值理念,为增进人类福祉、维护世界和平贡献智慧,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持久和平、普遍安全、共同繁荣、开放包容、清洁美丽的世界贡献力量。”
中道圆融,是佛教的核心理念之一,也是开展文明交流互鉴的重要原则。中道,就是破除执着,不走极端,兼顾彼此,超越对立。圆融,就是体认自他同体,打破自我中心,秉持开放心态,包容个性差异。不唯我独尊、不偏执极端、不封闭排他,才能相互尊重、平等相待、交流沟通、互学互鉴,实现不同文明的和谐共存与携手并进,共同创造人类美好的未来。
天空因群星交辉而美丽壮观,世界因文明多样而丰富多彩。人类文明多样性是世界的基本特征,也是社会进步、世界和平的源泉。每一种文明都有其深厚底蕴和独特魅力,都是人类的精神瑰宝。佛教在两千六百多年的和平传播历程中,与不同文明交流互鉴、取长补短,共同推动人类社会发展进步。
本届论坛共设立7个密切联系佛教自身发展与当代人类社会和合共生愿景的分论坛,分别是“佛教与海上丝绸之路分论坛”、“佛教与公益慈善分论坛”、“佛教与环境保护分论坛”、“中美欧佛教分论坛”、“海峡两岸暨港澳佛教分论坛”、“中韩日佛教分论坛”、“澜湄流域佛教分论坛”,并采用现代科技与新兴传播手段,设立了3个新媒体论坛、电视论坛,实现网络、电视同步直播,扩大论坛影响。分论坛智慧碰撞,精彩纷呈。
第五届世界佛教论坛宣言
一、弘扬佛教中道圆融精神,倡导多样、平等、包容的文明观,积极开展佛教与其他宗教、其他文明的对话,推动不同文明交流互鉴。
二、弘扬佛教慈悲和平的教义,阐释众生同体共生、人类休戚相关、全球命运与共的因缘关系,支持对话协商、合作共赢,反对冲突对抗、封闭孤立,致力于维护世界持久和平。
三、研究佛教与古代海上和陆上丝绸之路的关系,发挥佛教文化纽带作用,促进“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人文交流与民心相通。
四、梳理不同国家和地区佛教间的历史关联,总结佛教本土化与全球传播的经验,加强南北传佛教在经典翻译、义理阐释、修行实践、人才培养、弘法事业、社会服务等领域的交流合作。
五、探讨佛教对人类艺术的影响,保护传承世界佛教文化遗产,努力创造具有时代特色的佛教文化成果,丰富发展佛教弘法利生的传播载体与表现形式。
六、弘扬佛教乐善好施、慈悲济世精神,加强各国各地区佛教徒在公益慈善领域的交流合作,促进民生改善,增进众生福祉。
七、弘扬佛教依正不二、身土不二的环境思想与环保理念,倡导绿色、低碳、循环、可持续的生产生活方式,促进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努力建设清净庄严的人间净土。
与会者真诚呼吁全世界佛教徒共同弘扬中道圆融精神,让文明交流互鉴成为推动人类社会进步的动力、维护世界和平的纽带,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不懈努力,为一切众生离苦得乐精进不息。
王同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