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改变生活 · 科技引领未来
我会选择思维活跃的那一位提拔。
因为思维活跃比踏实肯干更加重要。踏实能干意味着执行力强,能够把接到的任务及时完成到位,但是可能主动思考的部分较少。而思维活跃意味着想法很多,比较天马行空,会主动参与事务地思考。在职场的这些年里和创业过程中,我愈发认为思维活跃其实比踏实肯干更重要,并且更加值得提拔。
1、勤于思考比勤于行动的实际效率更高。搜狐首席执行官张朝阳曾经说:“会动脑筋思考的人,总能掌握住问题的关键,并能够解决它,通常在工作上能高效率地完成任务。由于比别人更快,所以他们就更容易在竞争中脱颖而出。”
虽然很多人都说执行力很重要,但是事实上缺乏思考的执行力是会带来返工,反而影响效率。在职场上,优秀的思考能力往往可以让我们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比方说,我们公司有两个设计师,两个设计都做的很好,经验很丰富。但是一个呢就很听话,每次AE下达什么任务他就能很快地完成,但是返工率很高,因为get不到客户的点,只会每次按照客户的建议做修改,然后就是无止尽地改来改去,就差抱着甲方爸爸哭泣了,他确实非常踏实肯干,但是干的事情一直不够漂亮。
但是另外一个设计师就不太一样,每次他接到设计任务,首先第一件事就是确认设计目标,和对方达成共识,在设计过程中有遇到修改情况,他问的第一个问题是为什么客户会提出修改,真正的问题出现在哪里?究竟是表象说的颜色问题,还是重点不够突出的问题?去理解客户的立场,返工次数就相对低很多。
那么以上两位设计师,哪一位更为公司创造价值呢?显然是效率更高的那一位,这是基于他有积极主动的思考和变通思维,而相比而言,踏实肯干虽然也很重要,但是有可能只是在单点上努力,解决眼前的问题,却看不到问题的本质,导致效率低下。
2、做事之前,思考更为重要,而思维活跃的人更善于思考。“三思而后行”强调了思考的重要性,在做事之前,要充分思考,想清楚了再去做,因为人的行为总是受思想支配,思想往往决定了行为结果。
如果每天花费一个小时用来思考某一问题,5年后你会为这个领域的专家。
世界首富比尔·盖茨在接受媒体专访时谈到,作为微软公司的总裁,他每天都很忙。但是无论多忙,他每周总会抽两天时间,待在一个宁静的地方静静地思考。他之所以要抽出两天的时间让自己安静,是因为作为一个企业的管理者,不能把精力浪费在烦琐的小事上,而必须静心思考,以作出具有战略意义的决策。
由此可见,善于思考无论对于一个优秀的人才还是企业的发展都是至关重要的。公司要持续性发展,就要有更多智慧的融合。有思维活跃的人做好战略性思考和集思广益,再有踏实肯干的人把想法执行落地,才能够发挥最大的作用力。
3、但我们如何能够提升自己的思维,让自己的思维变得更加活跃呢?这个世界上大多数的事情都是需要后天的刻意练习的,思维上的训练同样是如此,我是通过阅读来强化自己的思维能力的,确实践行有效果,可以和大家做一下分享。
一、在阅读中培养自己“多问、多思、多做”的思维训练模式,保持输入-内化-输出
因为思维上的活跃,在于能够快速地学以致用。在学习上,一定要保持一个良好的学习循环,阅读是每一个人都可以即刻开始学习的好方法,但只有看书这个输入动作是完全不够的,要有深度的内化和实际输出才可以提升学习的效率和思维的活跃。
1、输入前“多问”:在阅读前,将自己置于问题情境中。向作者提出问题,带着问题去阅读,一旦设定了清晰的意图,看书的效率就会加快,在翻阅过程中一直是有目的性地在寻找问题的答案,能够更好地吸收书中的内容。
2、内化中“多思”:用自己的话整理寻找到的答案,或从其他学习途径继续寻找相类似的知识进行比对分析,最终形成自己的方法论。最好能用自己的话可以将刚刚从书中所学到的东西分享给另一个人,因为“教就是最好的学”,当我们一遍又一遍整理所学过的知识,就能做到“温故而知新”,将所学用到实处。
3、输出时“多做”:我们要将方法论用于解决问题,让知识在在实际运用中融会贯通。不能只是肤浅地掌握书本中的知识,要用所学到的知识去观察、分析和判断现实生活中的问题,以此来培养自己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思维训练实际上就是要“多问、多思、多做”,让自己常常在问题的情境中,探索问题的根源,寻找问题的解决办法,最后将方案进行落地检验,验证自己的想法,以及真正解决问题。
踏实肯干的人更擅长的是将输出的方案直接执行,而缺乏前端思考和后端反馈。因此要想在思维上提升活跃度,更多的是要给予自己真正思考的时间、培养思考的深度,最后通过实际上的落地来验证,以此进入一个良性的循环中。
二、通过培养生活上的好习惯,做好精力管理有助于提升思维活跃度。
吉姆·洛尔(Jim Loehr)在《精力管理》这本书中真实验证了什么叫做“身体是革命的本钱”,要想思维更加活跃,身体就要更加健康有活力,如果精气神不好,就会心有而力不足了。精力管理是思维活跃的基石,而精力管理主要为这四个方面:
1、饮食方面:保证充分的营养供给,脑力劳动需要充足的蛋白质补给。饮食和精力的关系非常密切,有句话叫做“you are what you eat”,你吃什么,你就是什么。尽量不要给身体太大的负担,因此要膳食平衡,在饮食上要遵循三大规律:少吃多餐;吃低糖高营养的食物;多喝水。
2、作息方面:早睡早起,睡好觉,适当休息。贝勒医学院的研究小组研究表明,思考会耗费巨大的精力,只占体重2%的大脑需要人体25%的氧气供给。
如果思维得不到足够的恢复,会判断失误、创造力减弱,或无法合理评估风险。因此思维恢复的关键是让正常工作的大脑间歇性休息。美国国家睡眠基金会基于很多专家的共识,推荐成年人每天的睡眠时间是7至9个小时。
3、运动方面:找到适合自己的运动方式,每天坚持半小时左右。因为大脑的工作最需要的两种原料就是氧气和葡萄糖。而在运动过程中,血液循环中的氧气和葡萄糖都会上升,让大脑的代谢加快,尤其是有氧运动,效果更好。
世界卫生组织针对18岁至65岁的成年人给出的推荐是:每周至少150分钟的中等强度的有氧运动,也就是如果每天半小时的话,一周要五天,这个数量对于达到我们精力管理的目标也是非常合适的。
4、心态方面:保持积极向上的正面情绪和对工作的热爱。美国有个著名的心理学家,芭芭拉·弗雷德里克森说:“我们每天的正面情绪和负面情绪的比例要大于3:1,才能维持积极情绪的正循环。”为了更好地调节我们的情绪,调整心态,可以做一些冥想练习,比如说放松呼吸练习,这是冥想里面的一种基本的技巧。但事实上只要你是非常热爱现在所做的事情和工作,那么积极的心态是由内发生的,内驱力会促使你保持更加好的状态去面对工作。
要成为一个思维活跃善于思考的人,不仅仅是要做思维模式的刻意训练,同时身体上的硬件条件也非常重要。精力管理无论在饮食上、作息上、运动和心态上,都需要我们的关注和适当调整,以保证我们能够去做更多想要做的事情。
小结:而最后,企业领导想要提拔的永远都是最能够为公司创造价值的人,无论是踏实肯干还是思维活跃,最终的落脚点是为公司作出实际的贡献。如果思维活跃,但天马行空无法把想法落地,也只是空谈;如果踏实肯干却没有主动思考,很有可能沦为流水线上的一环难以提升。祝福大家都能够在职场上得以晋升,更重要的是成为一个更好的自己。
我是品牌营销终身学习者Demi,与你共勉。
意思就是指的是诸葛亮忍痛割舍自己的爱将。这个故事讲述的是因马谡丢街亭而导致蜀国处于危险之中,按罪处置应该杀掉。但诸葛亮因十分赏识马谡而又舍不得杀他。最后诸葛亮为了安抚朝野,换取民心不得不杀了马谡。
空城计、草船借箭、舌战群儒、三顾茅庐、隆中对、火烧赤壁、火烧新野、火烧博望城、七擒孟获、六出祁山、白帝城托孤、挥泪斩马谡、死诸葛吓走活仲达、智算华容道、石八卦阵退陆逊、智收姜维、三气周瑜、借东风、遗计斩魏延、卧龙吊孝。
应该是军令状。
“军令状”的起源和军队行军作战有着密切的关系,其目的是为了加强指挥官的责任感,确保战斗的胜利。
现泛指接受某项重大任务后写的保证书,范围也不仅仅只是局限于军队。
立军令状,贵在自我加压,不留后路。稍有常识的人都知道,立军令状是有极大风险的,因为军中无戏言,立下军令状,白纸黑字,那是要兑现的。三国演义中写到:当年蜀国将领马谡为守街亭立下军令状,后街亭失守,蜀国丞相孔明(诸葛亮)不得不军法从事,这就是有名的历史故事 诸葛亮挥泪斩马谡。还有当时草船借箭时,诸葛亮也在周瑜面前立下了军令状,当然,他敢立军令状,也是高度自信、胸有成竹的表现。
公元228年,诸葛亮带军北伐曹魏。命爱将参军马谡守重镇街亭。临行前一再嘱咐:“街亭关系重人,汉中咽喉,失之必败!"并安排行兵文法。
马谡刚愎自用违背诸葛亮嘱托,致兵败失街亭。
诸葛亮痛心说道:“用马谡错矣!"为整军纪,做到令行禁止。不得不挥泪斩马谡。
robo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