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改变生活 · 科技引领未来
1912年孙中山在南京宣布中华民国成立,不久南北和议,袁世凯窃取了革命果实,接任中华民国总统,孙中山在协议中成立了两院,制约野心颇大的袁世凯。
形势上民主体制的民国先天不足,两院和总统形成了对立,袁世凯甩开议会,独断专行,终于做出复辟称帝的丑行。
袁世凯死后,北洋军阀分裂,各地地方军阀也割据一方,北洋政府成了有名无实的中央政权。
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我国最高国家权力机关。简单说,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主要有三项权力:
通过立法,决定国家按照什么样的规则运转:它有权修改宪法和监督宪法实施;制定和修改刑事、民事、国家机构的和其他的基本法律;
通过人事任免,决定由谁来具体掌管和实施这些运转:它有权选举并罢免国家机关领导人,包括选举国家主席、副主席,决定国务院总理人选和国务院其他组成人员人选,选举中央军委主席和决定中央军委其他组成人员人选,选举最高人民法院院长和最高人民检察院检察长;
通过审议和批准预算,决定整个国家运转中,钱怎么花:审查和批准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和计划执行情况的报告;审查和批准国家的预算和预算执行情况的报告;
此外,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还有权决定国家其他重大事项,包括批准省、自治区和直辖市的建置;决定战争和和平的问题等。
由于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人数较多,不便于经常举行会议,行使职权,所以,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设立了它的常务委员会,作为最高国家权力机关的常设机关。
国体与政体的关系
国体与政体共同构成基本的国家制度,两者的关系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国体决定政体,政体反映和体现国体,二者是内容与形式的关系。如上文所述,国体的内容代表一个国家的政权归谁所有, 国体规定着一个国家内的各个社会阶层的相互关系,而政体则是表示统治阶级如何行使自己的主人的权力政权在一个什么样的模式下运行,所以国体的性质决定一个国家的政体,国体和整体的关系就是内容和形式、内在属性和外在模式的关系。
2、政体具有相对独立性。同一国体可以有不同政体与之相适应,但政体仍然是国体决定条件下的政体,仍然是反映一定阶级内容的政权组织形式。在世界范围内,国体相同的国家比比皆是,如美国、英国都是典型的资本主义国家,国体相同,但他们的政体则有很大的不同,美国是民主共和制、英国则是君主立宪制。一个国家的政体只是其政权组织形式,是一个国家外在形式的政权组织形式,政体是由国体决定的,这一点不变。政体的形成,在国体这个根本规定性基础上,还有其他很多影响因素,如历史文化传统、具体的国情等因素,都会对一个国家的政体产生深远影响,所以政体具有相对独立性就不难理解了。
3、一个国家采用什么政体,除了由这个国家的国体决定外,还受到这个国家历史条件、阶级力量对比、传统习惯和国际环境等多种因素影响。这一点也是政体具有相对独立性的外延,每一个国家面临的国际国内环境不同、都具有自己独特的历史文化传统甚至思维习惯,所以在每一个国家历史沿革中,形成不同的政体是历史普遍现象。
总之,国体和政体就是以对内容和形式、内在规定和外在表现的相互关系。
我国的国体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国体即国家的阶级本质,它是由社会各阶级、阶层在国家中的地位所反映出来的国家的根本属性。 我国的政体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政体,即拥有国家主权的统治阶级实现其意志的宏观架构,即统治阶级采取什么形式组织自己的政权 。
国体与政体
国体指的是国家性质,我国的国体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
政体是政权组织形式,我国的政体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国体是国家性质或者国家阶段本质的反映,它确定社会各阶级在国家中的地位。政体又称政权的组织形式,是指一定社会的统治阶级采取一定的组织形式反对敌人、保护自己的政权机关。我国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这就是我国的国体。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政体。
国体:人民民主专政;政体: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我国的国体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人民民主专政政权的组织形式。

我国的国体和政体
一个国家的性质是这个国家的国体,一个国家的政权组织形式是这个国家的政体。我国的国体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与之相适应的政体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这是历史的选择、人民的意愿和奋斗的结果。在我国,人民当家作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和核心。在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下,整个国家机构按照一切权力属于人民和民主集中制的原则组成和运转。
这就是按照法定的程序,由选区选民或者选举单位在民主选举的基础上产生各级人大代表,组成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即国家权力机关,再由其产生其他国家机关,行使国家权力。
各个国家机关以及中央与地方合理地划分职能,在中央统一领导下充分发挥地方的主动性、积极性,使国家权力既避免过分集中又避免不必要的牵扯,从而保证国家的各项工作有序、高效地进行。
robo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