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改变生活 · 科技引领未来
来源:大武夷新闻网作者:邱洪福大武夷新闻网讯日前,福建省南平市光泽县首个大件垃圾循环利用处置中心正式投入运行,光泽全县旧沙发、旧床垫、旧家具等大件废旧物品不但有了“安身之所”,而且实现“变废为宝”。建设大件垃圾循环处置中心,在南平市尚属首例
来源: 大武夷新闻网 作者:邱洪福
大武夷新闻网讯 日前,福建省南平市光泽县首个大件垃圾循环利用处置中心正式投入运行,光泽全县旧沙发、旧床垫、旧家具等大件废旧物品不但有了“安身之所”,而且实现“变废为宝”。
建设大件垃圾循环处置中心,在南平市尚属首例。该中心投运后,处理规模为每天15吨,不但优化了光泽县人居生活环境,实现变废为宝,而且提高废品、垃圾分类处理覆盖率,促进循环经济发展,也为光泽县“无废城市”建设打下坚实的基础。
建设“无废城市” 光泽基础良好
2019年4月30日,国家生态环境部发布公告,确定光泽县作为全国唯一县级代表入选国家“无废城市”建设试点城市。“作为‘无废城市’建设试点城市,光泽具有良好的基础。”光泽县县长赵大建说。光泽县水、空气、土壤等环境质量全年均保持良好,空气质量全年均为优良,优良率居全南平市第一,地表水环境质量全流域水质均为一、二类水。系国家级生态县、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国家生态保护与建设示范区,森林覆盖率达80%。同时光泽县产业结构单一,除圣农产业之外,光泽工业基础较为薄弱,没有高污染、高风险企业,加上全县人口少,城市规模小,各类固体废弃物产废单位少、产废量小、种类单一,无害化处置难度不大。
确定为试点城市后,光泽县主要通过采取项目化、市场化运作方式,在农业固废、建筑垃圾、一般工业固废、生活垃圾和危险废物等五个方面,策划生成35个重点项目,并大力推进项目建设实施,努力探索各类固体废物源头减量、无害化处置和资源利用技术路线、商业模式等。同时,立足农业农村城市实际,并结合产业现状和优势,重点做好“无废圣农”“无废工业”“无废农业”三篇文章。光泽县生态环境局副局长傅龙润说。
无废圣农:做足“鸡文章”
福建圣农发展股份有限公司是农业产业化国家重点龙头企业,如今已形成集饲料加工、种鸡养殖、种蛋孵化、肉鸡饲养、肉鸡屠宰加工与销售为一体的完整的白羽鸡产业链。实现从肉鸡饲养到鸡粪等废弃物综合利用的无污染、零废弃的循环经济模式,基本实现固体废物综合利用。
福建凯圣生物质热电厂就是利用圣农肉鸡饲养中产生的谷壳和鸡粪的混合物为原料的发电厂。据副总经理韩斌介绍,电厂每天处理鸡粪废弃物约850吨左右,年处理能力达28万吨。去年实现发电量1.66亿度,年产值1.2亿元。鸡粪燃烧后产生的灰、渣因含钾、磷元素较高,是很好的有机肥,去年销售收入达300多万元。如何解决肉鸡宰杀过程中产生的污水、污泥,是圣农公司一直在攻克的难题。去年8月,电厂通过技术攻关,将污泥混合到谷壳、鸡粪中进行燃烧,日可处理污泥80吨,不但帮圣农解决了难题,也提高了电厂的效益,实现了双赢。
在圣农,不仅鸡粪实现了再利用,鸡毛也被深度研发制成蛋白饲料羽毛粉;鸡血被深加工制成蛋白饲料;鸡肠提取的胰蛋白酶可广泛应用于医药行业、洗涤剂制品和动物饲料。而且圣农投资1000万元在邻近总部的中坊村新建鸡肠子加工车间,不但解决了村里50多名年长村民的就业,还每年为中坊村带来180多万元的村财收入。
无废工业:记废料生“金”
走进崇仁乡工业园区绿也炭业有限公司车间,笔者看到,小型铲车将竹制品生产过程中产生的下脚料——竹粉,送进料斗,经传输带送进专业烘干炉烘干、热解后,产生的热能通过专用管道输送到隔壁的拉丝厂和压板厂,为他们供热;碳化后的竹粉则从炉口排出,再经挤压、成型、切割后,最终成为一块块长方形的环保竹炭。
公司总经理黄书亮说,绿也炭业有限公司前身为光泽旺众竹业有限公司,成立于2004年8月,主要生产竹砧板、竹地板、竹棋盘、竹串、竹筷等竹制工艺品。随着工厂规模扩大,竹制品生产完剩下的边角料日益增多,废料无处堆放、无法利用,既污染环境又影响到企业的利润。为此,公司与高校合作研发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环保炭棒自动化生产线,获得13个实用新型专利,3个发明专利。公司正式投产后,一天能消耗各类竹废料1500吨左右,产生的热能除本公司自用外,还能满足隔壁四家拉丝厂及一家压板厂供热所需,竹粉经碳化后,每天能生产竹炭棒25吨。由于竹炭棒燃烧过程中无烟、无味,非常环保,既可作烧烤用的燃料,还能净化空气与水质。产品面市后,广受欢迎,除销往全国各地外,还有相当部份出口韩国、伊朗等国家。去年,公司年产值达3600多万元。
“变废为宝”的远不止竹屑、竹粉,建筑垃圾、废弃的尾矿如今也成为“生金”的原料。
福建远圣石料公司是一家机制砂生产的专业公司,生产原料主要是工程建设的废弃物、房地产开发产生的废弃垃圾、矿山开采的尾矿石。公司日处理能力达到3000砘,年产砂石料70万方,除满足本地重点项目建设、房地产开发用料之外,产品还销往邻近县市,去年销售额达2000多万元。“原先这些企业需支付相当大的一笔费用,请专业公司处理废渣,如今,他们把废料卖给我们,不但节省这笔开支,还能额外收取一笔运费。”公司总经理汤少平说,“同样的河道清淤,原来政府要花钱雇人,承包给我们后,公司不但把河道按要求清理干净,还向政府缴纳相应的资源使用费。”
无废农业:促农民增收
作为南平市第三大烟叶产区,光泽县烟叶种植面积在25000亩以上,每年产生的烟杆在1.7万吨以上。
2019年,光泽县烟草公司在前期对全县烟农废弃烟膜全部回收的基础上,又与福建绿屯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合作,将田间废弃的烟杆回收制做生物有机肥。这一“变废为宝”的举措,有效地促进烟农增收和烟叶产业健康发展,也为“无废农村”的打造开启探索之路。
烟草公司与烟农签订协议,烟农将废弃烟杆从田间收集运送至指定地点后,可获取每吨150元的补贴。鸾凤乡上屯村洲上组烟农何六民说,他种烟90亩,往年烟杆处理是他最头疼的事情,收集运走没地放,沤在地里又会影响烟稻轮作的收成。现在烟草公司统一回收还给补贴,不但解决了他的烦心事,还额外增加了一笔收入。
光泽县烟草专卖局局长吴华建说:“烟杆回收可以减少农业固体废弃物,增加烟农的收入,并且烟杆回收后,可减少烟叶病菌传播,有利于今后烟叶的可持续发展。”
从“无废农村”建设中获益的不仅是烟农,光泽富民蔬菜专业合作社理事长林建明也有切身的体会。合作社种植各类大棚蔬菜近千亩,原来工作人员在农药、化肥用完后,各种包装袋、农药瓶就随手扔在田间地头,既污染环境,又留下安全隐患。后来农业部门出台政策,鼓励菜农将包装袋、农药瓶回收至指定机构进行无害化处理,不但能换取废品补贴,还能获取相应的奖励。
随着“无废城市”建设的扎实推进,在光泽,一批事关民生的废弃物处理项目也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的形式得以实施。光泽丽庭环境科技有限公司是一家专门收集处理厨余垃圾的公司,日处理能力达到20吨,政府按每处理一吨给予285元的补贴。老旧小区化粪池污水外溢是居民反映最强烈的民生问题,光泽县政府以5年不超过1500万元财政预算,聘请专业公司对化粪池进行无害化处理,还居民一片洁净的生活空间。为促进“无废城市”建设,政府还鼓励民营机构参与城市建设管理,对生活垃圾进行分类处理。
光泽县长赵大建说,光泽县将把“无废城市”建设试点与“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创建、污染防治攻坚战、乡村振兴和美丽乡村建设有机结合起来,大力推进固体废弃物源头减量、资源化利用和无害化处置,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模式,为全国县域“无废城市”提供有益借鉴。(邱洪福)
马阳一